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立法工作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与进程,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和探索的重大问题。从党的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来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党的法规制定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理顺党的法规制定与国家立法的关系,做到二者协调互补。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中国律师所扮演的传统角色都是诉讼的参与者,律师可以也完全有能力在司法之外的更广泛的公共事务领域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行政机关、法学专家和执业律师三种立法模式的利弊和效益分析,试图寻求一种最佳的立法模式.律师作为法律的实践者,不仅要参与起草立法,更多地要去参与最终决定立法的层面,如果律师既是法规的起草人,又是代表民意去决定法规是否成立的决策人,才能在立法程序中把角色扮演完整化、一致化,以进一步实现立法工作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效益性,把立法工作推向社会、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3.
地方金融立法是指地方为了调整地方金融关系和金融监管关系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机关在制定地方金融立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地方金融立法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我国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律规范以调整金融市场关系。地方金融立法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划分地方金融立法权;加强地方金融立法的创新;健全较为完备的执法人员队伍;建立有序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资立法过于繁琐复杂,存在着很多重复冲突之处,不利于执法和守法。应对外资进行统一立法,协调其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适应中国入世后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水资源保护的法律系统,但由于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存在偏差,综合性立法缺失,目前仍然采用资源立法和污染防治立法的二元立法模式,导致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缺乏体系性与协调性,重叠、交叉乃至冲突现象存在。同时,现有水资源保护立法的规定较为原则,立法质量不高,欠缺可操作性。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当在一元立法模式之下制定专门的水资源保护法规,完善水资源保护具体制度的设计,使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更加明确,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保险立法活动最早开始于清朝末年,历经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先后出现了多部以保险命名的专门法规和包含保险条款的综合法规,这是近代中国保险立法的重要成果。这些保险法规虽然多未施行,但对近代中国保险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法律体系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科技法的法律体系结构不够完善,需加大立法力度,同时适当调整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的比例关系,使科技行为有法可依,也使各层次不同位阶的科技法形式渊源事权相宜、比例得当,为科技的法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立法秩序、配套措施、法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物业管理在立法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在反恩自己行为的同时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治理环境,其中制定法律法规最为有效.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现代环境立法的历史进程,以期发现环境立法的发展规律,进而对现阶段的环境法律、法规作出符合其本质要求的改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治理环境,其中制定法律法规最为有效。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现代环境立法的历史进程,以期发现环境立法的发展规律,进而对现阶段的环境法律、法规作出符合其本质要求的改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