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产业选择、基本思想及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06,(1):46-49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崭新的成就。2005年,是山东开放与发展飞跃的一年。山东的发展中,最有分量的当数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这一年里,半岛制造业基地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工业结构合理规划,一批重点制造业发展迅速,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家电制造业、石油化工及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6大产业优势突出。在2005青岛国际商务周上,山东半岛8城共同参与,联合打造半岛中央商务区。半岛城市群之间经…  相似文献   

3.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产业选择、基本思想及主要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一、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所谓产业集群,就是与某一产业的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聚集于地理上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进而吸引一些相关服务机构进驻该地,从…  相似文献   

4.
马传栋 《山东经济》2008,24(6):131-138
随着“环黄海经济圈”的成长,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三角地带跨国城市走廊基本形成。山东东部与韩、日两国自然地理位置相邻、产业发展梯度的有机对接性强、在东北亚经济区域中产业互融性和经济互补性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成为承接日韩国际产业转移、建立鲁韩日跨国城市协作带和经济走廊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西海岸两大城市群的经济技术合作是当前建设该跨国城市群走廊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隋映辉 《山东经济》2004,20(5):85-88
构建一个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的城市创新圈,形成具有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聚集的半岛城市群,对于带动山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圈”研究,探讨了构建山东半岛城市创新圈的必要性,以及构建山东半岛城市创新圈的相关战略。  相似文献   

6.
立足烟台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应科学确定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从而全面提升烟台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山东半岛与韩国经济合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 《山东经济》2004,20(3):89-90
山东半岛与韩国隔海相望,是韩国的传统投资区。特别是中韩建交后,两国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发展前景良好。山东半岛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中韩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韩产业合作模式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产业联盟,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产业分工,推进专业协作化,加快构建中日韩山东半岛自由贸易区,逐步在区域内实现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8.
蓝色经济产业梯度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山东的发展确立了战略定位。青岛作为山东经济总量最大、发展较快的城市,在建设蓝色经济区中承担了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选择主导产业、膨胀产业规模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大力促进农村城镇化,将为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资金、劳动力、基础设施等有效保障,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现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山东半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选择。而山东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和经济状况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山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山东是制造业大省,多年来凭借资源、能源优势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但在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山东制造业结构性矛盾凸显。本文从产业生态理论入手,详细分析了山东制造业产业生态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产业转移新特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制造业转移趋势,制造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形成两大城市经济圈的互动发展与关联效应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基于集群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山东发展蓝色经济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然而,山东烟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烟台制造业未来的产业竞争力。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烟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4月视察山东对山东提出的殷切期望,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山东省一定要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着眼全局,统筹规划,把区域发展和产业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富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具有发展休闲产业的优越自然、经济条件,分析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建设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的途径和对策:制定规划,构建山东休闲经济的"1+2+4""竞合"空间结构,做好蓝色休闲经济带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和发展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的邮轮产业、休闲文化产业及老年休闲产业,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多方面提高城市休闲功能。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山东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分年度、分行业以及分地域的方式测算了山东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并以区位熵为指标分析了2010年山东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通过对山东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和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得出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后针对如何合理使用外资和如何发挥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提出: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促进山东产业集群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山东发展蓝色经济条件得天独厚。临港产业是来自海洋时代的深情呼唤,是山东半岛干公里海岸线的黄金商机。运用现代科技嫁接改造、引领支撑临港产业,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临港工业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山东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绍华 《山东经济》2007,23(4):128-131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对产业发展与产业提升的作用举足轻重。山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基础条件,也面临新的问题。提升装备制造业,需要立足于山东的实际,把握制造业的重点和要求,强化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加大制造业的资本投入,实行制造业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吕振波 《北方经济》2016,(12):66-68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支点,能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优势,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总体状况难言乐观,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