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已和知识经济模式一起,被列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我国包装工业迅猛发展,进入世界包装大国行列,并成为国家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包装工业资源的高耗费以及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效节约资源和控制包装造成的污染,把我国包装业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全面推广绿色包装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包装业的发展异常迅猛,被称之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世界包装市场总量已超过8000亿美元;中国包装业的发展也很快,去年总产值也突破了6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尤其入世以后,中国的包装业发展更是快速如飞,在世界上特别是亚洲地区迅速崛起。近年来,我国的包装行业界人士已达成共识,决心举全行业之力打造亚洲包装业的航空母舰——亚洲包装中心,使之成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世界性产业中心。请看本刊特别报道“亚包中心”落户浙江杭州。  相似文献   

3.
徐欢  庄宇 《生产力研究》2006,(1):124-125,138
生活废弃物已成为环境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用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差异,分析生活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论证课征污染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控制生活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包装废弃物是一种污染源,但同时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包装废弃物的逆向物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由于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废弃物的问题日益突出.但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完整的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法规也有待完善,因此有必要关注和研究包装废弃物的逆向物流问题.  相似文献   

5.
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治理,根本在于明晰包装产业链及生命周期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关系,构建闭环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与回收模式。为此,在揭示包装废弃物形成和产生的要素与环节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与便利回收处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包装废弃物治理必须秉承材料撷取是基础,包装设计是关键,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是重点,回收体系与模式是保障的思路和原则,绿色低碳是目标。在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包装制品设计规范和审批制度,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能,着力打造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区域协同、效益驱动、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回收体系与模式,建立从回收到分类再到加工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对包装废弃物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包装业未来发展趋势木自戈一、国际包装市场现状根据世界包装组织(以下简称WPO)提供的信息,全球包装行业营业额已逾5000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2%,其构成情况为:纸和纸板32%,塑料28%,金属24%,玻璃6%,包装机械5%,其它5%;全球有10...  相似文献   

7.
出口贸易应重视环保包装尹晓波一、淡化包装顺历史潮流而生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包装废弃物迅速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处理包装废物已成为一大难题。据统计,经合组织国家每年产生的包装废物占全部市政固体废物的1/3,欧洲国家的废物中约2...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与日俱增的包装垃圾给环境保护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城市固体垃圾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1995年仅美国就达1.5亿吨,其中包装废弃物占城市废弃物体积的50%,重量的33%,已成为各国政府颇感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更新,我国包装工业已今非昔比,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中国产品“上等商品,劣等包装”的印象已得到根本改变。这些年我国包装工业持续高速增长,用中国包装协会秘书长谢荣全的话说,“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包装业走完了国外同行几十年走过的路”。 每年减少损失20亿 1980年,我国包装工业年产值仅为72亿元,而目前年产值已达到783亿元,13年间平均年递增15%以上。在中国国民经济38个重要行业中,过去不足称道的包装行业目前已跃居第12位。通过改善包装,国家每年减少损失2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昂昂神韵凭点缀美容商品成巨富──“包装大师”陈长庚创业记曾文,雪梅“台湾包装十八家”的崛起,使台湾在世界包装行业中独树一帜,而谁又能否认它们却是师出一门──“三樱公司”。三樱公司号称台湾包装业“半壁江山”年营业额高达四亿台币。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品包装业兴起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过度的商品包装有其严重的生态伦理缺陷,只有符合生态伦理的绿色和简约包装才是今后商品包装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社会已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化为"农工社会",农村污染日趋严重。当前,农村污染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污染转移导致的二次污染;二是农业自身的污染,如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等。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曾经的"田园净土",正经历各类污染的侵害。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产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3.
日本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用完即扔”的生产消费体制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面对这种状况,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再生循环”的社会经济体系,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再生利用,从而把产生的废弃物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做,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也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越来越重视从源头进行治理.包装物作为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行减量化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包装废弃物减量化管理,已基本形成了由政策法规、经济调控、回收系统,以及宣传教育等几方面所形成的多元化的管理结构.本文从立法、经济调控、回收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发达国家包装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的实践方法与特点,并结合国内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包装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商品包装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商品包装业兴起的背后,是过度包装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审视我们当前的商品包装,过度包装有其严重的生态伦理缺陷,只有符合生态伦理的绿色、简约包装才是今后商品包装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食品包装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污染绿色包装已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首选。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包装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食品行业,绿色包装发展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文章从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出发,找出了目前食品行业绿色包装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多方面发展绿色包装人才,普及绿色包装的认知情况及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开发绿色包装相关技术,降低绿色包装成本费用,加快绿色包装立法等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食品业绿色包装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主要有企业自营回收、联合回收和第三方企业回收。首先对三种回收模式的运行机制、组织原理和实际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基于科学、客观、系统、全面的原则构建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Borda选择模型对企业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进行选择和评价。以京东集团为算例,为企业选择最适宜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应用指导,以期通过合理应用回收模式提高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陈俊清 《城市建设》2010,(7):295-295
汞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由此也造成大量的汞以废弃物的形式进入环境中造成污染。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含汞废弃物中汞的回收途径,对国内外较先进的舍汞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汞污染防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物流"已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发展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现代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但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破坏问题,如运输车辆的燃料消耗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包装过程带来的废弃物污染,运输流通加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资源损耗,城市交通堵塞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绿色现代物流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产品包装废弃物的污染与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包装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占用大量的耕地,使蚊蝇滋生,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产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地方政府职能缺位、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有法不依、国民环境意识淡薄及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