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6年山东省各市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技术角度讲,东营、日照、德州三个城市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即有技术效率的生产要素均达到最佳组合,并取得了最大产出效果。而其他各市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都并非处于最佳状态,很多技术效率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达到最大产出效果。因此山东省应该进一步改进现行生产方式,合理利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技术进步的经济功能角度出发,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空间上的挤出效应、替代作用的挤出效应和由于劳动者素质滞后于技术进步的挤出效应.因而技术进步在目前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然要促进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又对扩大就业有负面影响。要处理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还需国家从宏观上调整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片面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并没有均衡考虑对就业的影响,这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就显得很有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研究,即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和结构影响的研究;二是将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纳入经济增长和政策框架中进行研究.因此,通过借鉴这些研究文献的结论和成果,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对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学校应给以必要的技术辅导并提供直接帮助。技术辅导除去被关注的资料准备、面试技巧和手续办理以外,还应特别关注个人职业定位、信息获取、国家政策、社会适应能力等。高校直接帮助的方式包括:举办校内人才交流会、在重点地区设立校友会、加强与社会联系、强化毕业辅导,设立导业就业机构并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7.
张丰  小娇 《新智慧》2007,(6):15-16
曾经,快速消费品公司创造出了最先进的营销、传播和销售的技术,这些技术推动了中国市场营销的进步。然而,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我们看不懂了:我们不明白芙蓉姐姐为什么会走红,我们不明白郭德纲的相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叫好,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子人人都在写博客了……我们甚至连《诛仙》、二月丫头这些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却都忽然大红大紫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信息是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了解社会就业岗位信息的基础。就业信息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现实记录,蕴涵着丰富的需求信息。伴随高职毕业生就业新体制的改革,给高职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提出新的要求。规范的就业信息管理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就业信息管理、服务办法;运用远程视频QQ技术查询咨询就业信息,使就业信息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调研发现,其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不乐观,毕业生面临工作与专业吻合度较低、就业满意度较低、离职率高等压力,而他们认为影响就业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沟通技能和言语表达.针对这一现状,为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了基于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并探讨了相关的保障措施,为相关专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量与就业结构两方面.从就业量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与就业破坏效应共同发生作用,最终表现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总效应:当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减少,失业率上升;当技术进步的破坏效应小于补偿效应时,就业总量增加,失业率下降.从就业结构角度看,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使产业、行业间兴衰交替.另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高低技能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化,最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离不开技术进步及其所形成的巨大物质力量的推动。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对于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此,论文主要对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过程中实现就业增长的对策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8—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并基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将就业增长分解为资本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性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三部分,分析表明:1979—1989年,我国技术进步的偏向不太明显,但在1990—2013年,我国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投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远大于技术进步偏向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度;因此,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是我国就业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就业增长,应优先构建以促进就业增长为目标的宏观政策体系,大力发展与我国资源禀赋结构相匹配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并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技术进步与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劳动力就业而言,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演绎着一场“创造”与“摧毁”的对比竞赛。任何一次大的技术进步在淘汰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必然在其它相关领域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岗位。本文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愚见。以期对技术进步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正确的引导,让“创造”战胜“摧毁”,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在考察行业就业结构的现状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项的修正,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中国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对各个行业就业影响并不显著,长期中技术进步对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就业有负的影响,对于其它行业均有正的影响,说明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同时,有利于行业间就业结构的调整和扩大就业。因此,我国需要加快技术进步,同时要选择适应产业及行业结构变化的先进技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中国1984—2005年的资本—劳动比的变化趋势来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对我国信息技术对资本—劳动比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中国信息技术对资本—劳动比的影响规律,得出本文的结论: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阶段,信息技术表现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减少就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阶段,信息技术表现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增加就业。最后提出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就业: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关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破坏性影响和补偿性影响;二是重点分析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借鉴国外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就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提出了四种观点: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起着积极的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谦 《全国商情》2009,(24):89-9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是不容乐观的。本文结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实际,认为,如果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平时强化大学生能力素质,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还是不难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失业量上升的巨大压力,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就业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也有可量化的因素和不可量化的因素。资本、技术、工资、劳动力均是决定产出的投入要素,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目标之一,研究相关投入要素对于就业量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1995~2010年的数据,分析资本、技术、工资三个投入要素对就业量的影响,并建立长短期模型,寻求影响我国就业效应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通识能力到专业能力和从基础学科到职业发展划分两个维度,剖析眼视光技术专业,归纳眼视光技术专业培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方法。从创意思维能力培养、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和职场创新能力培养论述创新培养。从继续深造、眼科技术、验光与配镜、光学行业和终身学习论述就业能力。最终指出终身学习是整个创新和就业能力培养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既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保障,也是我国今后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在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将引发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就业问题.针对这一就业问题,在分析我国目前的就业政策和国外的相关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