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目的问题。在这方面他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共产党就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新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的85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85年;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不断进行总结的85年。在新世纪,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既能深入探索其基本规律,又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于"庸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动态生成"而不是"静态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不能"教条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研究不断升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注和探讨逐渐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这段过程中,通过学者们对政府工作报告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得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更为深刻,使得普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的认识更为丰富。在学者们潜心的研究下也取得了诸多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无论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制胜的法宝。在此过程中,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理论、文艺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意见领袖     
《住宅与房地产》2014,(10):71-71
刘瑜:勇气是中国最迫切需要又缺乏的东西 美是特别主观、个体的东西,但是需要政府的力量进行一个非常思维的官方的评选吗?这个本身就是有点荒诞的事情。如果非要说,我个人来说什么最美,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突然,所以我也不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说。但是我觉得第一个冒到我脑海里的就是勇气。这个可能是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是最迫切需要但又是缺乏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黄克荣 《活力》2011,(1):138-138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辉煌成就.都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充分表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得如何,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带头弘扬这一优良学风。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东辉 《活力》2005,(5):6-7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理论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关键所在。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矢”和“的”的关系。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马克思主义这根“矢”,就是为了射中国革命这个“的”。他指出,离开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空谈理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极其有害。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他指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反复强凋,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雷 《中外企业家》2012,(10):97-10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实践的角度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多历史经验及其启示中,"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它们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是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群众双方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中国化就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本文着重阐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论断。  相似文献   

12.
陈其胜 《活力》2006,(6):188-190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奠基者、开辟者、践行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从不同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从多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理论——毛泽东思想。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学东 《经济界》2000,(3):21-2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和心,对这个关乎中国人民命运、社会前途的重大问题,必须反复作出正确判断。妥善解决。亚太金融风潮、科索沃危机、印巴冲突、车臣战事、李登辉两国论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中国政府面临新一轮冲击波。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中写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意是什么?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是要求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凡是中国人,大概都知道天时、地利、人和对于一个人或一家公司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但怎样真正的认知和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只是极少数,我想可能就是这个道理。老天爷是公平的,但老天爷只把机会赐予那些准备好了的人。作为一个部门经理或主管,你的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一般人是不太了解的。有人可能会认为,天时是老天爷给了我一个好机会,让我有机会进入了这家让我满意的公司(即入对了行);  相似文献   

15.
今天提起“信息化”,几手每个人都知道是什么含义,但有意思的是,在信息技术发源地的美国,在英文世界里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与“信息化”对应,从这个角度求看,是中国给了IT应用更多的含义,也给了IT应用更多的使命。在今天的企业中,信息化成为改善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指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进程或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总称.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的研究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思想方法论、 实践方法论、 学科方法论等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内涵.但学术界的研究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加以克服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这妞忒彪悍     
我一直很想八卦一下我的好友Y,这个妞太强大了。话说她经常给我打电话报告恋爱经历,这次依然如是。我说:“好吧,我知道了,这次是啥人?”“嘿嘿,男博士。”我设想了一个个子不高、头发打绺的男生,戴黑框眼镜,中文系,古文学专业。“美国人,特热爱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周海龙 《经营者》2010,(12):70-71
她拥有东方女性独有的智慧,在家庭和事业那所谓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她寻找到了属于一个真正成功女性的支点。这个支点在她看来就是对生活的热爱,这个支点让她在生活和事业上达到了游刃有余的智慧境界。  相似文献   

19.
守正创新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唤醒和激活,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方法的给养并与之进一步融合,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中,其时代内涵和功用得以不断拓展和提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的守正创新中,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加鲜明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对各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潮,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找到了一条独特的正确道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昌盛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定是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党。以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