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媒体的信息报道对公众的舆论具有非常强烈的引导作用,同时对于保证改革发展与维持社会稳定也有着非常重大意义。作为当前新兴的一种媒体,网络表现出一定的交互性,在此过程中广大公众不仅是媒体信息接受者,而且也可以作为发布者,这对传统媒体固有的舆论引导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基于此,本文将对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功能正在面临的主要挑战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优势,提升自身舆论引导力,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姜志浩 《活力》2013,(10):81-8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职能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协调政府、媒体、公众三者的关系以引导和调控好舆论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牟宇慧 《活力》2009,(11):118-118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能否有效调控大众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考验。我们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康健 《活力》2010,(14):160-160
一、新闻摄影工作者道德修养给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带来的风险 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社会公德原则.法律法规.要有鲜明的立场,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不能为了个人的目的追示所谓的构图美,冲击力或者是为给所在的媒体创造轰动效应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各种类型的假照片。  相似文献   

5.
李逢时 《活力》2013,(12):82-82
从2012年以人民日报开通法人微博为标志,中央级媒体掀起开博热潮,地方党报微博也蓬勃发展,因此可以称为“媒体微博元年”。针对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媒体要充分认识到媒体微博的重要作用,认知两个舆论场的传播语境。提高媒体在“两个舆论场”里舆论引导的功效。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我们来看看媒体微博的舆论引导功效。  相似文献   

6.
肖迪 《活力》2012,(10):248-249
现代社会中,随着公共话语平台的丰富,网络舆论场逐渐强大,舆情信息化趋势愈加明显,给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受传统思维和工作定势的影响,公安机关往往只是被动应对各种涉警舆慵。信息引导主动意识的缺乏,使公安机关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难以占得先机,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和民警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舆情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快建立健全公安舆论引导机制,增强公安机关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有效性,彰显公安工作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被认为是媒体的旗帜,是代表媒体看法,引导公众舆论最重要的新闻手段.实际上.广播主持人的隐性评论同样是通过电子手段,通过媒体发布的,有时甚至也是以媒体名义发布的,它虽然隐蔽,但作用却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8.
信息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舆论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极易导致网络舆论鱼龙混杂,因此,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网络舆论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近年来一些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发现,突发性事件被民众、媒体高度聚焦后很容易被放大,一旦舆论压力形成,管理机构则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切实掌握面向公众的话语权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孙慧明 《活力》2012,(18):123-123
所谓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指新闻媒介通过连续不断地对事实的报道和评论促成舆论形成,对广大受众施加影响和引导,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言论行动朝着有利于社会特定阶级和利益的方向发展,以实现新闻传播者的目的。突发事件下形成的舆论具有剧烈性、  相似文献   

11.
李莉 《活力》2011,(2):117-117
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制作者和播出者;他以个体身份出现,代表媒体立场和群体主张,提出节目议题。把握节目导向。驾驭节目进程.掌控主客交流.是广播节目起承转换的关键角色和媒体意念传播的灵魂人物。在现代广播媒体不断推进数字化改造、实现专业化经营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要求下.注定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以创新性思维去把控节目生产的各流程,以确保媒体传播效果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2.
郭铭华 《活力》2014,(7):165-165
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中,媒体的舆论引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3.8马航事件”切入,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等公共危机事件为例,在对新闻报道规律尤其是媒体舆论引导的主要职责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防止编造和扭曲事实以宣传替代新闻的角度,讨论了媒体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如何提高公信力,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不断提高舆论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在社会新闻宣传领域,大众媒介尤其是主流媒体不仅具有反映、表达社会舆论的作用,而且还具备组织以及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因此,把握好社会主流媒体的宣传方向尤为重要。同样,在高校新闻宣传中,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下设的校报、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主流媒体就成为了高校这一群体的舆论风向标。  相似文献   

14.
李艳丽  魏绪东 《活力》2006,(2):170-17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新闻传媒普遍加大了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以提高和增强媒体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不少社会新闻作品既发挥了道德规范功能作用,又体现了指导性原则,在主体上很好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主流,充分发挥了表达舆论、传播思想和观点,达到统一思想和行动,社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李播 《活力》2014,(21):63-63
一、抓好主流和导向性的新闻事件,增强节目的权威性 随着观众素质和品位的不断提高,媒体仅对新近发生的事作出报道是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的.他们还需要知道这些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对现在和未来有什么影响等等,在这方面,担负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新闻消息。由于其容量和时效的限制,不可能深入新闻事件。展示新闻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复合的新闻舆论“信息场”,而寓事理、情理和法理于事实的焦点类评论节目,更能集中地传达和体现媒体的政治导向和意图.因而也就更能影响公众。  相似文献   

16.
王悦荣 《活力》2011,(6):242-242
当前.垦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好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垦区的新使命。作为垦区最具影响力的传媒阵地.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为垦区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作为公共领域与个人空间的混合体,兼具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强大的传播效果,它释放了民众斑斓的个性,形成了平民以匿名表达自己见解的公众空间,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舆情对大众媒体舆情的影响,讨论自媒体参与下的舆论形成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自媒体舆情监测及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伴生了许多问题与矛盾。在社会舆论的传播中,各种形式的对抗和冲突被曝光和放大,物业管理成为社会长期关注的话题,依法规范物业管理,建立信得过的企业品牌,已成为近年来日趋强烈的呼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的规范引导、企业的自身建设,更需要媒体舆论的宣传扶植。目前,虽然也成长了一部分较为知名的物业管理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的良莠不齐,加之行业的新生性,公众对其了解不够,急需媒体舆论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卢军 《活力》2012,(5):58-58
2011年10月30日《今晚报》报道,10月28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八毛门”患儿在武汉康复出院。当事人家长陈刚也发表了书面道歉信.承认深圳儿童医院此前诊断正确。向儿童医院医生护士说“对不起。请原谅”。经典事件8毛门患儿父亲陈先生还了深圳,童医院的清白。曾怒斥深圳儿童医院误诊并要求赔偿的他,如今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固执让幼小的儿子颠沛流离,通过这件事,也足以让媒体人反思如何提高公众对媒体公信力。有人说。真相是个奢侈品.陈先生道歉.意味着深圳儿童医院在该患儿身上不存在误诊和过度医疗,还应该看到,8毛门之所以引得舆论大哗。凸显了公众的看病焦虑和信息的不对称,舆论监督的作用就是要以媒体公信力消除公众对医院不良现象的思维定势.因此,一方面应强化事前舆论监督,从舆论上防范医生过度医疗,当患者觉得被误诊等等时,积极提供舆论支持,在医生、医院与患者之间实现信息对称,实现双方的相互信任、沟通,这个问题应该成为媒体与医疗机构、患者和社会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0.
郭莉娜 《活力》2013,(4):162-162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读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在内各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