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化型抢劫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类特殊的抢劫罪,由于该罪的认定涉及到转化前犯罪行为和转化后犯罪行为以及转化条件,因而增加了在实践中把握这种类型犯罪的难度,确属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本文针对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试着提出完善相关立法的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陈明明 《企业导报》2014,(4):197-198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法定情形,使基本犯罪的性质发生转变,转化成为另一重罪,由法律规定按后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它作为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既是一个棘手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笔者对转化犯转化的条件作出详细的论述,希望在实践中的转化案件的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法定情形,使基本犯罪的性质发生转变,转化成为另一重罪,由法律规定按后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它作为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既是一个棘手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因此,笔者对转化犯转化的条件作出详细的论述,希望在实践中的转化案件的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冉嫒 《民营科技》2011,(8):196-196
转化型抢劫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较常见的犯罪类型,现在转化型抢劫罪的特征、种类以及主体、客体等方面加以分析,并对较常出现的问题加以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中的犯罪暴力现象依然猖獗。而以转化型抢劫为暴力犯罪代表之一的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于转化型抢劫行为的司法适用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出发,廊清转化型抢劫罪的前提条件,以求更好解决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学斌 《民营科技》2010,(10):91-91
从转化前行为、转化条件、转化后犯罪的认定等三个环节重节讨论对转化型抢劫罪认定标准的一点粗浅认识,以此进行探讨,望能借此机会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7.
李庆勇 《活力》2010,(18):38-38,40
《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以抢劫罪论处)。立法者的意见是.携带凶器抢夺较一般单纯的抢夺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如此规定可达到从重打击之效。但“凶器”范围如何界定,“携带”的认定标准如何,还有依照第263条处罚可能导致的轻罪重罚问题等等,实在是值得研究,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结合审计实践掌握和运用新刑法,在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的斗争中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的职能作用,《审计于部刑法知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为我们提供了直接而具体的帮助。学习中,发现该书有两处在对犯罪认定的分析推导中,似与法律规定有出人,如下:一、关于用帐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认定1、依据刑法第187条规定,认定此罪须具备三个条件:(1)吸收客户帐外资金不人帐,(2)将资金用于非法拆借、发放贷款,(3)造成重大或特别重大损失。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则完全符合法律规定,认定本罪无疑。2…  相似文献   

9.
高福德  孙翔宇 《活力》2005,(5):62-62
我国刑法第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设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9个条文14个罪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可以分为污染环境类犯罪和破坏资源类犯罪。污染环境类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使环境受到污染,对他人的人身健康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破坏资源类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开采资源,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这里所述的资源包括水产品、野生动物、耕地、矿产、林木等。  相似文献   

10.
徐彦梅 《活力》2005,(10):110-110
罚金刑的数额直接标示着罚金刑的轻重,体现国家对犯罪行为人惩罚的强度,有关罚金的数额“1979刑法”在总则和分则中对其均未作规定,采取无限额罚金制。修订后的刑法,总则中仍没有对数额作出规定,分则中对多数可适用罚金刑的罪名也未作规定,但是对有的犯罪采用了限额罚金制(如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倍比罚金罪(如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虽然“1997刑法”已作出上述一些规定,但司法实践中确定罚金的数额却“问题百出”。  相似文献   

11.
徐曼 《价值工程》2011,30(9):179-180
罪数就是犯罪的个数。本来罪数是与犯罪现象相伴而生的,就是说有了犯罪即有了犯罪的个数问题。但是,罪数自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发展为一种理论形态,乃至在法律上得到反映,是与人类文明同步进行的,是人类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客观到主观,从个别到一般、从朦胧到明确、从简单到系统的演变历程。本文通过叙述我国古代刑法制度关于罪数规定的演变进程,分析我国古代刑法制度中罪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元松  孟昭华 《活力》2010,(14):200-20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在我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历史进程中,适应惩治腐败犯罪分子的需要规定的一种新罪。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这种犯罪的规定.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开始有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有关规定,1997年修订刑法又将其适当修改.纳人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一《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及适用在《刑法》第269条中:"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从此规定可以看出转化型抢劫罪的行为人必须先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我国刑法立法原意将"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理解为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刑法》第263条对于这种  相似文献   

14.
毒品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毒品消费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毒品犯罪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毒品犯罪中的运输毒品罪,是我国刑事犯罪中发案较多、 涉及范围较广的一种犯罪,也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缉毒工作重点打击的犯罪之一.犯罪分子运输毒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新型运输毒品的方式不断出现,给侦查机关破案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我国现行刑法是将运输毒品罪以选择罪状的方式规定在走私、 贩卖、 制造毒品罪中,并没有将其单独定罪,并且规定本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而在司法实践中,运输毒品罪本身存在着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运输毒品罪的价值,有利于更准确的理解和适用刑法对运输毒品罪的规定,使毒品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为了丰富和发展毒品犯罪理论,使毒品犯罪的立法规定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有必要对运输毒品罪的基本理论、 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和本罪的死刑存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2月16日,北京出台《北京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工作通知》。细看此“京十五条”,从限购规定上比“国八条”更严厉。终于引来一片质疑,称“京十五条”涉嫌违法。诸如.《立法法》第八条第(七)项规定,民事基本制度应由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6.
很难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他犯了什么“罪”,“如果这也是犯罪,只能说这个法律有问题”,某法律界人士评说。  相似文献   

17.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是典型的过失犯,同时又兼具行政犯特征。过失犯中的“结果”要求与行政犯中的“前置法援引”设定使得本罪在司法实践中面临诸多争议,以犯罪主体为分析对象,尤以社会审计人员较为常见。对于本类犯罪主体的确定,应当限定为“社会审计人员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严重后果”的界定应当采取“数额说”与“实质说”并行的评价标准,以实现裁判结果形式合法与实质合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吴畏  李东明 《活力》2010,(10):106-106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标准及认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第2款、第3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此可以推断,刑法上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界限为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相似文献   

19.
赵岩松  于孝洋 《活力》2010,(12):43-43
挪用公款罪是我国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的一个重要罪名,它为维护国家财经制度的严肃、保障公务人员的廉洁、保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挪用公款罪作为常见、多发犯罪.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认识不一,为正确运用法律,准确地惩治犯罪,依据立法及司法解释.现就实践中王某挪用公款案对挪用公款主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余倩棠 《企业导报》2012,(12):223-224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古今中外的刑法都有对这类犯罪的规定。罪名虽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危害国家安全罪是对国家的一种法律保护,既然是保护国家,那么"国家"这一被保护对象的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