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娟 《活力》2009,(10):109-109
电视新闻编辑是以新闻图像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手段.编制成的一个时段、一个栏目新闻的集成者。怎样呈现一条新闻.怎样编排好一个时段、一个栏目的新闻,而且完整准确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一个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还要使这个时段、这栏目的新闻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形式灵活,体载多样,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金磊 《活力》2011,(12):184-184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那么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力军 《活力》2011,(3):204-204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传统新闻理念中,编排是后期工序,是对前期新闻采访被动态的有序化。当今的新闻编排已被赋予主动形态,位置也往往处在前期采访之前。也就是说早在新闻策划阶段就已经有了新闻编排的身影。特别是预发性新闻事件,新闻视角是编排的基石,找到切人视角,  相似文献   

4.
史洪帅 《活力》2011,(2):113-113
一篇新闻稿件的形成.从采访到报道出来,不仅要经过作者留心去发现,用心去思考,精心去提炼.还需要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和独特的思维.较好的角度和丰富的内容去组合、去创作.才能使一篇稿件写得既鲜活又有分量。其实我们大家只要留意一下。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新事情.只要我们留心、用心和精心,在一些看似枯燥的会议中,捕捉到新鲜的“活鱼”是不难的。  相似文献   

5.
马军 《活力》2011,(5):224-224
电视新闻编排是一个再创作过程.新闻编排是门学问,电视新闻的编排工作作为电视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至今,仍有一些人认为编排电视新闻是“排稿子、串片子,不用动脑子”。其实,电视新闻的价值固然取决于内容。但绝不能忽视编排工作,对新闻编排要“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姚艳春 《活力》2013,(11):37-37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媒体刊发的稿件,是新闻编辑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戈公振先生曾指出.新闻是“发生事件之报告,但于报学之处置上.有散漫而不明显之憾”。任何一家新闻传播媒介都因为自己特有的隶属关系、办报目标而有各自的编辑方针.这也就决定他们对每天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可能全部收录选用,必须要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从众多的稿件中,选择出具有高质量的稿件,这对编辑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杜雪丽 《活力》2013,(4):144-144
一、新闻编排要围绕中心,突出主题.不能没有灵魂 新闻,是媒体喉舌功能的集中体现,导向永远是第一位的。新闻编排要有大局意识、中心意识。从国家到省到市,中心工作是什么.总的导向是什么,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了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确立主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电视新闻节目以其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受众.要做好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新闻编辑对稿件的选取、所发稿件篇幅的长短、配发评论还是编后、简讯怎样穿插等等,这对于发挥广播新闻的传播功能,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办好电视新闻节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庞海江 《活力》2014,(13):60-60
在日常新闻编辑过程中,如何发挥新闻编排的最大优势,人们总结了很多办法,比如归类编辑、对比编辑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新闻编排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新闻编排的技巧已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打破正常新闻节奏,完全根据编辑意识,从新闻价值、受众需求出发,对各类新闻进行“菜单”重排,已经成为体现编辑意识,追求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庆平 《活力》2013,(5):52-52
新闻记者在参加各种会议、领导活动中.有的记者能够从繁杂的会议信息、程序性的领导活动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独特的报道角度,写出特色鲜活的新闻稿件.有的记者只是例行公事,发篇会议稿、活动稿,这里面不仅有业务水平问题,还有一个新闻敏感性,优秀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触角如“雷达”,在工作、生活中能够及时、敏锐地捕捉、感知,准确地判别新闻事实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形成自己的逻辑概念和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刘汀心 《活力》2011,(10):111-111
电视新闻价值的实现.主要依靠电视新闻自身对观众的影响。而如何才能使电视新闻产生更好的效果,不但要看新闻的内容是否把思想和事实直接传达给观众,而且要看电视新闻的编排是否合理。可以说,只有综合考虑各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各条新闻所处的位置编排得当.才能使电视新闻发挥出显著的宣传价值,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胜 《活力》2012,(16):116-116
近年来地市级媒体的新闻报道紧跟时代潮流。为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却没有大的突破。致使时政新闻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因此,面对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冲击,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怎样创新呢突破新闻报道改革中的“瓶颈”呢?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吴伟东 《活力》2012,(18):119-119
电视消息的编排是一个重要的加工、包装的程序,是一个体现编辑意图、发挥节目集群效应能动的创造性工作过程。编排播出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编辑是新闻节目编排环节的实施者。如果将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比作一桌盛宴.那么.  相似文献   

15.
孔晓黎 《活力》2010,(10):219-219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尤其在市场经济下,新闻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分量不轻。新闻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采用的一种文字形式。写新闻既易也难。所谓易,就是说有些记者写新闻时只把新闻事实经过叙述出来就简简单单地完成了一篇稿件.根本不去深挖掘、细琢磨,浮草了事.  相似文献   

16.
王立中 《活力》2013,(6):85-85
广播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之一。新闻编辑在广播新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播新闻编辑在编发新闻时要坚守编辑原则.在编排新闻节目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方法,从而呈现给听众一顿丰富的听觉盛宴。  相似文献   

17.
林艳春 《活力》2013,(24):74-74
《网罗天下》节目是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新闻广播自2010年开办的一档周播版新闻脱口秀节目,节目内容集合了每周网友点击率最高的网络新闻、国内国际趣闻,另外每期节目还挑选了一个当前热门的社会、文化、娱乐话题,两位主持人轻松、睿智的主持风格再加上适度幽默的调侃,使这档节目既生动、鲜活又不失新闻节目应有的沉稳厚重。然而,笔者在编排每期稿件时发现,在网络上选择稿件时,编辑不能只做单纯的“搬运工”、“粘贴匠”,不能做简单操作的”理货员”,编辑应对入选的新闻稿件进行编改,特别是要具有鉴别真假新闻的职业素养。《南国早报》几年前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在一个果场里,记者看到一株柑橘树上长出了一个南瓜,瓜体直径10厘米,形似葫芦”还煞有其事地配上了照片。后来经过调查,是有人在恶作剧。从这个虚假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记者的草率轻信,当事人的刻意隐瞒,编辑的把关不严都是导致虚假报道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永平 《活力》2011,(12):235-235
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就是“新”.这是新闻文体与生俱来的天性。新闻之“新”。除了事实新外。在媒体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觉得非常重要的还是报道所选的角度也必须新。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寻找、选择到新鲜脱俗的角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从而更好地表现稿件主题呢?一、从观众需求中选取新闻报道角度’  相似文献   

19.
汤庆勋 《活力》2011,(3):135-135
所谓“小稿”是相对于重大事件、深度调查、系列报道的“硬题”、“大稿”而言的“软性新闻”.其中包含景物报道、动物趣事、展示展览等。“硬题”、“大题”一般是节目编排的构架支撑,节目运作的根本骨架.而“软题”、“小题”就应该是节目的色彩,调剂节目富有层次的编排。如何让给节目调色的“小稿”出彩呢?下面结合《新闻夜航》播发过的新闻消息,一起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20.
在阅编稿件或阅读报刊中,发现有新闻公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来编质量和新闻功能的发挥。新闻公文化现象的产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来稿的同志大都是机关公务员,常写公文,对公文熟悉,对新闻生疏,写稿容易把公文当新闻。二是编辑人员困省力,不进行认真加工,把公文式的稿件搬上报刊.还有就是把党政领导的讲话、报告,只字未改地刊登,从工作角度考虑多,从新闻角度考虑少;如果领导有要求,编辑不愿改,总统不敢剧,只好照搬。这就很难突出新闻的效应。针对上述情况,想和大家共同研讨新闻和公文的特点,以利区别:一、从时效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