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山东劳动保障》2010,(5):18-21
3月下旬,根据省委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专题调研。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顺应了我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其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不稳固,必须进一步构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劳务输出工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劳务输出总量达到440.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6.2%。比2004年末净增70万人。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劳务输出达190.7万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43.2%。  相似文献   

4.
吴江勇  宋亚乐 《活力》2006,(5):37-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当今时代劳动力转移成了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人口转移的主流。了解其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行动。但我们对某县2006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其资金的使用存在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大部分地区安排专项培训资金,以培训券形式发给符合条件的农民,让农民用培训券充抵培训费,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进行培训。采用培训券方式培训了新型农民,帮助了农民致富、带动了农业丰收、促进了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7.
葛炎  徐宁 《中国就业》2006,(4):40-41
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浙江省长兴县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全县推行“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对农民技能培训实行政府买单,鼓励乡镇、部门和经济主体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自2004年9月实施以来,全县共发放培训券8050份,完成培训6694人,结算培训经费267.76万元。  相似文献   

8.
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社会各界也逐渐形成共识,要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而绝非是一纸户口的改变便能让农民顺利地走出一产。笔者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劳务经济在郧西发展中抢人眼球。2004年至今,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6万人次,年均转移11万余人、实现收入7亿余元,在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30%以上,银行存款70%来源于农民储蓄。郧西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全省阳光工程示范县”等称号,其发展劳务经济的做法,央视作了专题报道,并在全国、省有关会议上交流。  相似文献   

10.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加强京郊农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京郊农民的现代化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领导管理机制、网络管理机制、信息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目前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70%,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高出几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激发了新一代农民冲破传统观念,离开休养生息的土地,到外面闯荡的强烈欲望。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民工潮”,即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利用农闲之时,自发组织季节性外出,到城市打工或经商。当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和转移的不完全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转移规模大、转移长期性、转移完全性的特点。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2003,(2):40-44
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扬州市的实践表明: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动力,科技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推动力,政府力求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力。扬州市的实践还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影响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农村、农民的事,而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一个县、一个市小环境的改善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需要国家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更是有效地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本文从扬州为例,分析了扬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劳动力转移和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倞 《活力》2011,(9):21-21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省、黑河市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劳务输出减灾脱贫、技能培训稳定致富、自主创业成功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宣传发动、市场对接、教育培训、转移服务、创业指导等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在推进农民创业方面。充分显示出稳定农村、富裕农民、惠及农业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新昌县现有人口43.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1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2003年以来,该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抓好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六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民104693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余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76.2%,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70%左右。自2004年浙江省全面开展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是开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加快贫困地区农民技能培训,可以实现”培训转移一人,脱贫致富一家,带动周围一片”的良好效果,受到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湖北省英山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几年来坚持以县扶贫办为主导,以县财政局、劳动局、教育局等单位为协助,以县卫东中专为基地,采取短训、长训、中专教育相结-8的办法,共培训农家子弟3400人(其中“雨露计划”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900多心,就业3264人,安蟊就业率96%,就业稳定率达90%,人均月工资在千元以上。为此,英山县被省扶贫办确定为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雨露计划”试点县,县卫东中专也被市“雨露计划”领导小组确定为定点培训学校。其做法也被湖北科技报、黄冈电视台、黄冈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8.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并探讨性地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的六点思路,既反映了现实情况,又思考了出路问题,具有普遍意义。本刊予以刊载,以资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我省将分别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全省38,5万农民开展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和农村专业科技培训。  相似文献   

20.
摘要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开始出现“民工潮”,如此庞大数量的农民就业转移,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对于劳务输出地——农村也带来了极大影响。从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当地农业产出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以促进劳动力转移后的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