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坏人斯丹恩勋爵和好人杜宾军官是《名利场》中的两位男性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思想揭露了这部小说的主题,贵族和绅士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名利场》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瑭 《新西部(上)》2014,(5):93-93,90
美国作家芭芭拉·G·沃克在《丑女与野兽——女性主义颠覆书写》中,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改写经典童话,以崭新的视角颠覆传统童话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传达出一种女性主义的思考,在文本中颠覆男性形象,重构女性形象,构建了一个两性和谐的女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3.
《镜花缘》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关注女性问题的小说。作者试图从女性本身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他对女性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更是渗入到书中女性角色的性格命运中,与情节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小说女主角唐小山这一作者试图理想描摹的形象,可看出小说中先进女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左传》中有两类女性形象:一是自觉地扮演统治阶级及当时社会所赋予自身角色的女性形象,一是在更为不堪或悲惨的处境之下,有着不同程度反抗行为的女性形象,由此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女性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作为20世纪最具破坏力和蛊惑力的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男性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以及对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和对女性文学传统的寻找,揭示了人类文明中的父权制的本质.它强烈要求打破现存的两性秩序,重新确立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以最终达到消解男性中心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打破了男性为中心的侦探形象,以女性的细腻和感性构造出全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她没有摆脱时代给她带来的男性话语权的影响,在女性命运的安排上显露出男权意识下的规范和劝导。  相似文献   

7.
姚莉 《重庆与世界》2011,(7):61-62,80
从女性的历史角色、社会地位和身处的社会环境着眼,剥离《围城》作者富于暗示的语词、语气和充满幽默、讽刺的语言外壳,展露《围城》中人物的思想内核,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再认识,挖掘隐伏其后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从女性的历史角色、社会地位和身处的社会环境着眼,剥离《围城》作者富于暗示的语词、语气和充满幽默、讽刺的语言外壳,展露《围城》中人物的思想内核,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再认识,挖掘隐伏其后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陈鑫 《黑河学刊》2013,(8):37-38
要从叙事语法的角度,深入分析格雷马斯"角色模式"理论运用于《灰姑娘》中的人物。父亲身上助手与对头的双重角色功能体现出一定的内涵。首先,它展现了男性和女性世界的二元对立和统一。其次,这一双重角色演绎了一种"失落———寻回"的主题,失落和寻回的是父爱。  相似文献   

10.
陈波 《黑河学刊》2013,(7):14-14,53
艾略特在长诗《荒原》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几种女性形象,传达了天使理想在现代社会的没落和精神贫瘠荒原似的生存状态,这些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女性形象寓意着一战后弥漫西方的悲观情绪和幻灭意识。  相似文献   

11.
《黑暗之心》中的女性有马洛的姨妈,贸易公司的两位看门人,库尔兹的非洲情妇和未婚妻.康拉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经不是简单的普通女性形象了,她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反映,对女性的社会反映.本文将通过对《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并且分析康拉德是否是名真正的“厌女症”的男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女性主义视角的关注下,立足于社会现实,以新世纪中国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特征,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反思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把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女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构建新女性形象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国特工电影《碟中谍》为例,分析了女特工在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塑造。认为她们百变性感,以美色诱惑完成任务;同时女性情感和内心的柔弱引发出特工电影中温情的一面;并且相对于男性表现出适当的示弱或牺牲。证明了电影中塑造的女特工形象同样有其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14.
周莹 《黑河学刊》2013,(9):180-182
以往关于性别偏见的研究已经著述颇丰,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性别的构建问题,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解释。本文以期运用布迪厄《男性统治》中的理论观点,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构建和性别权力关系的产生进行探讨,同时讨论女性在这种社会结构和关系当中如何寻求自身的角色认同和抗争。  相似文献   

15.
赵柯姜 《新西部(上)》2009,(5):134-134,136
本文以元杂剧《破窑记》中的刘月娥为代表,简要分析元杂剧中闺阁小姐的爱情观。其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以其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觉追求爱情自由而备受关注。其中众多闺阁小姐,虽然出身不同,情况各异,但其理想却都是以千金之躯,追求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个人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相似文献   

16.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为女权崛起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的亚马逊女战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乾隆皇帝》是二月河先生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最大的一部作品,在作品中,二月河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总结一下,他至少用了四种手法:按照《红楼梦》中塑造女性形象的范式来塑造女性形象;按照传奇的方式来塑造笔下的女性形象;用狂欢化的手法来塑造女性形象;用道家的思想来塑造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刘家宇 《黑河学刊》2014,(12):22-23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女性受到最为严苛的束缚和压迫,随着思想意识的逐渐觉醒,女性们的反抗必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十九世纪的"女性形象"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对俄罗斯文学的推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亚娜,《谁之罪》中的柳邦卡,《罗亭》中的娜达丽雅,《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尔伽,《怎么办》中的薇拉等,她们个性鲜明,形态各异,都犹如璀璨的明珠,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它们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和人物。《诗经》和《楚辞》开创了女性描写的新纪元,并为后世女性形象的描写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种琳 《魅力中国》2014,(7):106-106
对于钱钟书的小说研究中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围城》的研究,一种是侧重于男性人物的研究,本文针对这两种倾向提出了从女性人物入手分析钱钟书小说的观点。梳理了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形象,揭示了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