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人们都希望能够顺利愉快地完成交际任务,使双方达成共同的交际目的,这就需要在谈话的过程中用一种比较合理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表达出说者的意图,而且也能使听者欣然接受,这就是委婉语的使用,它充当着语言的“润滑剂”.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委婉语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关注,但是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化学角度来阐述俄汉委婉语在具体情况下的对比,从而揭示俄汉两民族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这些研究基本上是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很少涉及认知学领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是表示"生""老""病""死"等的委婉语,找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层原因,从概念隐喻探寻其相似性,从文化模式找出其差异性,从而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并理解这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激发着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作为中国友好邻邦的俄罗斯人民也不例外。然而汉俄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俄罗斯旅游者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因此,从旅游文本的词汇、语句和语篇层面深入对比分析汉俄语言差异是旅游翻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字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组成部分,蕴涵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俄语数字所蕴涵的文化涵义丰富多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宇宙观、美学观及民俗观。由于俄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俄汉两种语言中的数字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成因。通过对俄汉数字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俄汉语言中的数字文化信息,全面掌握俄语数字的汉译策略,有助于防止在跨语言与文化的交际中产生文化休克。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文中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了英汉生理现象方面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以帮助人们了解英美文化,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与文化紧密相关的语言现象,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英、汉本族语者作为参照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式对英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跨文化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委婉语时受母语文化影响较大,多使用隐性表达方式;同时还会受到社会权势和情感距离等语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汉俄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会成为阻止不同文化直接顺利交流的障碍,甚至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文化的不同不仅是风俗习惯的问题,也反映了汉俄两个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采用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对汉俄酒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汉俄两个民族有效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有两种表现形式:言语和非言语委婉语。言语委婉语涉及死亡、性爱、个人隐私、教育、性别歧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会牵涉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事件、国际关系、种族主义以及对人的称谓和大众传媒等领域。非言语委婉语涉及人类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个方面。委婉语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反映,它的使用因受到人类所接受的不同文化以及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的影响而千差万别。英汉两种语言对委婉语的使用正是如此,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金雪 《魅力中国》2014,(26):214-215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委婉语都普逸存在,而“死亡”这个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话题在所有委婉语中,更是占了很大比例。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的表达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将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封建传统等方面来探讨英汉中死亡委婉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能够反映英美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它具有地域性、时代性、社会性、习语化、语域性、民族性、临时性等特点,从语义学角度可以分为正、负两种委婉语。本文重点介绍了委婉语的特点和分类。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的语言单位和语言现象,它从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本文从委婉语的使用范围和特征等方面对英语委婉语进行探讨,并揭示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桓瑀  常颖 《理论观察》2016,(4):172-173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俄汉胖瘦核心形容词为例,通过词典释义和义素分析法分析出胖瘦类形容词的共同必有义素,据此构建俄汉胖瘦类形容词词汇语义群,并依据词频确定核心词,进而通过义项对比整体掌握"толстый/胖"、"жирный/肥"和"худой/瘦"三对核心词的词义关系,从而制定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促进和提高外语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兰 《魅力中国》2010,(23):294-294,305
本文从委婉语的定义、语用功能及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对汉语委婉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译、直译、直译加注释、迁移翻译法和综合法等五种英译技巧,以期达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加强对委婉语的理解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委婉语,分析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及其对礼貌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委婉语都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委婉语的起源出发,通过举例方式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旨在能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6.
赵玲 《新西部(上)》2009,(10):126-126,129
本文通过对汉英语言中的委婉语在文化内涵、特殊语用交际功能和模糊思维的应用三个方面的对比,提出委婉语这一语言变异现象的特殊性,从而为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提供了语用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译者在翻译外交文本时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含义,也要使读者明白译文,这就需要译者了解外交翻译的语言特点.本文主要从句子层面、字词选择、俄汉双向翻译方面分析了外交翻译的技巧.句子层面翻译主要应分析原文,使其符合目标语的语法结构;字词选择要求应符合外交文本特点;俄汉双向翻译能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浅谈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言谈举止更需谨遵"非礼勿言"的原则。所以,探讨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万莉 《发展》2008,(9):135-136
在导游人员的服务讲解工怍中,委婉语的使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适当地使用委婉语可以让导游员与游客在交流思想感情、游览讲解、传播文化等旅游活动中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让导游的语言更具表现力、更有说服力。正确运用委婉语有利于导游游客双方的互相帮助和合作,促进旅游活动顺利进行?本文拟从委婉语在导游英语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明 《魅力中国》2009,(29):180-180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的形成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委婉语这面社会折射镜中,可以了解到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正确地运用这种语言形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有益于各项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委婉语对外语教学有启发意义,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应该适当注意了解委婉语,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