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格尔是较早的比较完整、系统地提出市民社会概念的第一人,他在吸收古典思想家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认为市民社会绝不是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的存在是以政治国家的分离为前提的,它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秩序之外的领域。但是黑格尔是从精神的角度而不是现实的角度来考察市民社会的,他的市民社会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马克思正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重大缺陷的基础上,从市民社会出发,创建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罗雄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4):28-33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缪惠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102-103
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女主人公苔丝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是作为被害者的她最终却被送上了绞架。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罗雄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25-31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上"伪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把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地改造成没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意识形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过程,也是推动乡村走向“善治”的重要步骤。广东省通过“试点-扩围”的方式在2277个省定贫困村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出现政府政策制定执行受限、社会自治力量薄弱、群众参与积极性弱化等问题。因此,在政府主导层面,应加强环境政策供给的有效性;在社会辅助层面,应提高社会自治力量的协同性;在群众参与层面,应增强集体行动能力的互补性,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上,推动乡村生态宜居美丽。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是优秀大学生群体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近10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文本分析发现,他们的成长路径特征主要体现为信仰坚定忠诚、勤奋刻苦、砥砺自强、乐观向上、知行合一。这些特征为探究培育新时代优秀大学生提供了启示: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精神之"钙";提升资源供给品质,打造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匹配优质环境;激活自主成长动力;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深化"全员成长、多元成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惠新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6-4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公务员是组成政府行政机构的主体,公务员的行为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公务员的行政能力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用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武装公务员,提高公务员的行政能力,应成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宪政与法治视野中的市民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伟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26(1):73-77
从市民社会的词源、特征和历史演变来看,市民社会和民主宪政与法治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市场社会培育了宪政文化,蕴育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与方生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兴华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4(4):10-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两者是完全不同领域的范畴;马克思所论述的旧社会痕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济学和组织学的交叉视野,透视公民社会这一新兴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现象,探究其宏观和微观的成因,认为以非营利组织为核心的公民社会,作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后出现的“第三只手”,以其特定的管理方式、组织属性和组织结构,降低了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府领域和市场领域外的第三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对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组织角度审视公民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思路和重要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潘运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7-18,22
现代公民社会包括私人领域、社会组织和公共领域等要素,体现人本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参与性等基本社会价值和法治原则,形成以契约精神为基础,以公民精神为集中体现的公民文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教育形式和主体性均提出挑战,应该引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民技军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19(6):40-42
美国发展“民技军用”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国防工业发展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国防科技工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树立“军技民用”与“民技军用”相结合的战略思想,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营造有利于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的培育与中国经济伦理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6):11-17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经济伦理状况在总体上已有一定改善,但存在的一些严重不道德经济行为已呈现出地区性和行业性的特征,而不是某种单一的、偶然的现象,因此是一种结构性的不道德经济行为。企业与地方政府或部门政府的利益联盟是这种不道德行为存在和蔓延的现实基础。面对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在遏制结构性不道德经济行为方面的双重失灵,中国经济伦理的进一步改善既要立足于企业的自觉和政府、法律监管力度的加强,更要立足于能有力量对企业和政府进行监督并形成制衡的第三方,即公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慧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29-33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交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交流中人们直接面对的就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研究是一个年轻的课题,对其进行系统地探讨、分析是其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如下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首先,阐释温州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网络语言,文化是人类一种稳定的生存方式,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生存方式,而网络语言则是网络文化的生动体现;其次,结合温州的市民社会、民营经济、“温州人”精神探讨温州市民社会的特征;接着,从温州网络文化和温州市民社会实际需要的角度研究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基础;最后从存在的合理性和容易导致的问题两个层面分析网络语言对市民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卫兴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24-31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杜林、谢韬、辛子陵和王成稼都作了乱解和错解。由于版本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第一版、《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表述不同。杜林把马克思讲的"重新建立",简单理解为"恢复",即"恢复"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学界一般按恩格斯的解读来理解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就是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其实,马克思在论著中把个人所有制分成两种,一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或个人所有制;另一种是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社会主义要建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后一种是与公有制相统一的个人所有制,也可以说既是公有的(社会所有的)也是个人的。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指的就是后者。王成稼主张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重建封建社会末期劳动者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而谢韬、辛子陵的观点是主张生产资料回归个人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