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地方公债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方公债是政府公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逐步推行地方政府公债制度是完善分税制、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应有财权的客观需要 ,是强化财政职能、缓解各级政府财政困境的必然选择 ,是统一政府债权、强化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现实要求 ,有限度、有选择地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完全具备 ,并对地方政府公债发行的选择性和限定性及可控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产生于1950年发行的“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几十年的发展中,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债体制建立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足。西方发达国家对地方政府发债极为重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全面完善的制度体系,在法律保障、财税体制、及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给我国地方政府发债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  相似文献   

3.
姚丽莎 《价值工程》2007,26(7):143-145
目前发行地方公债是大多数国家地方政府的普遍做法。从三个方面对地方公债发行进行了探析:从公共产品的性质来看其发行的必要性;从市场条件来看其发行的可行性;从公共资源的配置意义上认识其有效性。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确定地方公债的法律地位、隐性地方债务显性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平 《企业经济》2005,(11):29-30
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吸收社会闲置资金满足地方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筹资形式,是国家公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美国地方公债的经验,尽快构建我国地方公债市场,用制度、法规来规范地方公债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从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公债,先后采用转贷、中央财政代发和地方财政自主发行三种模式,但这些都是在中央政府监管和控制之下的地方债,是中央债的变形。虽然地方政府公债的出现是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但在这些模式下发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债。要实现地方政府公债长期化、正规化,必须加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能力建设,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只有这样才符合财政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说,地方债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政府公债体系和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债制度已基本完善,地方债制度仍属空白。地方债能否推出.推出需要把握哪些问题,怎样保证积极稳妥地运行,进而认为亟待建立规范有序的地方债制度。  相似文献   

7.
西方主流公债思想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其演变历程对我们看待和评价公债有着诸方面的启示。近年来,一些西方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频发债务危机,警示我们在运用公债工具时,应审时度势,恰当运用,不可发行过度,亦不可因噎废食而不去发行公债,恰当地使用公债工具,对我国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怡西 《财会月刊》2013,(10):44-46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变迁规律,分析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所面临的法制障碍,以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制度安排走上法律规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杨峰 《企业导报》2011,(12):16-17
地方投融资平台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构建地方融资平台方面也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和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及运作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公债以其筹资灵活、期限较长、信用良好和筹资成本较低等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发行地方政府公债也显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现在的问题是:建立一套怎样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来保证地方公债能够规范运行,保证公债成为“公利”而不是“公害”  相似文献   

11.
宋立根 《西部财会》2008,(12):45-49
从理论上说,地方债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政府公债体系和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债制度已基本完善,地方债制度仍属空白。地方债能否推出?如果推出需要把握哪些问题?怎样保证积极稳妥地运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将有助于理性地建立规范有序的地方债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公债的偿还     
公债作为政府举债的债务,既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相对于财政收入的一般形式——税收而言,公债具有自愿、有偿的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经跻范畴,在现代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证券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政府发行公债已不仅仅是为了筹资,而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进而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育和完善,公债已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基本商品,一种具有极强流通性和变现性的金融商品。当然,我们也要了解公债的偿还,因为公债的偿还是公债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债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是公债流通性的根本保证,而公债的流通性又是公债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却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再加上地方承担的事权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地方政府向银行借款、向供货商赊账、拖欠工程款、或以各种形式变相。财政部门应建立债务消除和控制机制,完善偿债激励和发行公债,形成了大量的直接隐性负债考核机制,同时健全债务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对于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如何保证地方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充分发挥作用是关键所在。本文分析我地方债券发行现状,提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应确定的几个问题,之后提出完善发行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备受瞩目的地方债发行工作终于启动.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施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使得"审慎乃至禁止"的地方政府发债终于能够"开闸放行".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那么此次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和代办还本付息的冠以地方政府名称、期限为3年的地方政府债券是否违反了预算法的规定?这与地方政府直接发债有何不同?我国是否应该进行公债体制创新,下放地方政府的举债权?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陕西省宜君县进行考察,从该省地方债务的构成、现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通过借鉴美国各州对政府公债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以期对陕西省地方政府公债政策本身、风险防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重启地方债的发行,已上市的地方债券因收益空间小、流动性较差等原因并不被投资者看好。文章提出了从解决法律瓶颈、完善监管机制、票面利率的设计以及发行规模的确定等方面完善地方债券发行制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标:构建包含结构化资本市场的金融CGE模型,重点分析公债支持的财政扩张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公债的结构化资本市场以及反映国民经济各主体在市场上统筹性地筹措及运用资金的金融CGE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公债支持的财政扩张政策。研究发现:公债支持的财政支出扩张,无论是生产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会对民间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对其生产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对生产投资的挤入效应将提高社会的资本形成速度进而提高经济增速。这是由于公债增发影响了资本市场结构,引导家庭为了保持其最优的资产组合而增加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持有,令其金融投资曲线右移。这虽然导致家庭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支出下降,但企业得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推动其生产投资的增长。研究创新:在分析框架中引入了包括公债在内的结构化资本市场以及市场中各类国民经济主体的统筹性的资金筹措及运用,考察了以公债所支持的财政扩张如何通过对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影响而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本市场渠道”,对有关财政扩张是否挤入民间投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经典命题提供了补充性的讨论。研究价值: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国民经济的资本...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处在巨大社会变革中的梁启超深入研究各国债券发行案例,结合国情提出了一整套的公债理论,在当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梁启超的公债思想进行梳理提炼并简要评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我国高校负债发展的现状,通过分析教育公债的财政特性和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认为发行教育公债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