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以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经济的浪潮。进入服务经济的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现状,并与同期的制造业、消费者服务业和政府服务业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在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的同时,表现出与制造业分离的现状,对实际制造业投入率的趋小使现有的生产者服务业不再对美国制造业的进步起到如初的作用。这一现状的分析为我国正在兴起并将大力发展的生产者服务业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为此,基于产业互动视角下研究生产者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研究表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呈现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化和制造业服务外包能够更好地带动各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上海向全球城市转型提供了机遇。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全市总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工业行业,意味着迈出了向全球城市转型的第一步,但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却停滞不前,迟迟未能迈出转型的第二步。究其原因,上海常住人口(特别是外省市来沪人口)较低水平的教育结构是制约上海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低教育程度的人口资源不仅无法为上海经济的去工业化及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使得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迟迟不能转型。对此的解决思路是:借助政府有形之手,运用外在的力量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外来人口的教育结构,为生产者服务业在上海的集聚以及上海向全球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和主导性力量,并呈现出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以来,服务业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呈后来居上的迅速崛起态势,其中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尤为迅速。本文试图用宽广的国际视野,分析北京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现状,思考北京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 生产性服务,又称为生产者服务(producer services),是围绕生产者(企业)而进行的,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投入发挥着中间功能的服务,它贯穿于一项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在提供服务时融入技术、工程或科学等知识的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及技术推动的服务业,一般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主要包括工业设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物流、管理咨询及电子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是有形产品创造差异化优势和增值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西安这一关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例,对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从分析西安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优势及机遇入手,探讨西安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潜力,从而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动力源泉,尤其是其中的生产者服务业(pro ducer services)。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中国如果没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就无从谈起,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就会困难重重,比较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要实现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逐渐向服务主导的转变,不能脱离制造业单纯地发展服务业,应加大对知识和科技的投入,加深与制造业的互动,在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不断深化发展。文章论述了世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是二者之间密切互动的表现,也是二者协同发展互动升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常州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动态匹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中间组织的培育与促进、市场环境营造、匹配程度提升两个维度,九个方面,对两者动态匹配路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张军 《企业导报》2012,(16):143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状况。研究显示:贵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不足,部分原因在于贵州省制造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2.
辽宁要实现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逐渐向服务主导的转变,不能脱离制造业单纯地发展服务业,应加大对知识和科技的投入,加深与制造业的互动,在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不断深化发展.文章论述了世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制造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产业间关联效应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是知识密集、顾客导向型服务企业。从OEM演进成ODM甚至DMS、EMS;或者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演进成OBM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获取潜在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与其内在发展规律有效结合,方能事半功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作为城市群发展的两大主要产业门类,其协同集聚水平决定了城市群发展的质量和成熟程度。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联系和空间互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者的供需关系是它们形成空间集聚的基本动因,但非唯一因素,知识溢出和劳动力池共享等外部性也是两者空间集聚的原因。未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理顺本地区产业分工链条,充分发挥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辐射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院文章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FDI 促进资本积累的机制,并用理论模型加以论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年~2011 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生产者服务业FDI 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发现前期生产者服务业FDI 在全国范围及东部地区对国内投资产生了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则产生了挤出效应.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生产者服务业FDI 的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  相似文献   

16.
从庇古、科斯到当代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一直尝试提出最优解决办法.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归纳出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外部化解决环境规制与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需求的问题,从生产者服务业的作用、创新、以及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产者服务进口影响中国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长期而言,生产者服务进口额每增加1%,服务业的就业将会增加0.24%,但对制造业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其中,信息服务进口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就业都没有显著影响;交通运输服务进口额每增加1%,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水平将会增长0.147%(0.275%);其他商业服务进口额每增加1%,服务业的就业水平将增加0.189%,但对制造业就业没有显著影响。短期而言,生产者服务进口对就业同时产生促进效应,但效应较小。政府应降低生产者服务进口壁垒以促进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制造业企业中分离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服务的产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配套的、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游离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产业。研究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与思路,对于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十分必要,又格外急迫。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服务型制造进行界定,分析制造与服务关联性,研究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阶段。分析江苏省制造业和服务业现状,提出江苏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在于:树立融合的产业发展观;准确把握产业转型的方向;确保服务型制造在企业中的应用;有重点地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企业进一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政府培育和创造有利于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角度进行分析.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