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陈萍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3,(5Z):168-169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更多的专门性人才与之相匹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专门性人才,职业教育走集团化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成为经济社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在现代中国国情下,集团化发展模式是一股重要时代潮流,实现了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内的资源融通和和谐发展。本文将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重点探讨职教集团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职教集团化是当前高职院校解决校企合作问题时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全国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如何在现有体制和政策下创新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是所有职教集团需克服的难题。这就需要决策者和实施者发挥地区和行业优势,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4.
高职院校在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离不开企业,因此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教团的合作成了必然.在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在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学徒制班、双基地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主要介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会计专业依托于重庆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所做的改革尝试,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6.
一直以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其地位已经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人力资源离不开对其有效的管理,而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企业能否高效地利用人力资源这一宝贵财富。本文由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过程出发,进而论述了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进行现代物流职教集团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河北省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了河北省进行现代物流职教集团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很多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文从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入手,对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2日至13日,江苏商贸职教集团第二届理事会在无锡市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姜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江苏省商业联合会会长吴百灵、无锡市副市长张大良莅临会议并讲话,省,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经贸委、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无锡市人事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刚教授致欢迎辞。江苏省教育厅丁晓昌副厅长、江苏省商业联合会吴百灵会长为江苏商贸职教集团徽标揭牌。来自江苏省商贸系统、工业企业、有关院校、行业社团等商贸职教集团成员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构建国家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这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集团是多方组成的产教联合体,对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为黑龙江省构建现代装备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物流职教集团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有九种基本形式,按照其与人才培养的关联度可分间接的人才培养项目和直接的人才培养项目两类,从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针对岗位的层次进行综合考虑又可以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层次,涵盖四个基本特点,启示我们,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是必然要求,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增强自身的科研实力,瞄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话语中心,合作方式要灵活。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学理念、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高职物理教学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文从高职物理教学观、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物理教学的模式和方式、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探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职教集团是市场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改革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职教集团现状分析,提出职教集团发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经之路就是集团内校企文化的深度互融.文章分析了集团校企文化互融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团校企文化互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骆泽敬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9-70,78
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日益显现出一系列问题,致使高职教育的发展逐渐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因此,认真梳理一下高职教育行为的着眼点,重新回归到发展的正确轨道,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庆涛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1):1-5
以成都(包括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等条件以及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依据,通过分析成都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存在问题,提出成都发展战略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