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汪宇明 《经济地理》2003,23(3):401-404
中国旅游就业结构正在转型。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无论是入境旅游、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旅游,中国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发展旅游经济,拓展就业空间,创造了许多经验和模式;同时,不同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约束环境条件下,旅游就业的容量和模式也不相同。为此,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旅游经济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旅游就业容量、模式和规律,借鉴世界旅游组织(WTO)推荐的卫星帐户(TSA)统计原理,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测算模型,为国家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就业增长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与就业理论。  相似文献   

2.
成为世界工厂不但意味着发展高技术产业,而且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升级,从而建立起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资源、市场、人才之间的持久性连接渠道。这个渠道的中心就是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按照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发展中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风险投资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按照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整个发展中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风险投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风险投资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亚珍 《时代经贸》2007,5(12Z):55-55,57
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3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始终在10%以上且略有提高,2007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了11.5%。但经济的高增长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要素的投入量看,我们的产出效率是比较低的。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较高,  相似文献   

6.
控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长远战略在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覆其对中国经济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特别指出,对于一个经济日益强大的国家而言,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反映了本国货币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成为强势货币,本币的这种地位增加了本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脆弱性。要控制国内经济失衡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应该调整出口导向型与外资依赖型的发展战略,改革结售汇制和有步骤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张莹 《时代经贸》2012,(12):64-64
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的发言权会增大,但并不会给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上升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仍然应该是发展中大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向型政策属于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但与此同时,亚洲和拉美的一些新兴工业国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整个发展中世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发展经济学家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制度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最根本的障碍应该是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迄今,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增长势头,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影响依然存在。本文将分析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问题,更好提高我国经济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资源供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中国资源总量规模巨大,但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十一五”期间,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两种资源,资源供给能够支撑经济增长。但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加快推进,使中国“十一五”期间将处于资源供给压力的明显上升期。国内资源供给程度将更趋下降,资源供给不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资源结构性紧缺因部分重要矿产品更多依赖进口而加重。1.国内矿产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丰富,…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风生水起、万千气象。“中国现象”、“中国因素”席卷全球,无论是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商品交易价格、期货价格,都烙上中国的印记。中国的发展,其中几个重要的区域功不可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闽东南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区域竞争与合作发展已成为大家瞩目的热点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三个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对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中国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国外居民旅游需求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福义  生延超 《现代财经》2007,27(1):77-80,F0003
中国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除了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得益于世界各国来华旅游消费倾向的提高,而旅游消费倾向则主要是各国人均收入增长的结果。鉴于各国人均收入的变化,应对中国入境旅游贸易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拓展中国入境旅游贸易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税制改革趋势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国投资的急剧增长和国际经济协调的不断增强,正在对各国包括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改革、开放的中国应当而且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有研究是基于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C-D生产函数,该假设并不符合现实经济世界中要素替代弹性各不相同的事实,本文选择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度量可能更符合中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增长阻尼"。计量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低了0.46%,是美国的1.91倍,土地资源"开源"与"节流"同举并重成为保证中国经济继续稳态增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约束及化解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为世界所瞩目的发展。然而,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大量投入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的,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资源瓶颈的实质是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出现供给缺口,其原因除了我国资源存量人均拥有量多数品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品位低、开发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外,还有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开发利用量大、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保护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同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陕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悖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一般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中国经济20余年持续高速增长,1978年~200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52%,应该说,中国不会有失业问题。但从下表和图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即就业增长弹性出现下降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9.
贾峰 《环境经济》2007,(1):101-101
盘点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有那么多数字令我们欢欣: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总量稳居全球第三;经济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内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瓶颈制约问题愈发突出,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从高碳经济向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必将对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体系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