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投资扩张的动因、特点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凡 《事业财会》2006,(2):37-38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快速扩张时期,高校大规模“扩招”,不到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与“扩招”相伴的是高校投资扩张,各地兴起“大学城热”、“新校区热”,原本宁静沉寂的校园成为一方投资的热土.高楼拔地而起,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高校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高校的投资扩张也给高校的投资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带来了挑战,如何优化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投资管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巩占坤  任志鹏 《活力》2006,(4):108-108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这种持续扩招也引起了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对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担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两者构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国家货币政策从紧视角下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乾梅 《会计之友》2008,(32):72-73
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政策和“科教兴国”的东风,客观上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与高校巨额贷款财务风险并存的尴尬局面。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货币政策从紧视角下如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动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为“学有所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高校却由于快速扩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多年,拟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逐年扩招,在校生急剧增长,图书馆的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发展,满足广大师生阅读要求。高校图书馆需要挖掘内部潜力,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文章就如何“节约读者的时间”进行分析,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曲文君 《活力》2006,(5):193-19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猛进,各高等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入到扩招的行动中。高校扩招满足人民群众和国家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宏观社会需求;带动与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减缓了部分就业压力,同时也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众多高中生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把亿万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然而随着高校扩招数量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相关的毕业就业也成了很大的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有些高校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在对理科学生的培养上还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上。因此要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上下工夫,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那么理工科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以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我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原本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使得高校因扩招而急需的软硬件建设经费缺口巨大,为了迅速而有效弥补这一缺口,高校纷纷通过银行贷款缓解资金不足,使高校资产负债率水平直线上升,有些高校资产负债已达到了60%。70%的水平,甚至个别高校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自1998年实施扩招以来,经过6年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翻了两番,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19%,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由于扩招的拉动,高等学校的投资也快速升温,各地纷纷新建“大学城”。同时建设投资的急剧膨胀和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使一些高校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十分紧张,财务风险已经凸现。如何抑制高校不切实际的超大规模,超经济承受能力的投资,防范财务风险,教育界和经济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试从加强内部控制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  相似文献   

9.
王鹏程  曹敬  龚悦  刘娟  宋磊 《中国就业》2007,(12):14-16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大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从2003年起,我国迎来了高等教育扩招后的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成倍增加与社会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使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却有很多企业因为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制约了自身发展。通过本调查所了解的市场情况.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导向,也可以为学校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参考。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应用型本科既有本科教育,更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以突出“应用”为核心,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问题开始显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图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现象入手,以高校毕业生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供需“缺口”为切入点,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讨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种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和危机。本文分析并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采取内涵式发展模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只有贯彻国家提出的“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讲求效益”的方针,才能保证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郗芙蓉  李曼 《现代企业》2023,(11):165-167
<正>“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给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实现了从借力而行到助力发展的转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回顾过去十年的实践,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刘波平  杨丽华 《活力》2005,(10):157-157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处于急剧扩招阶段,“199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人数854万人,到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规模超过2000万人”,从以上统计数字来看,高校教师的增长速度的确是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期,这一群体在创新能力方面既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创新教学能力的增加需要多方面条件的积累。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最具有活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青年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扩招使更多的考生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高校扩招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刺激经济增长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从643万上升到1301万,整整扩大了一倍。然而,由此带来的“扩招  相似文献   

16.
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制度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也日趋旺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从99年高校扩招开始,短短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量翻了一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年的9%,上升到2003年的17%左右,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山精英教育到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文分析了高校扩招后高职教育的现状给招生带来的困境,提出了高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就业质量,加强招生宣传、塑造高职形象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在历经十年文革浩劫之后,我国恢复了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至今已31年。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步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并正向”普及化”教育过渡。1977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仅为21:1,而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接近30年前报考总数,录取比例约为2:1。30年高考的录取人数从27万上升到了567万,共选拔出了3600万大学生。发端于1999年的普通高校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按照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发展“三段论”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为“精英化教育”,达到15%时进入“大众化阶段”,达N50%则进入“普及化阶段”。由此可见,30年前社会事业百废待兴,教育处于“精英化”时期,各行各业人才奇缺,大学生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期待和依赖。30年后改革大潮波涛汹涌.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各行各业人才济济,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会给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等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完成了由免费教育向有偿教育的平稳过渡,也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大量需求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趋势,使得每个家庭都迫切希望子女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并表现出强烈的高等教育投资意识,而“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及其家庭在投资高等教育中所产生的问题已成为新的社会难题。本文拟从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背景出发,分析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对社会、对高等教育本身的影响,并从国家政策层面和高校以及学生个人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银行借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340多万人增加到2004年底的1350万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逐步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竞争的挑战。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