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四门皆菩提     
张丽 《走向世界》2013,(8X):54-55
<正>四门塔位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镇青龙山神通寺。郎公和尚曾在神通寺做过主持,当时僧人达500余众(351)。当年的神通寺的规模不亚于长青灵岩寺,四门塔就是当年神通寺建在东边山上的一座寺塔。塔身呈平面四方形,明清以来习称"四门塔"。四门塔是为供奉隋文帝敕赐齐州神通寺的舍利而建的一座舍利塔,建成于隋大业七年(611),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亭阁式石塔。据文献记载:"隋文帝立佛舍利塔,二十八州起塔,五十三州感瑞。皇帝以仁寿元年6月13日御仁寿宫之仁寿殿,本降生之日也。……将于海内诸州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9,(4):50-51
阿育王寺拥有全球稀有的佛教至宝——佛骨舍利,是中国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佛教寺院,建寺已有1700年历史,享有“禅宗五山”之一的佛教地位。  相似文献   

3.
黄宝福 《宁波通讯》2008,(10):30-31
天宁寺塔及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始建于唐成通年间(860~874年),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原体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唐代密檐式砖塔,也是我国现存寺前双塔形制早期的实例之一,对研究中国建筑史,特别是宗教建筑史,具有极大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神通寺旧闻     
陈明超 《走向世界》2011,(24):62-63
1921年,日本僧人常盘大定和关野贞来到济南,对黄石崖、神通寺和玉函山等处的佛教遗迹进行了考察。其中,由朗公法师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551年)的神通寺,是山东最早的寺院。它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一寺之内竞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问的厚重历史远非一篇小文所能尽述。笔者在此撷取常盘大定等人的片羽光影,简述古寺的一些旧闻。  相似文献   

5.
陆埠佛雕     
余飞逸 《宁波通讯》2013,(22):62-63
陆埠佛雕起源于魏晋时代.流行于唐代,鼎盛于清代。东晋成康二年(336)余姚建龙泉寺后,境内及周边宁波地区佛寺大增,而陆埠一带建庙之风尤甚.当地有“三里一庙”之说。明清时期为陆埠佛雕鼎盛时期.最多时佛雕艺人达四百余人。  相似文献   

6.
宝光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16公里处的新都.此寺唯一保存了中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禅宗寺院,故又称宝光禅院. 宝光寺的传法世系起自晚唐时期,到现在已一千三百多年,属于传世禅宗临济正宗第五十六世.此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禅宗丛林之一,居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首,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寺道风淳厚,至今仍保持禅宗临济正宗杨歧派的仪轨制度.此寺高僧辈出,唐代的悟达国师、宋代的圆悟国师、清代的笑宗禅师等均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7.
刘乐 《魅力中国》2014,(23):111-111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原,经过魏晋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第一个高峰。其中统治时间最长的北魏(386-534年)王朝为中国的佛教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很多梵文经典都是在那个时期翻译成汉文;同时石窟寺建造,佛教造像,壁画绘制等活动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但是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历史上四次灭佛(史称“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之一,也是最残酷严苛的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1~452年在位)灭佛,即对北朝的佛教活动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8.
綦江县东溪镇建镇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曾在此设丹溪县,历史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东丁河、福林河和綦河交汇于此,3000余棵古老的黄葛树密布成西南地区最大的黄葛树群,加上明清穿斗结构吊脚楼民居,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幽意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08,(10):123-123
宝光寺的塔有"东方斜塔"之说。"塔"这东西,是梵文音译,就是埋葬佛舍利的坟冢,中国佛塔大部分是这个功能。宝光寺的塔建于唐代,那时一座同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砌舍利塔。据佛教人士书,释迦涅磐后,印度阿育王为弘传佛法,  相似文献   

10.
济南石窟寺     
前秦皇始元年公元三百五十一年一个和尚来到济南相中了一处风水遂定居于此并肇始了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佛教事业这个和尚就是郎公在郎公的推动下济南周边地区迅速成为黄河下游的佛教中心梵声佛语当即在孔子的故乡四处荡漾庄严精美的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步在济南近郊生根结果济南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以千佛山佛慧山玉函山黄石崖和龙洞为最多时代最早的是黄石崖开凿在北魏晚期晚的是佛慧山雕镌于北宋时期数量最多的是隋代的多集中在千佛山和玉函山  相似文献   

11.
集老挝佛寺之大成的塔銮,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澜沧路北端,周围不远处则坐落着国会大厦、国家检阅台和英雄纪念塔等大型标志性建筑。  塔銮又称“皇塔”或“大塔”,始建于公元1560年,历时6年建成。在以后的岁月里,塔銮历经战火的摧残,屡建屡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塔銮占地2万平方米,由“塔銮塔”、“塔銮寺”、“塔銮园”和“塔銮广场”四个部分组成。这四部分风格迥异,自成一体,但相互间又彼此呼应,和谐统一,堪称老挝的国宝。居中的“塔銮塔”由一个高达45米的方形主塔和30座高3.6米的卫星小塔组成,最外圈被24瓣雕刻精美的大型莲…  相似文献   

12.
东岩寺,位于文水县吕梁山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中心陈家庄,东汉永平十年(67)明帝钦旨由大司农西河隰城(山西柳林县穆村)人王敏出任钦差大臣,在并州吕梁山创建皇家佛教寺院,由印度梵僧撮摩腾、竺法兰、檀那选址,在程家庄创建了中国汉传佛教的发源圣地之一东岩寺,它比洛阳白马寺早建8年。  相似文献   

13.
浦东三林塘杨思镇有座"圣堂",这是一所对外开放的道教正一派道观。圣堂是当地人对它的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崇福道院"。据《同治上海县志》中记载:"崇福道院(陈府志云,俗呼圣堂)在杨师桥南。宋宣和元年赐额,明嘉靖中毁。重建。"从宣和元年(1119年)这座道观正式赐额"崇福道院"算起,它已有近880年的历史了,可称得上浦东保存至今最古老的道观。在圣堂里保存了一方刻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的大石碑,它就是嘉靖中年上海遭倭寇洗劫,重修圣堂时刻的。据碑文记载,明嘉靖年间上海及周边地区多次遭倭寇入侵,上海遭严重破坏,为了…  相似文献   

14.
金桥出口加工区是浦东新区下辖的最主要的经济区之一,现已有数以百计的外资的、中资的。中外合资的企业进入该区,它也已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出口加工区之一。“金桥”现已被译为GoldenBridge(金色的桥),这是一个多么诗意的地名。实际上历史上的“金桥”叫作“金家桥”,它是以金姓宗族在此集居而得名的。上海地区的金姓可以追溯到唐代,嘉定徐行曾出土唐代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金大娘墓。但是,早期上海的金姓确实没有太大的作为,我们难以从史籍中去探求他们的历史和业绩。众所周知,今松江城里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建于元代的清真寺…  相似文献   

15.
毛家莹 《中国报道》2008,(11):52-54
景德镇,据《浮梁县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属楚同东南境,秦属九江郡番县,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二同时为吴地,东晋设镇,始称“昌南”,后易名“新平”,辖于江州,唐天窄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  相似文献   

16.
市场条件下,凡是有利可图的买卖都会有人去炒作和造假,无论古今中外都逃脱不了这一客观规律唐代诗人杜牧曾经写过一首《江南春》的七绝:"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南北朝时期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一带佛教的兴盛。佛教徒在印度原本没有僧籍、寺籍、度牒一类的身份证制度。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出家为僧尼者可以享受免除赋税和徭役的优惠待遇,导致南北朝时无数百姓投身佛门,减少了纳税户数,  相似文献   

17.
佛足有人开玩笑,把大足县称为“大脚县”,虽是一句笑话,却把事情说对了一半。据《蜀中广记》记载:“大足县,唐乾元二年与昌州同置,取丰足之意也;或云,宝顶山有巨人迹。”,指的是佛足造像。宝顶山圣寿寺山门外,有一半亩方塘,名“佛迹池”。池底刻有一双大脚印,长1.8米、宽1.1米,这就是“佛迹”即所谓“巨人迹”,原来早期的佛教并无雕塑偶像之举,对塔和佛足得志便造像的  相似文献   

18.
Jasmine Tea 《中国西部》2011,(22):217-217
热悉中国禅宗史的人,都知道破山海明禅师;提起破山海明,就不能不提到"西南佛教禅宗祖庭"——梁平双桂堂。 梁平双桂堂又名"福国寺"、"万竹山破山海明禅师于清顺治十年(1653)创建的,  相似文献   

19.
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赋予了寺院、僧尼许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在隋朝以前,僧尼“不贯入籍”,寺院占有大量田产,却“寸绢不输于官府,升米不入于公仓,……家体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竭力扶植下,佛教寺院的经济力量迅猛发展,严重地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因而封建国家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寺院经济力量的无限膨胀。尤其是中唐以后,均田制的破坏迫使唐代统治者改变赋税政策,施行两税法。两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据地出税”。这个法令实施后,“  相似文献   

20.
缅甸的宗教     
缅甸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小乘教)国家,全国有80%以上的人是佛教徒,约有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据考证,公元四世纪时佛教就由中国传到缅甸,而在公元七世纪后,自印度传到我国南诏的佛教密宗,则又是经过缅甸传入中国的.在缅甸自古以来佛教徒使相信造塔建寺功德最大.因此,从大小城镇到穷乡僻野,几乎处处都可见到寺庙和佛塔.佛寺是人们进行宗教和节日活动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