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二十世纪末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把人类送进了又一个新的千年之旅,同时也催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将成为新世纪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超脱或游离于这个大趋势之外。知识经济对后发展国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继续扩大还是逐渐缩小,将取决于他们能否实行正确的“赶超”战略。宋养琰认为,这种“赶超”首先并且主要应该是科学技术的赶超,因为科技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它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他指出,后进国家只要正确借鉴、引进并吸收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科…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房地产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实行和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人居科技”原本就应该被所有人所重视的主题,逐渐频繁地被摆在了台面上,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面对席卷世界的知识经济浪潮,对正在赶超世界经济的中国而言,应该有紧迫意识。因为这是中国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间距离的最好机会,应该抓住机遇,有所作为。但主观意愿不能代替客观现实,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科技总体竞争力不强,知识经济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形成。因此,中国发展知识经济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出发。只有这样,中国的知识经济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城市和农村间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二元结构”,应该是中国发展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扑面而来”; “快搭知识经济快车”;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敲门了”; “抢占知识经济时代制高点”……自1998年3月的“两会”以来,“知识经济”已成为国人广泛议论、媒体普遍传播的最新话题。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科技工作者都一致认为:只有重视知识经济,中国才能在下个世纪立于不败之  相似文献   

5.
“超越预算”对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算管理从19世纪产生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已被视为实现管理控制的有效方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预算已经无法满足知识经济环境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一些大企业开始提倡和推行“超越预算”的做法,1998年1月,跨国型高新科技制造业联合会在欧洲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论坛”,该组织依据项目管理提出了“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这一概念,并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南风窗》的“挑战极限”中曾引用世界著名的CEO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段话:“预算是美国公司发展的一大障碍,应该…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一个经济概念朱国云(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一说到“知识经济时代”,就有人将它与另外两种经济时代相对照: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一是“工业经济时代”。我认为这不一定恰当。“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其所以作为一个时代,乃是表明人类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完全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个崭新的阶段L,人类不再是或不再完全是以经济发展作为人类进步的轴心,因为以知识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不完全是物质文明,它更多的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结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带来了新的市场环境并对企业领导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一轮经济竞争中,企业领导人必须按照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来审视和提高自己。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领导人或者换句话说知识型企业家应该符合哪些要求呢?我认为至少应符合以下6种要求,或者说他应具有6种化身。一、应该开发人力资源的行家。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力资本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要素。企业领导人要按照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确立全新的评价人才标准,…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到2020年跻身于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创新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过程”。创新型国家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国家。18世纪,英国的瓦特发明蒸汽机并迅速工厂化,掀起了以大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械、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飞跃:18世纪末.德国以创新现代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突破口,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在化工、电力、汽车发展上占据了优势;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靠管理和技术创新迅速崛起.特别是二战后,美国政府对科技投入由战前1940年的8000多万美元剧增到1945年的130多亿美元,五年增加150倍。引领了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信息时代为前奏的,然而我国目前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我国要想在21世纪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先成为“信息强国”,统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部门,掌握着国情国力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各种动态信息,是各级党政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公众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基础。加速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统计工作本身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科技能力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科技能力是关系实现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在综述科技能力评价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科技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介绍约翰·齐曼对“学院科学”的分析,以及他对于“后学院”时代科学发展的分析,指出当前科技哲学中科学共同体发展的五个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于后学院时代构建科学规范的认识,指出当前科学规范的建设应该超越于科学共同体之外,应该充分考虑科学共同体与历史、现实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引进国际风险投资 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要素取代了资本要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国家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全球竞争的基础.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都纷纷调整国家发展策略尤其是科技发展策略,并视科技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技术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3.
“弯道超车”的提法最先始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后一些企业提出金融在危机的背景下要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越”,其实,在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内销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营销也应该实行弯道超越。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网络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鉴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差距,笼统地倡导科技创新,难以收到实际效果。中国“入世”后将与世界上科技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竞争,这是一场科技实力相差悬殊的不对称竞争。欠发达的中国应该有效利用后发优势,急速创造企业家成长的条件和氛围。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激情和管理才能,使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的功效,发现和掌握具备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成功地推进市场并形成市场主流化效应,以弥补科技研究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加速经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既然是与“工业经济”相对比而言的 ,那么它作为一种生产方式 ,主要是从生产力角度去定位的。如果它主要从生产关系角度定位 ,就不可能适用于世界各国的不同制度。事实上 ,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都不加任何前置词地谈论着“知识经济” ,并发展或准备发展这种经济。党中央及我国理论界从未使用过“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提法 ,证明我们实际上是从生产力角度去谈“知识经济”的。要发展(或准备发展)“知识经济” ,就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 :生产关系不过是法律上反映出的财产关系。与“工业经…  相似文献   

16.
《上海劳动保障》2000,(24):18-19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专业人员市场作为专业人员的就业中介机构,应该突出服务功能,定位于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正> 江泽民最近指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1999年8月,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知识经济是对人类当前所处时代的科学概括,创新则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措施。同时,国外学者对知识经济和创新理论也作了大量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18.
1620年,哲学家培根在他的代表作《伟大的复兴》中提出了那句举世名言一“知识就是力量”。接下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至今短短400年,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一个片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却加速度地前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如今,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操控自己的衣食住行,监控自己的健康,享受快乐,乃至创造财富。人们不仅深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科技崇拜”和“科技依赖”。  相似文献   

19.
一、时代呼唤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科技、信息产生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作为基本工作,以抢占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必将对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长期雇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长期雇佣制的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就其对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而言,促成了以下两方面的转换:管理对象:重心由实物到知识 在传统的经济形态中,管理的对象是土地、能源、机器等实物。它重视的是如何使这些实物合理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对象则主要是知识,这种知识既包括科技。也包括信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超越土地、人力、资本和资源等主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管理面貌:侧重点由实体到虚拟 在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信息引导着资本在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