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强化科学管理,切实提升内河水运的质量效益.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8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进行了研究.在航道建设、船舶运力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周志木 《市场周刊》2005,(49):10-10
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T”型交汇处,是长江人海的咽喉之地。690公里的京杭运河,2万多公里的内河航道,5个主要的沿海港口(连云港、南京、镇江、苏州、南通),2个内河主要港口(无锡、徐州),构成了江苏省比较完整的内河水运体系。  相似文献   

3.
敖玮鸿 《中国商人》2023,(4):113-115
<正>航道对于水运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船舶和港口在水运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运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船舶运输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加强航道整治与建设,不断提升水运航道运输水平,促进水运经济快速发展。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  相似文献   

4.
《浙商》2005,(7):185-185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泰州水陆交通便捷,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境内长江岸线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较为稳定的深水岸线60公里,已建有长江港口3个。以泰州港为主体的内河港口群初具规模,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泰州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江阴长江大桥的建成形成了泰州与上海、苏南的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5.
“我们同盛集团公司是上海市港口和航道建设的投融资主体,肩负着建设开发洋山深水港和本市内河航道两大重任。近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洋山深水港北港区主体工程的建设任务……”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赤与记者的握手亲切有力,  相似文献   

6.
葛昭君 《中国市场》2022,(30):43-45
水路运输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为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水路运输交通建设质量,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内陆水运发展关键,应迎合当前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要求,发展内陆水路运输业。文章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结合绿色发展形势和要求,对港口、航道、船舶等多个维度提出绿色发展建议,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健康发展,推动交通强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刘颖 《市场周刊》2005,(28):9-9
来自交通部水运司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港口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水运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因素”魅力不减。  相似文献   

8.
王琼 《市场周刊》2005,(49):17-17
为配合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交通部计划投资120亿元治理流域航道。加快流域经济发展。但产业同质、区域不平衡、沿江省市区域协调难等“利空”观点认为,这条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大河。其优势难掩窘境。  相似文献   

9.
动态     
《市场周刊》2005,(40):14-15
温州将分层次建设12大物流园区;锦州物流信息实现共享和即时交换;江苏大丰港试通航;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稳步前行;武汉市西汉正街物流园即将开工建设;江苏内河航道港口布局规划年底出台……  相似文献   

10.
运用相关与回归、主成分与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交通运输的发展建设对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交通运输线路总里程尤其是内河航道和公路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将不利于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增加交通运输路线总里程是促进广东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政府要重点加快内河水运的发展,继续加大公路和铁路的投资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奠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长三角内河集疏运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上海周边各类等级的航道上,较少见到中小型内河集装箱船舶的身影。连接长三角内河骨干网络的京杭大运河、杭申线、苏申外港线、湖嘉申线等,小型集装箱船舶更难得一见。据相关资料分析,上海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基本来源于长江十流沿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运业已经获得了蓬勃发展。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航运,将航运列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港口和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已经成为航运大国。至1996年底,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深水泊位已达到406个,中国港口能力紧张的状况初步得到缓解;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1万公里,其中1000吨级航道5800公里,内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10多年以来,我国的公路、水路运输有了很大发展。到199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05.7万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59万多公里;沿海和长江主要港口码头泊位已有1400多个,其中万吨以上泊位已突破300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1万公里;民用客货车辆已达600多辆,民用客货运输船舶38万艘、近4000万载重吨,海船吨位已居世界前列。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各种运输需求明显增长,交通运输出现了严重的“瓶颈”现象,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公路、水路运输的滞后状况,国家交通部近期制订了我国公路、水路运输到2000年上新台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水路运输需求萎缩,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大幅回落。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低迷,外贸铁矿石进口量首现负增长,内贸煤炭发运量继续出现负增长,长江、珠江内河运量增长幅度明显放缓,水运行业形势严峻。交通运输部水运快报显示,11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6亿吨,同比增长0.5%。  相似文献   

15.
在内河航道建设日趋现代化的如今,兴建有"现代化特色"的内河航道网是已经成为基础工程中的"重头戏",但是要打算有效地展示出内河航道所应具备的诸多优势,还必须有效地完成对内河航道的治理、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并以之来作为内河航道标准的"提升器";而中国大陆广阔的国土上有着众多的水体,有鉴于水上运输体系中内河运输所占的地位一直不低,而内河航运的基础又被定位为航道建设发展,故而中国大陆具有这一领域上的"先天优势"。为了能够使中国大陆内河航道的建设能够"相一致于"经济建设活动,就有必要有效地借助于国内河道这一层面表现出的优势。对内河航运所具备的优势进行详细的阐述,指出内河航道建设这一活动所具备的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此领域中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力发展内河水运,通过水运带动城市经济,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湖北省政府强调争取到2030年建成具有产业支撑力的以武汉新港为核心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探究武汉城市圈产业与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优化耦合协同度模型对2008—2017年武汉城市圈产业与武汉新港港口物流耦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内河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耦合度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各市产业发展差距明显;港口物流与武汉城市圈产业耦合作用显著;各市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耦合类型空间差异明显;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关联性强。  相似文献   

17.
王久华 《消费导刊》2013,(6):52-52,57
多年来,重庆地区一旦谈到港口码头发展项目,都说是“好项目”;一旦制订港口码头发展规划或推出港口码头招商项目,大家都“抢”。因此,长江上游重庆段,各个区县都在大力发展港口码头,长江两岸港口码头建设如火如荼,港口码头吞吐能力突飞猛进。虽然这适应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但综合分析现有港口码头吞吐能力、货运量、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等,政府应加强港口码头发展的宏观调控,让港口码头发展退退“烧”,避免出现大量港口码头闲置、吞吐能力过剩的局面。下面,笔者进行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07,(12):55-55
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中趋降,公路水路内部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了公路运输大通道,农村公路,沿海港口和内河水运4个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内河港口在腹地影响、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潜力和效果、建设布局等方面与海港有明显的区别,不能完全照搬海港的建设和发展理论。在充分论证了内河港口与海港的区别后,总结了欧洲内河港口发展的有关经验,提出适应内河特点的建设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赵亮 《科技转让集锦》2014,(23):145-145
内河航道是我国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内河航道的安全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近几年,航道部门加强内河航道的管理,确保内河航道的安全与规范,以便抓住发展机遇,面对更大的管理挑战。结合内河航道的管理现状,加强管理力度,因此,本文以内河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加强内河航道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