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下的出口骗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85年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为中国出口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出口退税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违法骗税活动也滋生并蔓延开来,严重干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贯彻执行,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给国家造成严重的财政流失。分析中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找出出口骗税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一定的必要性,目的在于通过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防止国家财产流失,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税收政策.自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出口骗税一直是困扰国家税务机关的重大问题.由于出口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双方存在博弈的空间.基于近年来我国出口骗税现象日益泛滥的背景,本文立足于非对称信息理论,利用博弈论的原理分析出口退税管理中出口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博弈行为,根据博弈模型的结论提出有效防止出口骗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出口退税制度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税收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1985年开始建立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间,虽历经多次重大改革和调整,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出口退税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防范出口骗税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出口退税作为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使用的贸易政策手段,其目的在于促进一国商品的出口和平衡国际贸易。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宏观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基于2014年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探究差异性出口退税能否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差异性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不同行业中,出口退税对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中介效应不同。部分高附加值产业无法通过利润传导途径来影响出口竞争力,农业产品则存在明显时滞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出口退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提高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骗税犯罪可以说是猖獗一时,愈演愈烈,大案、重案屡屡发生。许多骗税犯罪的涉案金额巨大,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元,令人触目惊心。骗税罪就像是巨型“黑洞”侵吞着国库资金,侵蚀着国家税基,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和税收征管秩序,危害性极大。因此,我们的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必须对骗税犯罪予以严厉打击与惩处,同时还应当及时健全与完善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骗税犯罪活动滋生的法律制度与征管措施,消弭骗税“黑洞”。骗税罪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假报货物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骗税罪的…  相似文献   

6.
陈斌 《时代经贸》2006,(4):29-30
随着国家有关出口退税管理措施的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大规模的骗税现象基本上得到了遏制,但这并不意味着骗税活动就此销声匿迹,骗税与反骗税的斗争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出口退税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手段,在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台了包括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的一系列经济复苏计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出口退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探讨了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出口退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和海关企业出口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退税效率对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出口退税延迟率每降低10个百分点,企业出口平均增长15.3%。本文进一步识别出退税延迟中存在的错配: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受到退税延迟的影响更大,然而,平均而言这些企业的退税延迟率反而越高。因此,在存在财政约束的情况之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优化退税分配的方式来促进出口。  相似文献   

9.
出口退税:幕后交易面面观西凌●“你要是坐牢,我天天给你送牢饭”——胆大包天的市长怂恿税务局长先后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218.89万元!●“那两笔税可以退,退出来咱俩私分”─—某海关关员与某厂外协调度将13万退税款据为已有!●骗税!骗谁?骗税狂潮汹涌而...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中国历年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税制改革到2007年年底,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了六次大幅调整。而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又促使中国对已有的出口退税政策连续进行了七次调整。通过整理分析历年调整出口退税税率的原因,从中寻找出口退税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传导世界各国,中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外需不足导致的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非常突出,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从2008年以来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七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总体对促进外贸的发展成效是明显的,但是,其效应变化究竟有多大,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是刺激出口的唯一选择。本文重点在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实证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刺激出口增长、拉动外需的效应影响及方式与方法,从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辉  林权 《经济与管理》2011,25(7):69-73
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一直是开放经济体对外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调节出口贸易最重要的两种政策手段。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期、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六个发展阶段,其中1978—1993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1994—2010年出口退税成为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人民币渐进升值,出口退税成为影响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3.
近两、三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出口退税的减少,已经对中国的出口企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面对目前的困境,中国的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0年,近千亿元的出口欠退税问题就已浮出水面,引起关注。当时的总理朱基曾表示,谁要能拿出解决欠退税的方案,就给他颁发中国的“诺贝尔奖”。2003年10月13日,酝酿已久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在沸沸扬扬的辩论中因国务院的决定而一锤定音。本文阐述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此次调整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若干的解决方法。认为针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应频繁变动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而要寻找长期有效的解决途径。完善的出口退税机制是深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出口退税政策研究成为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将该政策作为调整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工具是否存在合理的理论依据,该政策中心环节即退税率如何调整才能发挥其对于出口贸易、产业或企业的预期影响,将相关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和观点进行梳理,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出口退税政策找到新的启示,不论是关于该政策理论依据还是实际应用的研究,都应充分认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既要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和中国实际情况加以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越娇 《时代经贸》2013,(2):79-79,81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财政激励机制已经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的接受和运用,其目的就是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如何有效利用出口退税政策来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发晨,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首先对出口退税促进外贸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其次简要说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现存的一些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的考虑,政府于2006年9月14日发出通知,调整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后又对出口退税进行多次调整.这时广东省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广东省外贸行业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方向、力度、目的的阐述,结合广东经济的出口依赖度、出口产品的结构,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实践上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保持广东省外贸出口乃至整个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万莹 《经济评论》2007,(4):62-67
利用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出口退税与外贸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3。利用财政投资乘数,将出口退税对国民经济的激励效应与等额财政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结果也证明出口退税的激励效应不亚于直接财政投资。  相似文献   

19.
杨品杰  孟迎迎 《经济师》2008,(12):27-28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世界经济放缓,由于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前两年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2008年中国出口大幅减少。文章根据中国当前的出口形势,分析出口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振  董晓瑜 《生产力研究》2013,(10):45-47,196
出口退税和汇率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评估出口退税、汇率政策以及国外需求对出口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应用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固定影响变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政策能有效影响地区出口,而且对东部出口的影响明显高于中西部;人民币汇率t检验的不显著表明它并非影响地区出口的重要因素;国外需求对各地出口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