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主要应是“人的城镇化”,重点在农民工市民化比例提高上.但目前安徽省绝大多数农民工仍“亦工亦农”、城乡“两栖”,已呈游离于城乡之间的“第三元结构”,这是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因此,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自身因素、制度、体制及政策因素进行分析,追根求源,探寻安徽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途径,详述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加快安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农民工"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3,(6):98-100
中国特色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工”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它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面对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提高治理水平,必须“以人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四融入”。目前安徽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未享受“市民待遇”,城乡“两栖”,是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这是城市社会治理的“肠梗阻”。课题组拟从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现状入手,分析制约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多种因素,期望创新城市的社会治理,改革政府的体制机制,探寻有序推进安徽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围绕“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对当前城镇化建设中人文迷失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从人文的视角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畏”、“三化”路径,旨在唤醒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文意识——尊重自然、延续历史、回归人性,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战略的高度给出了解决措施,那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新的里程碑。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结束“城镇短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报告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加快城镇化进程战略任务来讲,其小康指标就是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0%~60%,即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与200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城市化率37.7%相比,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城市化率至少要提高…  相似文献   

6.
浅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此同时 ,它又可以促使国内有效需求增加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策略 ,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把发展城镇工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 ,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申浩 《当代经济》2018,(7):94-95
贵州水城县野玉海景区把“三变”改革模式引入景区建设与经营管理中,通过“三变+特色村寨+扶贫”“三变+山地旅游+扶贫”“三变+特色产业+扶贫”“三变+民族文化+扶贫”“三变+党建+扶贫”以及“三变+异地搬迁+扶贫”等方式,以期探索“三变+扶贫”的改革路径,开创了生态移民新模式,推动了旅游井喷式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开辟了群众致富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城乡户籍制度下的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经勇 《财经研究》2003,29(12):50-54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条件。在我国的特殊条件下,“农民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生力军。但是,“农民工”所面临的歧视性待遇,又会制约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把“农民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农村城镇化必须完成的艰巨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要真正解决中国农村长期来所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基本矛盾,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其突破口仍然在于发展“集体经济”。而集体化之路又必然要以“仿股制”企业“农联”为载体来实现。通过一系列的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改组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以及“农联”自身治理结构和相关体制变革的设计,可以构建旨在促进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农村产业化、市场化,建立现代新型农村为最终目的的“农联”模式。  相似文献   

10.
WTO与浙江“块状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兴武 《经济师》2002,(10):237-237,239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各地发展出许多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 ,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入世以及中西部改革进程的加快 ,“块状经济”原来的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文章从浙江民营企业领头羊———德力西集团的创新与突破出发 ,分析“块状经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袁赛 《当代经济》2017,(36):34-3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绿色化”的概念提出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探索逐渐从“三化”协调、“四化”同步拓展到“五化”协同.本文对我国当前“五化”协同发展的政策演变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最根本的障碍是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本文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指出当前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 ,农民比重过大 ,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 ,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 ,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 ,必须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 ,减少农民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的重头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2年1月率先在上海启动改革试点,试行半年多后改革进入提速扩围阶段,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宁波、安徽、福建、厦门、湖北、广东、深圳等省市也相继启动了改革。试点地区税改成绩显著,基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但在改革试行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企业出现税负增加。本文就“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伟玲 《时代经贸》2013,(12):97-97,100
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的重头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2年1月率先在上海启动改革试点,试行半年多后改革进入提速扩围阶段,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宁波、安徽、福建、厦门、湖北、广东、深圳等省市也相继启动了改革。试点地区税改成绩显著,基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但在改革试行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企业出现税负增加。本文就“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骞丽萍 《大陆桥视野》2011,(8):32-32,34
文书档案立卷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立卷改革要求“简化整理,深化索引”,这是我国档案工作改革的巨大突破。,本文通过对传统立卷方式“卷”改革后,改“件”的立卷方式进行对比,阐述以“件”为保管单位归档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投融资机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投融资将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政府收入增速下降、金融环境趋紧、融资空间缩小等挑战。据测算,"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化融资缺口仍高达11万亿元。为保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应通过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发行市政债券与投融资平台改革、投融资主体和方式多元化及推广设立城市开发投资基金试点等措施,对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卢跃东 《江南论坛》2013,(10):33-34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并要求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桐乡市将发挥自身优势.先试先行.敢闯敢做.扎实推进县域“五位一体”改革.力争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五个维度.推进湖南省现代化建设,既要实现“五化”的融合发展,也要确保“五化”同步发展.从当前湖南省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实现“五化”同步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城镇化在“五化”中的引领作用,这既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湖南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推进“五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发展模式需要做出改正,要抛弃原有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走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三峡库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须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科学构筑三峡库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架构。  相似文献   

20.
张雷 《经济师》2008,(4):104-105
有效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研究生教育要实现稳定、快速、和谐发展,必须厘清研究生“三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探索具有广西高校特色的研究生“三助”工作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