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的及时,准确的供给,章运用制度变迁的这一基本规律对我国的农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必须加大农业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强制性的农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产业化制度变迁方式与产业化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产业化变迁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并且根据农业产业化变迁的参与主体不同(即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变迁)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论制度变迁的成本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的关键是成本约束,这是制度本身产生的根本性要求。制度变迁是成本和收益相权衡和比较的产物,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减少制度变迁的阻力,提高制度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力求新制度形成自维护机制,保证农民相对负担不断下降。税费制度改革收益巨大,同时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尤其是摩擦成本。在短期,完善农业税收制度,改革财税体制,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缓解改革的摩擦力,而完善农村的政治民主建设、农民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才是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开始递减,向后累积的制度变迁成本已无法再递延,核心制度已经障碍了增量制度的安排,农业制度变迁经验已趋成熟,农村经济主体对新制度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及时将农业制度变迁从诱导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  相似文献   

6.
7.
论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划分标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的动因将制度变迁理论作了分类,并对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假说进行了评析。作者认为,引入“制度创新均衡价格”概念后,就可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制度变迁方式,并赋予三种制度变迁方式新的内涵。在新的内涵基础上,三种制度变迁方式是可以相互并列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当今的制造业而言,成本即是企业的重心。生产成本作为企业的生存的根本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所以成本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关心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充分竞争市场下的多阶段博弈模型,从成本分摊机制角度探究了如何有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模型扩展与求解,获得成本分摊后的帕累托改善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企业和学研方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成本分摊协商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下的成本分摊形成机制能够有效改善各方收益,并使整体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帕累托改善路径,其中,各方获得的收益增量与耐心程度的对比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投资、沉淀成本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旧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造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因自身显著的沉淀成本而难以退出市场,这一现实影响了政府决策者对证券市场制度的运行,从而影响了证券市场制度的变迁。本文通过引入沉淀成本概念,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我国国有企业退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戴维斯和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从理论上规范一点说,制度是构建人们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的约束.当组织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决定对现行制度进行渐进式的调整,或者干脆用一种新的制度替代现行制度时,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便称为制度创新.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以取得创新利润时,企业制度创新才会产生内在动力,这一点与技术创新极为相似.有时候人们对现存企业制度也不满意,但考虑到变革制度的预期成本和变革制度后所取得的预期收益比较起来并不划算,也就只好保持现状了.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6—201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相关数据,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区域技术创新的关系,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更完善的地区的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比较静态的角度分析制度体系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体现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速度三大机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力伴随着制度变迁的动态演化过程,包括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三个阶段.我国垄断石油企业经过30多年的制度变迁,在国际石油市场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不合理的制度体制造成国有石油企业的竞争劣势.因此,国有石油企业需要进行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变迁,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打破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的制度瓶颈,构建合理的价格体制,培育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系统等,从而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制度变迁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制度的变迁必然推动现代化建设,本文用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予以证实,并用历史资料证明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相关,以此得出如下结论,在我国目前现代化水平不太高的情况下,继续调整现行的土地政策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成本变动的创新集群集聚耦合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集群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聚集核心创新要素的作用,是"市场集中"、"地理集聚"、"技术聚集"3种集聚形态耦合的产物。3种集聚形态均会影响企业成本变动,企业基于成本变动进行区位选择,进而引致创新集群演化。研究了集聚成本、集聚形态对成本的影响以及集聚耦合下的成本变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集聚度不足与过度集聚均会制约创新集群发展的观点。因此,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竞争机制的有效性和形成合理的集聚耦合结构对创新集群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协同创新利益分配问题是保持协同创新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综观国内外对利益分配的研究多是在不考虑协同各方所承担的风险基础上进行的,这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空白点。首次提出投石效应的概念,并针对此问题对"Shapley值"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利益分配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法克服了Shapley值法的不足,使利益分配的结果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配套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事业单位改革中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这些配套制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产业的管制是一件关系到信息产业能否正常和顺利发展的大事,中国信息产业的制度设计应有合理的模式:以减少经济性管制和加强社会性管制作为信息产业管制的一个重要原则,政府应当退出那些竞争性较强的信息产业,以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多重角色可能带来的管制失灵和市场失灵;应倡导自由竞争,制止一切"反接入"和"反兼容"的反竞争行为,严惩利用市场势力排挤、揉搓竞争对手的行为;要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社会性管制,坚决反对有害信息;严禁企业之间达成和进行有害于其他竞争者的协议和垄断交易,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建议有条件的省区(直辖)市建立反托拉斯咨询专家组.  相似文献   

19.
王耀 《经济经纬》2006,(3):61-64
可持续城镇化制度的安排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内在统一,也体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笔者通过构建由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城镇化制度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制度体系和城市文化在制度体系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制度间相互协调、配套、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安排由传统保险人自行理赔制度 (非中介理赔方式 )向保险公估制度 (中介理赔方式 )转化的制度变迁已长达 12年 ,但既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 ,又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 ,而是陷入了非绩效的理赔制度的“闭锁状态”。为此 ,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有关制度变迁理论文献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提供了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长期、动态地看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变迁退出“锁定”状态的演进过程和趋势 ,应是社会成员和政府组织基于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 ,通过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平等、动态的市场博弈而自发型构的制度市场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