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分析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现状,发现存在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结合国外的TOD理论,将轨道交通站点分为三大类型:城市型站点、居住区型站点、交通枢纽型站点,为在建的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提供完善的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策略,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效益,缓解武汉市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2.
TOD作为一种新城市主义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结构,满足多元化的功能需求。而在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如何确定站点在TOD开发中的先后顺序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地铁站点重要性方面入手,首先按照成本类、效益类、土地规划类、基础信息类构建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点评价排序指标体系,然后以成都市地铁站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权-TOPSIS方法的地铁站点排序模型,计算得到成都市地铁各站点的重要度并对其进行排序,发现交通网络中影响力较大即周边土地利用潜力较高的站点,进而可以在后续的改造工程中提高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度,改善交通网络,为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落地顺序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未达预期,在项目投资机会筛选阶段,开发时机成熟度评价至关重要。针对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影响因素,确定TOD项目开发时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因素、个别因素及交通因素是影响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时机成熟度的三大关键因素;交通因素对不同级别城市高速铁路TOD项目影响路径不同,对外交通便利度是影响中小城市TOD项目开发时机成熟度的重要因子,对内交通便利度对大城市影响更显著;基于熵值法构建的评价模型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快速轨道交通站点TOD项目比选,在应用条件及应用范围上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香港和日本基于TOD的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以科斯定理为理论基础分析土地综合开发是实现轨道交通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轨道+土地"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提出"捆绑运作"方式更有利于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轨道交通项目的收入来源,同时提出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轨道交通TOD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达土地和交通平衡状态的Node-Place模型,综合考虑站点空间特征,以深圳地铁站点为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的协调性,由此判断其TOD发展模式。研究发现,33.9%的地铁站点区域有发展潜力,逐步向社区TOD方向发展;30.5%的地铁站点区域属于城市TOD或区域TOD,但需避免过度开发;22.9%的地铁站点区域发展方向需视城市发展战略而定;12.7%的地铁站点区域发展潜力大,属于区域TOD或交通换乘中心。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地铁站点交通土地资源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呈现出交通引发土地开发的由失衡向平衡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广州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站点衔接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在熵值法中添加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站点衔接方案进行二级综合评价,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衔接方案的优选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开发利用上存在着协调性问题,站点与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协调状态需要重点评估。以杭州地铁1号线一二期34个站点地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利用节点-场所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站点地区发展状态,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站点地区的节点与场所耦合协调度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号线站点的节点和场所价值目前都处于“从属”和“平衡”状态,但部分站点地区出现失衡倾向;耦合协调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以主城区、副城为中心圈层结构并呈现梯度递减特征,位于主副城边缘地区站点还有待提升。研究可以为后续站点地区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OD项目发展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紧凑规划集群式发展组团,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雇员和游客在不排斥私家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国内大中城市铁路站点建设相对饱和,而小城市正在大量新建铁路站点,其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具有不受旧有站点限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研究分析相对滞后.以日本函馆站为例,分析其运用TOD模式进行沿线土地开发与运营的现状,对比国内外小城市开发,总结综合开发的特点,对国内小城市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TOD将交通系统的便捷高效和土地的集约利用深度融合,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关键。在TOD+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增值收益反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高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中选取长三角地区的某条城际铁路,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TOD+PPP的运作模式、开发方案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铁路新线开通运营后,局部铁路网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平行线路的旅客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3个方面选取指标,通过有关量化计算,对旅客列车运行径路的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得到列车最优运行径路,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各方案的比选过程,为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轻型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阐述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必要性,从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装卸设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提出应尽快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运输方式服务效用的相关分析,阐述运输方式服务效用与区域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在改进经济潜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模型,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测算长沙市引入(不引入)客运专线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说明客运专线的引入,提高了区域整体运输方式综合服务效用,使区域旅游业整体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蓝烟铁路的地理位置、线路状况及运输市场的竞争,指出该线旅客列车提速的必要性;根据条件与总体规划,分析了该线提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世界刑法学界 2 0 0余年的一个争论焦点。如果说我国的死刑已经历了从产生到广泛适用、限制适用的漫长过程 ,那么目前我国已具备严格限制死刑的经济、思想和社会条件 ,应该步入严格限制死刑乃至最终废除死刑的阶段。严格限制死刑虽然可以从立法、司法及文化等多方面入手 ,但笔者认为实际唯一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层面就是构建取消死刑立即执行方式的严格限制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合肥—福州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沿线地区旅游、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通道内地方货运需求和通过货流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货运需求和相邻线路能力,提出沿线区域的货运需求可以通过区域路网的合理分工解决,相邻线路能力能够满足区域货运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合肥—福州铁路由于货运需求较小,应主要作为客运通道,而不必要兼顾货运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差异。在分析我国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快市郊铁路发展、实现城市和铁路"双赢"及铁路网资源条件等角度,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基本条件和城市开行市郊列车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二十公”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对新时期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节点的物流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物流节点选址是在一个具有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择一个地址设置物流点的规划过程。物流节点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该物流系统的服务成本及服务范围,因此物流节点的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可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求解,通过举例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陈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10):12-14,19
兰新线是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物资进出疆的惟一通道,兰新铁路通道的畅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兰新线运输压力不断增加,通过分析乌西站接车困难的原因和制约安北分界口上行交车的因素,提出加强兰新线运输组织,强化乌西站作业组织,提高安北口上行交车兑现率等建议,以确保兰新线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