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6):12-12
发展战略转型与扩大内需 作者:王天义 王睿 《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摘要】:经济发展战略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高度相关。我国曾实施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积累、低消费”(1950~1977年)传统发展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不平衡发展”为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8):12-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基于制约因素的分析【摘要】:人民币国际化在跨境贸易结算投资、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汇率与利率尚未完成市场化改革以及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3.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2):12-12
史蒂芬·罗奇:中国应该马上加息至少100个基点中国央行采取数量手段,而不是价格手段控制通胀是错误的。央行应该马上加息100到150个基点,才有可能达到政府年初设定的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8):12-12
斯密的劳动工资理论对中国提高劳动报酬的启示 【摘要】: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比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间世,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其后的经济学家无论其研究方向是弥合亚当·斯密理论的缺陷还足与其背道而驰,但都从经济学的鼻祖那里去寻找灵感。  相似文献   

5.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3):12-12
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 【摘要】:“资源诅咒”这一命题最早出现于Auty(1993)的文献,其涵义为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反而比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慢。在此之前,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都强调自然资源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7):12-12
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的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摘要: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确认了影响中国贸易顺差的三个基本因素,即人民币实际汇率、贸易政策以及国民收入总量,但鉴于2004—2008年期间贸易顺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实际走势,仍然无法通过这三方面的变化情况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7):12-12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与资源的有效配置【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与速度提升引人瞩目,经济增长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以高增长高通胀为特征的经济运行,为经济社会带来了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0):12-12
中国维护矿产资源供给安全的自由贸易区战略 作者:张艺影《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1期 【摘要】:在全球自由贸易谈判受阻的背景下,中国实施了自由贸易区(FTA)战略,以扩大与FTA伙伴的经贸合作。迄今为止,中国已与东盟、中国的港澳地区、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获取矿产资源是中国实施FTA战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19):12-12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关系研究 作者:奇芬·李小俊 《经济纵横》2011年第三期【摘要】:银行体系脆弱性受其自身滞后项和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且其自身滞后项的影响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银行体系脆弱性受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将逐渐减小,但房地产价格波动受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0):12-12
信贷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机理及政策研究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3):12-12
摘要:我国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我国监管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并推广试点范围,但实际上,资产证券化一直面临着一种尴尬。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制度与市场需求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协调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培养、明确受托人职责及提高准入门槛等,不失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4):12-12
我国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融资矛盾解析作者:张红梅《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1期摘要: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家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吲经济的脊梁”。  相似文献   

13.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8):12-12
集团控制与国有企业治理 摘要:本文研究集团控制对国有企业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机制——减轻管理层代理问题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机制——加重股东间代理问题,全面评估国有企业集团控制作为国企治理模式改革的有效性。以2004年至2008年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1)集团控制会有效减轻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代理问题;(2)当外部监管程度高时,集团控制不会加剧国有企业的股东间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6):12-12
信贷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机理及政策研究 作者:顾海峰 《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贷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分析构建信贷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机理,为我国制定科学高效的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9):12-12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策略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粗放式发展之路,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且又积累了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新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应包括:建立扩大国内消费的长效机制;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25):12-12
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罗云华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  相似文献   

17.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4):12-12
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作者:贺朝晖 《国外财经》2001年04期 【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不断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而其背后则是金融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韩农和麦道成的“技术推进”论认为,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重大因素。在当代,金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1):12-1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 作者:刘久彪 杨晓东 《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在我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跨区域经营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的选择,其中存在着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单一城市经营制”致使城商行隐含着相当大的系统性风险,这两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行制度性的改革。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经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43):12-12
全球套息交易的机制、根源及规模测量 作者:韩剑 《经济学家》2011年09期 【摘要】:套息交易是对货币间利差投机的行为,是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一种主要的交易手段。套息交易导致资本的无序流动,汇率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和破灭。  相似文献   

20.
论文集萃     
《证券导刊》2011,(37):12-12
我国上市物流公司物流金融DEA效率实证分析作者:李琳《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据2009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物流成本过高依然是制约物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瓶颈。面对跨国物流企业的竞争,我国物流企业运用物流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