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动态     
《国际融资》2010,(10):72-73
新兴市场企业跨境并购交易攀升25%8月26日,毕马威通过邮件发布本年度的《新兴市场跨国并购交易研究》(EMIAT)显示,2010年上半年共有243宗新兴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E2D)的并购交易,较2009年下半年增加了25%。其中,印度于2010年上半年共有50宗并购交易,较2009年下半年间的21宗大幅增加,在新增并购交易中占比最大。  相似文献   

2.
数据     
《证券导刊》2011,(35):9-9
预测中国今明两年增速为9.3%和9.1% 亚洲开发银行9月14日发布的《2011年亚洲发展前景(更新版)》称,亚洲新兴经济体2011年和2012年的经济增速预计达7.5%,分别低于该行在4月份公布的7.8%和7.7%,这主要因外部需求疲弱影响了地区经济表现。该行还预测称,亚洲新兴经济体今年通胀率将达5.8%,高于此前公布的5.3%,而明年的通胀率预期则维持在4.6%。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6日,由财政部承办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汉斯·胡格沃斯特携三位理事(分别来自中国、印度和南非)、国际活动总监和高级技术经理,以及来自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话亚、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一致同意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讨论通过了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工作方案,并就新兴经济体应用国际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传统的东西方经济流动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落伍了,而且这种落伍之势开始变得愈加明显。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原本是指来自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大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扩张销售产品。而新的全球性(globality)概念正在逐渐取而代之,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公司已处于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之中,知识、原材料、人员、供应商和客户可能位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交易流也是非定向的。  相似文献   

5.
宋成敏 《中国外资》2014,(5):193-193
本文就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提升新兴经济体核心竞争力的科学对策。由效率、基础要素以及创新层面进行了研究。对推进新兴经济体的科学发展,提升经济建设总体发展质量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面临国际新一轮非常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研究我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归纳了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并与新兴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发达经济体更侧重于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新兴经济体则侧重于非常规使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值得借鉴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兴市场金融动荡,新兴经济体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是一枝独秀,仍保持着7.7%的稳定增速。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实现了稳健复苏,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再次出现了背离,与前几年截然相反,这次背离的特征是新兴经济体增速快速下行,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日本持续稳定复苏。201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仍旧不容乐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是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12,(3):64-64
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发布的最新《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说,鉴于欧元区债务问题和几个大的新兴经济体增长趋弱导致全球增长前景黯淡,发展中国家应准备好应对下行风险进一步增加。世行调低了对2012年的增长率预测,  相似文献   

9.
邓雄 《西南金融》2008,(10):61-62
近年来,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巴西(BRICs,金砖四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四国”的表现可谓让世界惊叹。从全球增长态势看,“金砖四国”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降低,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GDP所占世界份额则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和往年一样,2011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普华永道”)发布了其第十四期《全球CEO年度调查报告》。该报告向全球69个国家的1201名商界领袖进行调查.并与31名CEO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报告亮出了崭新观点:增长在望——新兴市场前景加强CEO信心。借普华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礼(Dennis M.Nally)访华之际,《国际融资》记者就读者关注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在普华永道北京金融街办公室独家采访了这位国际金融服务行业中的权威人士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全球化英国《金融时报》刊登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文章(参考消息,2011年1月7日)。文章认为,当代经济的特点是中印等新兴经济体与西方经济体的"收入趋同,增长趋异",即中印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西方经济体,形成"增长趋异",从而使新兴经济体与西方经济体的"收入趋同"。西方国家现在的地位将难以维系,它是大趋异的产物,并将以大趋同宣告结束。当年被边缘化的中印等新兴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64个经济体1999-2017年季度数据,基于IV-GMM方法研究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资本流动激增显著推动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中断和撤回抑制经济发展;资本流动外逃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异质性.新兴经济体资本流...  相似文献   

13.
叶银丹  贺薇  甄峰 《银行家》2015,(2):96-99
2014全球经济仍在不确定中前行,总体增长依旧乏力。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局势下,各经济体复苏进程快慢不一。新兴经济体增速趋缓,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发达经济体复苏态势分化加剧,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经济不容乐观,陷入停滞风险仍存。全球银行业的表现直接反映经济格局,新兴经济体银行业持续发展,但势头有所减缓;美国银行业进一步走出危机,实力明显恢复;欧洲银行业总体表现仍然低迷,转暖尚需时日。以大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为依据(见图1),本  相似文献   

14.
付碧莲 《证券导刊》2011,(21):14-14
一方面,不管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均出现明显的增速放缓迹象;另一方面,不断出现的灾难性天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缓央行加息步伐,因此,经历了近一年的加息狂潮后,全球或被迫提前结束“紧缩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持续增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伴随新兴经济体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其债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特别是2008年以来,希腊等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频频发生,对世界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构建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预警系统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阐述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和影响,梳理债务危机相关理论和文献;讨论债务危机预警手段及相关标准选择,总结归纳多种研究模型和方法的优缺点,并说明本文采用Logit模型研究问题的依据和过程;基于Logit模型,选取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共十个新兴经济体1980-2017年数据进行债务危机预警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ogit方法能够以较高准确率发出预警信号,对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有着良好预警能力;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给出相应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迅速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多重风险叠加严重影响了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采用面板局部投影法,考察风险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发现杠杆率较高、金融市场摩擦较大、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会遭受更严重的负面冲击。基于此,本文构建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详细分析全球金融风险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杠杆率较高和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较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使企业风险溢价上升幅度更大,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资本流动顺周期性较强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显著抬高国家主权风险溢价,使国内基准利率上升,放大风险冲击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通过控制宏观杠杆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10月6日表示,当前金融危机显示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G7)体系已经过时,必须组建包括主要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国际新体系来应对当前危机。国际社会应该考虑建立包括七国集团成员国以及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在内的新集团。  相似文献   

18.
栗亮 《西南金融》2015,(1):10-14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外部效应包括资本流动效应、跨国间的汇率变化或相对价格的变化。随着美国购债规模的持续收缩和结束,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应对将是一个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新兴经济体为例,从外溢效应的理论、新兴经济体对于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表现及可能的应对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得到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基础上,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加大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等结论,认为这些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公共卫生支出先是快速增长,然后进入成本控制期,支出水平呈现趋同迹象。而新兴经济体公共卫生支出增幅较小。公共卫生支出效率普遍低下,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