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不但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教育、科技、环境、文化等领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其中,移动通信业是增长最快的产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03,(2):15-15
2003年是中国信息产业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落实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目前,信息产业部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产业宏观调控目标,并对今年信息产业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2003年信息产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以应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世界信息产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迫切要求中国的信息产业部门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抓住机遇,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速度。当前,世界信息产业正处于巨大变革中,其主要驱动力是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与融合。由于技术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邮经营与管理的研究高山一、中国集邮经营与市场特征(一)集邮经营的发展受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集邮的价值观也迅速改变。集邮可以保值、升值被普遍认同;集邮如同股票、国库券、债券一样,作为投资的一种形...  相似文献   

5.
成都:“中国2000西部论坛”,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论坛上发表“发展信息产业 促进西部开发”的演讲:“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主要目标是:继续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发展,2005年市场总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所需硬件、软件系统基本实现国内配套,出口创汇额比2000年翻一番。使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 北京:10月24日,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开幕……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信息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潜力最大、融合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这必然对我国信息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入“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颁布与实施,为信息产业在“十五”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成定局,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入世”后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中国信息产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专题的目的就是分析”入世”为中国信息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为此提出相应对策。 我们要分析入世的影响,就  相似文献   

8.
阿杜视点     
《中国电信业》2009,(7):8-9
“我国软件服务业尚不能满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根据李毅中部长介绍,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2008年软件服务业收入为7573亿元,是2000年的12.7倍。即便是自2008午下半年以来,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增长有所放缓,软件进出口有所下降,不过软件行业仍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引擎。肯定成绩固然无可厚非,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软件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服务业总体规模还偏小,  相似文献   

9.
导论     
奚国华:抓住机遇保持产业良好发展势头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讲话时指出,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从国际国内情况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加速向外转移,这些都有利于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和配置,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对信息技术、网络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也为信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信息产业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还有不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专题为通信业2001年发展计划,刊登了中国信息产业,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星、中国吉通运营企业,部分省区市邮政、电信企业2000年工作业绩和2001年发展计划,以及实现这些计划主要措施。刊登了陈金岭阐述“十五”信息产业发展计划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技术、市场和无线移动应用业务的共同驱动下,信息产业特别是无线移动通信产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历了两代的发展,在2003年国内移动通信的用户数量超过了固  相似文献   

12.
导论     
王旭东:本世纪头20年中国信息产业最具潜力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信产部部长王旭东称,本世纪头二十年,信息产业仍将是发展最快、覆盖范围最广、最具市场潜力的领域之一。  王旭东指出,四大因素决定中国信息产业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将持续发展:一是中国人口众多,目前电话普及率还不高,上网用户规模有待扩大,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电信服务和信息技术、产品、网络的需求增加。二是信息技术推陈出新,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继续扩大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国外跨国公司生产要素重组和…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的发展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大大加快,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形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引导世界经济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也以从未有过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其影响已波及到包括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40周年,9月23日起,中国科协在京隆重举办为期两天的“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大型学术报告会。24日下午,吴基传部长应邀在科学会堂作了“加快发展信息产业,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报告。报告中,吴基传部长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状况、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几项重点任务以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IT产业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当前,中国成为世界性IT产品加工制造基地的特征已经显现出来:一是全球知名跨国电子企业几乎均在国内建立了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有的企业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厂。可以看出,在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上,有利于竞争趋势非常明显。二是中国产品配套能力加强,专业化的配件企业专而精,规模也非常大,符合国际标准,有利于整机企业降低集成成本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发达国家传导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冲击,进出口下降,经济增速回落,企业面临空前的困难。相信邮政企业也正在逐步感受到习习寒意。如何抵御这场"寒冬"也将是邮政不容回避的一个话题。为此,本刊专访了部分专家,请他们分别就邮政三大板块业务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御寒"之计。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浪潮正在把人类推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全球信息产业正以两倍于其他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奔向未来。信息产业正在形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成为21世纪融合度较强,潜力较大、增幅较高、发展较快、影响较为深远的产业。中国电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仅在1995年至2000年“九五”规划的五年期间,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8.
《当代通信》2003,(9):5-6
编者按: 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外事司2003年工作要点(摘要),突出地反映了信息产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作为信息产业行管部门重要的工作布署。做好这些工作,对中国通信业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加强信息产业政策研究,完善通信法规体系;加强与发达国家及周边国家在信息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对台通邮通电工作进程;实现信息产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信业》2012,(5):83-83
意大利电信公司4月4日称,为削减债务并阻止公司情况进一步受国内经济恶化的影响,该公司可能不得不出售其最大的资产——本土铜线固网。  相似文献   

20.
新闻     
吴基传部长:应对挑战信息产业 要掌握WTO规则 2月4日下午,吴基传部长在北京邮电大学科技会堂作了题为“WTO与中国信息产业“的报告,介绍入世谈判中关于信息产业的背景情况后指出,总的来说,电信服务业属于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范畴.主要是市场准入问题,而信息设备制造业则属于货物贸易的范畴,主要是关税问题。吴部长指出,入世将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