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基层乡镇,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从元阳县俄扎乡的实践经验来看,关键是要集中力量,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扎实有效的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1400.638万元,分批组织实施了47个脱贫奔小康及温饱示范村,项目覆盖13个乡镇50个村小组,受益2061户8522人。这些项目的建成,使项目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一、巍山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困难 巍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一定的基础和很多有利的条件:一是“三农”形势较好。2006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87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836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农民人均纯收入1632元,比上年增长6.11%。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2005年建成了巍南高等级公路,2008年关巍公路改扩建设工程也将竣工,随着巍山南连南涧,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会计》2006,(11):16-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它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它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和建议。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一、文山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1、农林牧渔业收入情况(总值及人均):2006年文山州国内生产总值达173.1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48亿元,第三产业增值为65.72亿元;人均GDP为5121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8.94亿元,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一、立足发展。进一步理清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新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村建设中立足发展就是要做到扎扎实实打基础,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着想,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和谐发展。目前,我县部分农民群众尚未脱贫致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同程度地存在“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农民群众心愿就是盼望早日过上好日子,希望有一个能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合作组织。但是,我县农民合作组织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能力承载这个历史任务,一是农民合作组织的结构单一,覆盖面低。  相似文献   

10.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极大地增强了农业发展的活力,同时也给粮食部门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支持农业发展,搞好农村建设,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既是粮食部门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粮食企业立足行业优势,服务“三农”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科技兴农”,涵盖农民、农业、农村“三农”全部范围,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的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竭动力。以科技培训为先导,全方位塑造新型农民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稳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农民都能受到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培训组织。要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健全的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宣传党…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党全社会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任务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济问题》2006,(5):77-78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任务。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组织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新农村,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谋划建设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丽华 《农业经济》2007,(10):18-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离开了包括农村在内的对现代化的统筹思考,而采取“城乡分治”的战略,必将大大推迟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党中央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国家加大投入,但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不能认为给钱给物了,新农村就能指日可待,农民就可以袖手旁观,坐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相反,新农村建设自始至终,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可以说,广大农民兄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参与程度高低,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慢进度。中国农民是富有创造力的农民,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家庭承包经营这一伟大创举的由来,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建设新农村,当务之急,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我国农村又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大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体现,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也是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从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扎实有效推进,必须防止五种倾向,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防止急躁情绪,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目前,有些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急于求成、急进浮  相似文献   

20.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