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企业)会计年报审计中,发现公司股东抽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违反了我国公司法等经济法规,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财务负责人的“旋转门”现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存在财务负责人“旋转门”现象的上市公司减少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显著提升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行为趋于隐蔽化。当“旋转门”中的财务负责人曾担任过本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隐蔽化的倾向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旋转门”现象并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选取配对样本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结论表明,财务负责人的“旋转门”现象会显著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必要引起会计师事务所、外部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政策导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缺陷以及制度规定导向三个角度,分析股权结构的差异对薪酬粘性现象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政策导向为薪酬粘性现象提供理由,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缺陷与制度导向则为其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会计准则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介绍了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剖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公司治理机制.独立董事也称外部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不在公司内部任职,且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一股独大现象较为严重,由于股权的集中,控股股东就有了足够的权利控制和影响上市公司,产生了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6.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无数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了与CAPM理论相左的现象--市场存在异常收益(Anomalies).本文针对异常收益现象,研究了2001~2003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托宾Q、规模、市盈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我国沪市,公司规模基本不影响公司绩效,市盈率对公司绩效存在较弱的影响,托宾Q对公司绩效有较显著的影响,即我国股市不存在规模效应,存在E/P效应和显著的托宾Q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公司非正常解散的现象日益增多。文章从公司非正常解散的违法性和其法律后果出发,从事后救济和事前预防两方面提出了应对公司非正常解散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离职现象一直被众多学者和公司重视,也进行过众多的探讨。本文就应届大学生的离职现象,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共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公司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关注,如广大股票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就会非常关注公司的营业状况,这可以通过公司的会计报表来实现。由此可知,公司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重要性非常显著。基于此,修改了会计准则,修改了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对违反法律法规进行会计造假的行为实行严惩。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公司敢冒风险进行会计造假。公司的会计造假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但导致公司倒闭、破产,而且还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公司的会计造假这一恶劣现象,避免公司倒闭、破产以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公司治理这一部分入手,从根源上杜绝此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萍 《会计之友》2008,(4):25-26
盈余管理是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会计准则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介绍了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剖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深沪A股IPO一些新股出现了较严重的业绩变脸现象,结果发现,除了各公司存在的选取2007年下半年IPO中变脸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适当的识别模型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分析,一些特殊因素,普遍与其IPO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着因果关联。本文提出了对防治IPO公司变脸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企业中广泛存在权力寻租的现象。本文以国有企业为切入点,分析了权力寻租现象的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董事会与经理层兼任是指董事会成员在董事会任职的同时还在公司中承担经理层职责的现象。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为了降低内部的代理成本以及对经理层进行激励。这一现象会对董事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公司的业绩和价值、自愿信息披露行为以及投资决策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公司清算实践中,公司解散后恶意清算或者消极清算的现象频频发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交易安全和社会信用构成了严重威胁。建立我国的公司特别清算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清算体系,根除和缓解我国现阶段公司清算领域的诸多"疑难杂症"无疑将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雷丽华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4):79-80,87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文章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机制,并提出了3种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利润舞弊到现金舞弊的机理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公众公司普遍存在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现象为切入点,从制度机理和表现形式入手,研究了我国公众公司常见的利润舞弊和现金舞弊手段及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1980年发现管理层收购(MB0)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定义: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目的的收购行为.上世纪80年代,管理层收购在英美等国作为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曾盛行一时.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35):242-244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迅速崛起。但是物业管理公司的整体水平却没有显著提高,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等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系统分析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存在的主要现象和问题,最后从开发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国内外的公司治理中都存在效率不高的现象,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而信息化的实施能不能缓解这一状况呢?本文针对现有的公司治理的弊端,从公司治理的主体和过程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给公司治理效率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了高效的公司治理运行模式,以图解决目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康玲 《会计之友》2008,(5):94-95
目前,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存在造假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众多原因中,会计人员在审计中缺乏独立性是一个重要而且关键的原因.为此,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公司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四个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确立了证监会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