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既是辽宁也是全国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重要途径,也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更是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秀芬 《财经界(学术)》2010,(3):173-173,17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既是辽宁也是全国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重要途径,也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更是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的作用着手,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产业链条短、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通过体制和产品创新,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实现技术产品化、装备成套化、配套本地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从而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产性服务业占辽宁经济的比重日益提高,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传统优势产业。二者互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在于辽宁雄厚的制造业优势拉动了金融、技术、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的快速增长,东三省的金融中心地位及众多港口城市的物流便利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不利条件在于生产性服务业还处在成长期,无法满足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为促进两个产业协同发展,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完善金融和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承接国际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促进产业集群对接。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装备制造业集群性强,园区化的集聚性发展促使装备制造产业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同时集群化规模化的正外部性反作用于园区经济体,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装备制造业是贵阳市的第一主导产业,是贵阳市集群化发展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产业。针对贵阳市装备制造业园区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促进贵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实现规模集聚经济效益,促进贵阳市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陕西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几大产业集群.这对于推动陕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制造业中38个行业运用区位商系数进行分析,陕西省逐步形成了能源矿产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产品制造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并对各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路阳 《商场现代化》2006,(36):211-212
就陕西来说,如何抓住机遇,加速装备制造业一体化进程,把振兴陕西工业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结合起来,是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发展比较,关于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几点启事。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是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综合展现。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属于支柱性产业,规模较大,在国际市场具备一定竞争实力。基于金融与产业统筹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辽宁省正致力于健全现代金融服务结构,适应装备制造业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与新形势,提高其综合竞争水平与核心优势。据此,将金融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相应理论作立足点,分析其主要推动作用以及关键内容。通过探讨辽宁金融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综合现状,进一步指出现存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以期实现装备制造业有序运作,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0.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制造业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为目标,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基于对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发展现状,汲取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发达区域的协同创新经验并将其"辽宁情境化",围绕集群创新网络与主导企业、全球网络的动态适配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路阳 《商场现代化》2006,(12X):211-212
就陕西来说,如何抓住机遇,加速装备制造业一体化进程,把振兴陕西工业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结合起来,是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发展比较,关于陕西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几点启事。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的进一步提升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物流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与制造业联系最密切的产业,其集聚式发展模式有利于更好的促进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江苏省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为物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江苏省众多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对该省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产业集聚化发展是可寻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组织重构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表面上体现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但其重要的根源在于传统体制制约下的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促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形成,扶持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的寡头主导型产业组织结构是培育和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杰  徐俊杰  王海松  陈晨 《中国市场》2013,(34):118-119
管道装备制造业是沧州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和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特别发达,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管道装备制造业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对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广泛的市场调研,分析了沧州管道装备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为提升沧州管道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行业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利用区住商与Hoover地方化系数对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此系数选择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产业,并提出打造产业集群、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智力投入、完善政府职能等振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实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全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依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发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内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方面。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从改善内在因素着手,主要是解决产业内部结构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从而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丰富、空间布局合理、企业竞争力强、分工协作水平高,是产业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年6月,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将重点培育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从盐城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区域生产率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区域内技术创新和形成品牌优势。要走出一条适合辽宁省省情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从辽宁省自身区位、基础设施、开采、加工等产业、产业园区及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角度选择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扶持计算机等新兴产业集群,构建沈阳汽车产业集群,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何加快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发展是加快辽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发展,要加强国内外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制度体系;吸引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尽快将其打造成超千亿级产业集群,笔者走访了首钢重汽、迁矿重工等部分重点企业,对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结合调查情况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对我市发展装备制造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