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四 《当代经济》2006,(18):58-59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而导致的"同股不同权不同价"现象.不同的利益导向造成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置,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对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极其不利.截至2004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股份为7149.43亿股,其中非流通股数为4542.91亿股,占63.54%,而其中国有股份占74%.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有着最现代化外套的股市却从一开始就植入了计划经济的心脏,它的存在演绎了中国股市不知多少的"悲欢离合".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期望通过非流通股减持流通来优化股权结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试论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而导致的“同股不同权不同价”现象。不同的利益导向造成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置,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对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极其不利。截至2004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股份为7149.43亿股,其中非流通股数为4542.91亿股,占63.54%,而其中国有股份占74%。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有着最现代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就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在特殊的发展过程中,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内部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这两种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问题,从2005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必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就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在特殊的发展过程中,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内部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会公众股).这两种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问题,从2005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必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结构的现状及特点股权分置,是指我国股权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从而造成的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在上市公司总股份结构中,流通股比例约占35%-37%,在余下的63%-65%的非流通股中,国家股占了很大的比重,约为35%-47%之间,其余的17%-27%为法人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一个股权高度集中,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国有股作为非流通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股份的近三分之二,而流通股又以高度分散的个人持有为主的结构。由上述分析,可以总结我国股权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在特殊的发展演变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由于股权的分裂,因此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市盈率或者说和西方可比的市盈率。  相似文献   

7.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上市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早期大家对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功能和定位不统一。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体系的发展,股权分置已成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一个重大障碍,形成国内证券市场的痼疾。“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在历经8年争论之后,终于在去年走上破冰之旅。从目前运行的效果看,共有76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进入股改程序,已经占到沪深两市1349家应…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股市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人们经常批评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种种不规范和不成熟,而是另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推动股市的重心持续下移。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造成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检验和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凌 《当代经济》2005,(8):28-29
一、何为股权分置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截至2004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为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3.55%;国有股份占非流通股份的74%,占总股本的47%。  相似文献   

10.
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其基本目标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这无疑是解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问题的又一次难得的机遇。该文提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应当尽快开放证券市场,使流通股与同股同权的非流通股特别是国有股,能有效地按照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在流通、转让中实现其最大的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利的弊端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减持国有股到全流通问题,再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反映了对证券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约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1.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划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四个部分,其中只有社会公众股是可以上市流通。长期以来,社会公众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仅占30%左右,其余70%的股份目前无法上市流通。经过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家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等已实现可流通,但目前绝大多数仍处于锁定期内,故现在仍旧无法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相似文献   

13.
朱继军 《经济师》2006,(4):128-129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开始实施,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内所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实现全流通改革。中国证券市场将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变革,真正走向一个“同股同权”的证券市场。由于股票定价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应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必须作重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的这一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问题,使得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首先分析了股票全流通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显著特征,然后提出了上市公司并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股权分置”问题,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在2世纪90年代初股市性质难以界定、资本市场急需发展的情况下,按照“国有存量股份不动,增量募集股份流通”的暂行模式建立资本市场。公司的股份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公司在上市时都要公开承诺,在公开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自然人股暂不上市流通。国家股、外资股的转让需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这在客观上形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1/3股票流通、2/3股票不流通的局面。同股不同权,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  相似文献   

16.
对已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责任大股东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由此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和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绩效,但是具体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股份全流通虽然能抑制"控股大股东控制"问题,但是如果出现原有责任股东快速退出和股权结构的高度分散,可能引发新的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并损害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邓旭  蒋政 《资本市场》2007,(1):43-47
<正>既有证券监管部门积极鼓励、支持,又有企业集团追求自身利益动机的驱动,整体上市正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持续热点由于我国股市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其特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在股份制改造到募资上市时,国家(或法人)投资兴建的企业经资产评估后按一定比例折股,在符合上市条件后向社会公众溢价发行,企业股票上市后分为可流通部分(即公众股)和不可流通部分(国家股或法人股),从而形成了“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的股权分置。这种股权分置既不符合国际惯  相似文献   

18.
赵琼  任薇 《经济问题》2008,341(1):74-77
我国资本市场中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分置等特殊股权结构被认为是造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缺失、绩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我国特殊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是否有相关性,有怎样的相关性?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2001.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是造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分置普遍存在国有股股东产权虚设,流通股股东“股小言微”的问题,市场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上市公司的所有决策实际上主要围绕控股股东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展开?资产置换型的并购重组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是以股权分裂和非流通股的非市场化交易即场外协议转让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0.
股份异质公司理财目标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具有不同流通权的普通股(投票权与收益分配权相同)并存于一家公司,则称该公司为股份异质公司。反之,若一家公司的股份不仅在投票权与收益分配权上相同,还具有相同的流通权,则称该公司为股份同质公司。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股份异质公司主要包括三类:存在非流通股份的A股公司(即目前所说的股权分置下的上市公司)、不含A股但存在非流通股份的B股或H股公司以及股份均可正常流通但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如A股、H股并存,A股、N股并存等)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