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研发投资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发投资会计信息的披露较少,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行为.文章指出研发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这一经济属性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根源,而会计准则中研发信息披露的缺失则放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继而提出了加强企业自愿披露和通过财务分析师的工作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这一角度下,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及经济后果理论等相关理论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契约来解决。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使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及其利益模式不断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会促进会计信息逐渐趋向于信息中立的本质发展,进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这一角度下,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契约理论及经济后果理论等相关理论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契约来解决.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信息使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及其利益模式不断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会促进会计信息逐渐趋向于"信息中立"的本质发展,进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等进行盈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公允和透明.制定会计准则就是制度安排之一.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制定GAAP以来,许多国家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投以了极大的关注和相当的人力、财力.  相似文献   

6.
许伟  唐洋 《财会月刊》2007,(8):38-39
本文首先说明了新利润表的主要变化,然后根据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重新审视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这两种会计目标的协调,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结构和部分项目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源 《中外企业家》2014,(12):120-121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作为解决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媒介,其信息质量一直备受关注。在推行新会计准则的今天,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提高信息质量的方法都值得会计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8.
朱镕基任总理期间,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作假帐",对会计诚信工作作了最好的诠释,所谓会计诚信,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原则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审计等。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分析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师信心的前提。信息不对称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等人提出的,它指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财务会计是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其中计量是核心环节,因为计量直接决定了财务会计的产品——财务信息的表达内容和价值。信息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商品.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需要制定公认的会计计量原则以实现必要的管制。  相似文献   

10.
雷莉萍  封武 《财会月刊》2006,(10):66-67
笔者认为对称的经济事项应多采用对称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对于某些对称的经济事项,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不对称,由此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本文就会计处理对称性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会计准则中会计处理非对称的表现,并对会计处理对称性理论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等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是现实存在的。同时,出于满足考核指标、债务条款、股权激励的业绩条件、证券投资机构的分析预测值等因素考虑,企业管理层存在调节盈余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压力。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开工不足、  相似文献   

12.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会计稳健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损失函数的不对称包括契约性的和非契约性的。遭受损失的契约方会向管理当局和非契约方寻求帮助以降低其损失,准则制定机构和法律制定机构会分别制定更加稳健的会计准则以及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处于信息劣势方不发生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程度。准则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产生了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降低了所有者监管成本:它主要是以"公允"为核心,强调企业资产、收益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环境下展示企业的运营效果,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然而新会计准则在降低了所有者委托——代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整体风险,使企业整体风险趋于不确定。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改造企业监管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军队采购作为一种微观经济行为,其中.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军队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军队采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解释,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另外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中小企业和信贷机构(主要为银行)而言,与信贷机构相比,中小企业占有信息优势,能够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而信贷机构通过有限渠道了解到的中小企业信息则是不完全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事前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6.
董大宏 《审计月刊》2006,(12):32-33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义称为非对称信息理论、不完全信息理论。用以解释一般商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该理论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柠檬市场》一书中提出。信息不对称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第二,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由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导致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以及获得信息的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基础,阐述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双方设计和签订契约的基本原则。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或一方掌握的信息多,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或一方信息准确,另一方信息失真。在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由博弈论我们知道,如果委托人可以观测代理人的努力水平,风险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独立解决,帕累托最优负担和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就可以同时实现。在委托人不能观测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和外生变量,而只能观测到产出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在风险投资市场,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家能力信息不对称,投资项目质量、市场前景信息不对称通常引起逆向选择(Adverse Seletion)问题,企业家行为选择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中小企业对民间金融需求产生原因的分析 1.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指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由于银行与借款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逐个进行风险度量。面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银行若要做到信息对称,成本费用必然很高。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认为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分布的.或参与一方拥有的信息不完全.因此.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会产生影响。信息不对称按照发生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即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即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研究事前信息不对称博弈的模型被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 Model),而研究事后信息不对称博弈的模型被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