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特区经济》2010,(3):43-44
以江苏省65个市县工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基础上的曼奎斯特指数方法(DEA-Malmquist)测算2002~2008年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总体上江苏省工业行业TFP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9.2%,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平均达到27.9%,这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同时,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TFP增长率增长中各具特色,总体苏中最高而苏北最低,时间序列上呈现趋同态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1953年~200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和HP滤波分别测算了中国铁路运输业1953年~2006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趋势及原因.分析表明:(1)1998年以前,TFP增长率涨跌交替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8年以来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改革开放以来的产出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3)制度因素、结构变动、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可以作为TFP增长率变动的一种解释,但技术进步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TFP的增长;(4)产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缓解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在于技术进步,当前推行的投融资机制改革需要在确保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全球分工参与对本国的经济与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EBM-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33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和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了GVC嵌入对中国工业低碳TFP的内在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整体略有下降;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内在传导路径为规模效率、环境改善效率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低碳TFP增长,而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对低碳TFP增长表现为阻碍作用,研发投入对低碳TFP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SFA模型评价我国区域物流业整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产业TFP增长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TFP增长率相对较高,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一定的收敛趋势。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以及港口物流有助于提高我国区域物流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力,分析发现1995-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从1996年的-9.6%上升到2003年的18.2%、2004年的10.4%,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 (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3)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背后因素可以简单归纳为:省际间竞争、学习和模仿、经济全球化和外商投资、民营化改革和经济扩张期.因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是区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江苏省2005-2009年零售业数据,对限额以上的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江苏省零售业TFP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2.3%,对产值增长的贡献平均达到20.56%,这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同时,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TFP增长率增长中各具特色,总体苏南最高而苏北最低,时间序列上呈现趋同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测算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贡献率的结果表明:五大行业的TFP及其增长率并不均衡,其中TFP最高的是新能源,最低的是生物医药行业;增长率最快和最慢的行业则反之;而由技术进步贡献率指标反映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示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两个行业依然是粗放型增长.不同行业应依据不同的技术发展状态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全面提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莉  王曦  才国伟  舒元 《南方经济》2013,(12):86-88
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跨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都认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由研发投入或技术引进带来的微观生产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改善资源配置(即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企业、部门或地区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部门或地区)带来的效率提高。尤其是后者,有很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0.
魏宏耀 《发展》2013,(3):84-84,117
本文运用索洛残差法估算了1979-2010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并分别测算了资本、劳动投入要素的贡献比重,结果显示,中国的TFP增长率较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缺乏活力和可持续性,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科研投入的质量,提高劳动者收入,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型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助83个国家1996~2011年数据,并基于拓展的"处理效应"模型将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引致金融冲击这一因素纳入资本账户开放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检验模型,重点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整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资本账户开放增加了经济体出现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进而对一国加总的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是资本账户开放会更多地通过改善国内金融市场上资本的配置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总体而言,在考虑金融危机因素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显著为正,以Kaopen指数衡量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高约0. 638%。在我国传统的资源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形下,进一步扩大资本账户开放对实现从资源投入转变为生产率提高的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既有研究发现在滨海新区的超高速增长中,全要素增长率(TFP)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令人忧心的是2008年来滨海新区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打破TFP黑箱,对其进一步进行分解研究变得十分必要。本文利用1994-2011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滨海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随机前沿面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结合的方法分解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滨海新区TFP增长的主动力,但技术创新能力差已成为制约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恶化,而规模效率变化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姬超  袁易明 《亚太经济》2013,(5):119-126
本文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分解增长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以五个特区设立三十年来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增长依赖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对资本生产力的释放是特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导致特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2)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因而对特区差距的贡献也小;(3)特区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趋同为局部收敛提供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和增长率的差异也为分化提供了可能,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获得先机者将在区域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德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历史演变、主要学说以及评估结果。通过使用Hoffmann/Sommariva、Burhop、Ritschl、Maddison、Merkel和德国官方序列,用资本份额法和计量估计法测算了1875~2013年德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趋势。结论认为,传统资本份额法由于使用了较小的资本产出弹性,可能会高估德国TFP增长。从长期来看,德国TFP增长呈明显的"冲击-弱化"特征,转折性提升出现在纳粹时期,而1973年后逐渐向一战以前的状态回归。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非是自然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保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的提高行业效率,已成为制造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纳入一个完整的理论-实证分析框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了测算,并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并对影响因素采用面板模型进行GLS回归。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平均增长最快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对TFP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TFP影响系数最显著的地区为沿海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开放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人力资本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最后,对提高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30个省份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共计120张投入产出表,结合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细分种类的服务贸易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服务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贸易可以显著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前向关联每提高10%,带动服务业TFP上升0.277%;后向关联每提高10%,带动服务业TFP上升0.882%。(2)随着产业结构变迁,服务贸易的后向关联效应依旧可以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前向关联效应则无法为服务业TFP的增长提供支撑。(3)细分行业后发现,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结构变迁诱发前后向关联效应对TFP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因此,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发挥服务贸易前后向关联效应,对实现长期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D)模型和加总的年度数据对1952-2005年中国工业的生产率表现进行了估算,分别从理论和方法上对C-D函数进行改进以回应学界之前对它的批评:首先,相应的经济假定使我们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一些严格的限制条件,例如竞争性市场行为、固定规模效应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其次,本文中的TFP增长率还针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调整;同时,本文还对大多数相关文献中存在的自相关问题进行了处理.文章的主要发现包括:(1)资本积累是1952-2005年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改革开放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有十分显著的作用;(3)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不断加快,TFP又开始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测算1990年~2011年江苏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找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发展趋势,即2008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呈下降趋势,针对当前形势,提出提高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德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历史演变、主要学说以及评估结果。通过使用Hoffmann/Sommariva、Burhop、Ritschl、Maddison、Merkel和德国官方序列,用资本份额法和计量估计法测算了1875~2013年德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趋势。结论认为,传统资本份额法由于使用了较小的资本产出弹性,可能会高估德国TFP增长。从长期来看,德国TFP增长呈明显的"冲击-弱化"特征,转折性提升出现在纳粹时期,而1973年后逐渐向一战以前的状态回归。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非是自然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是衡量经济增长效率最常用的指标,本文回顾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相关争论。我们认为,基于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的TFP指标很难用来评价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我们用技术进口模型和古诺竞争模型证明了在非均衡条件下,TFP指标可能低估了新兴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而建立在投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策略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