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刘永宾 《董事会》2006,(12):80-81
A 股第一家外商控股上市公司佳通轮胎(6001 82.SH)成了轮胎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最后一家未股改的公司。2006年10月26日,佳通轮胎终于发话了:"……公司控股股东愿意参与和开展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争取年内启动股改。"这是公司在三季度报告中的公开承诺。然而,公司的股改还没有到一帆风顺的地  相似文献   

2.
十佳董事会     
《董事会》2006,(1):54-55
华立控(000607):作为国内电能表制造业的巨头,却将巨资投向医药行业.华立控股董事会在如此大跨度的行业战略转型过程中表现了极强的战略眼光、智慧和自信心。这种自信也充分地反映在刚刚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华立控股的股改方案创新采取了”两头让价”的模式,充分兼顾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表决权是股东最本质的固有权利,原则上不得剥夺并限制。但是,决议的最终目的是公正地产生股东们普遍意愿,决议应代表全体股东或大多数股东的利益。但有时候会存在大股东滥用表决权或表决权的行使会损害公正性的危险。因此,本文将从股东表决权的限制角度,阐述如何实现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市场主导型权力配置机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缺陷,比较分析了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两种主要的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手段之功效,指出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手段。最后,就我国公司立法引入该制度进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9月12日,上海汽车上市公司(600104)(以下简称公司)实施股改方案。股改方案突出对于股东利益的保护,显示出充分诚意。公司股改方案中,大股东不仅直接送股,还提出以3.98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进行不超过10亿元市值的增持计划,同时还将提议未来三年持续现金分红率不低于50%,充分体现了大股东的股改诚意;而大股东在股改后持股比例依然高达59.8%,全流通后大股东的股权溢价收益也非常可观。因此,股改方案体现了大股东的充分诚意和对全体股东利益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6.
柏立团 《董事会》2013,(2):74-75
股东除名条款是对股东资格的剥夺,是对股东最为严厉的处罚。股东除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相关者利益及社会责任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就怕成为大股东欺压小股东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非常普遍,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控股股东利益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总结,并对利益转移问题的制约因素和制约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不断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郑磊 《董事会》2010,(10):30-30
即便没有陈晓,中小股东仍希望股东结构能够更合理,经营团队能够获得股权激励,因此,支持国美管理层,不应被单纯地认为是支持陈晓。  相似文献   

9.
最优股权结构设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相对集中是现代股份制度的典型特征。从发起人控股股东角度看,如何实现股权价值最大化是其进行投资及融资的主要目标。为了能够以较低成本进行外源性股权融资,发起人控股股东必须接受外部大股东的适度监督。从外部监督股东看,为了减少发起人控股股东转移公司价值,必须对其予以监督,因而必须持有最低限度的股权比例才有助于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所以,发起人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融资时,必须设计最优股权结构,最终实现股权融资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改制面不断扩大。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通过产权置换或出卖的形式将产权转让给职工,使职工成为公司的股东,这部分职工通过出资认购了公司的股份,将股东权与合同劳动权集于一身,称股东职工。另一部分职工没有认购公司的股份,没有股东权,只有合同劳动权,称非股东职工。国  相似文献   

11.
尹中立 《董事会》2005,(8):82-83
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建设,我国上市公司实行了类别股东表决制度,让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行使表决权。在最近出台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方案中,这项制度得到了充分运用。据悉,在《公司法》的修改稿中,也将引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但笔者以为,类别股东表决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但结果可能不仅难以保护小股东的利益,而且使上市公司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相似文献   

12.
熊锦秋 《董事会》2013,(12):20-21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背信行为,多数是通过董事、高管等背信行为来实施完成的,如果将损害中小股东的赔偿责任主体限定为公司的董监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作为实际侵权人躲在董监高身后,毫发无损,这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股东表决权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完善股东表决权机制的探讨梅慎实在股份公司里,股东拥有受益权、决策权及选举管理者权等重要权力。然而,在公司法人财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虽无公司业务法定直接管理权,但可通过对股东大会的议决事项行使表决权,并籍此形成公司意志的表决权来反映其...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期,由于“国有股减持”问题造成国内股市的震荡,投资者的信心和国内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中国证监会及时作出暂停执行原定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决定,并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为此,本文提出以非流通股向流通股股东配售的方式实现非流通股全流通的方案供探讨。国有股减持的做法有待商榷现有国内上市股份公司是由众多股东组成的,国有股只是其中的一个股东,不论股东大小,只有对公司控制力的不同,在法律上与其他股东是平等的,即使国有股减持,也是由国有股东提出按《公司法》和有关规定操作的企业行为。本人认为随…  相似文献   

15.
马靖昊 《董事会》2012,(6):105-105
中海油日前披露的2011年年报曝出,其高管平均薪酬达460.5万元,这是一种掠夺。公司发展成果主要由公司高管或员工等内部人分享,而公司国有股东或者是社会公众小股东却未能分享到公司发展的现宴成果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2006,(1):48-49
作为国内电能表巨头的华立控股.却将巨资投向医药行业.如此大跨度的行业战略转型能成功吗?这是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投资者的疑问.董事长汪诚可谓成竹在胸。他向《董事会》表示.华立集团对华立控股的未来发展抱有充分的信心。这种自信也可以反应在公司刚刚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华立控股的股改方案创新性地采取了”两头让价“的模式.即第一大股东华立集团不仅对流通股东进行了让价.而且通过承诺对除华立集团以外的非流通股东也进行了让价.这项举措充分兼顾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白万纲 《董事会》2009,(2):78-80
从摩托罗拉的案例和股东积极主义的抬头可以看出,强势股东的积极介入,有利于发挥股东在治理中对经理层的监督和问责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球石化     
如何快速创造股东价值对速度的需要即使在近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化学公司仍处于股东要求创造价值的重压之下。Accenture公司的RachaelBartel强调指出,目前的压力是股东要求公司快速并创造更多的股东价值。为了概述这点,Accenture提出了value@speed建议,并为化学公司创造股东价值确立了5条途径。它指出,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公司应明白“过去赖以成功的因素今天已不再。”游戏的规则已改变。在过去,许多领先公司赖以成功的一般因素包括:*拥有最高或接近最高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股东对公司财务报表实施审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论作为处理竞争冲突与合作共谋等问题的一六学科,把经济管理的发展推向了又一高峰。本文通过对股东和公司法定代表之间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分析,计算出二者的期望收益,得出了股东和证券管理部门关于自身得益的动态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黄文夫 《董事会》2010,(6):36-36
国资上市公司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在公司治理方面,即控股股东治理自觉性依然薄弱,习惯于依靠行政命令等方式实现对控股上市公司的管控。正如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局长郭建新坦言,国有控股股东对于国有上市公司在运作、程序及信息披露中存在不规范状况,一是有些国有股东在其所控股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运作上还存在着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