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以自身经济发展带动周边沿线国家发展,实现区域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意义及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经贸合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交流,缩小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格局,以及"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开展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增强了亚洲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对寻求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具有重大意义,并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诉求,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到亚欧国家的积极支持,实施该战略有利于中国突破一些西方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与屏障,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06—2019年国别数据构建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衡量包容性发展水平,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等机制发挥作用。(2)“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发展效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一路”国家,对不同地理区位的国家不具有明显的分化效应。(3)拓展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并未显著提高沿线国家债务增长水平,“债务陷阱论”缺乏实证基础。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包容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如何利用装备制造业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交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我国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补性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并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深入探析经济创新发展方略,迎合国际市场经济交互紧密趋势,于2014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倡议,赋予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协作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协作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研究,将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现状入手,对我国与沿线国家国际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推动我国国际金融的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得知,虽然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整体较为良好,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提供参考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路径。从客观上来讲,"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也为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各个国家级的区域经济在战略、机制、产业链、双向通道以及经济平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全面推进下,各国经济关系深入发展并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形式不断加强,为推进资产的优化配置和跨国经济的布局,中国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尤其针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急剧上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投资中的风险不可规避。针对此,本文将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其存在的政治、经济及投资自带风险,进而寻求应对策略,实现直接投资的更大范围延伸。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这一倡议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并在不断推动着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将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就“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合作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数字经济产业聚集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正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根据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的界定,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围绕“一带一路”沿线67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所构成的8个区域,以各区域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出口额和高科技出口额作为数字经济产业观测变量,从区域不平衡状况、区域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分布特征三个维度,应用泰尔指数法和空间相关性检验分析沿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程度以及总体和局部区域的聚集特征。结果显示,沿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长期极不平衡,且总体处于低聚集状态,而局部不同区域间的聚集程度差异较大。通过格兰杰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沿线数字经济产业聚集程度的变化与沿线区域经济密度、区域人均GDP的增长之间存在“引致变化”关系,虽然这种变化关系总体呈正相关,但局部不同区域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表明“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目前已呈现出聚集发展趋势,但由于总体聚集程度较低,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不足。运用经典的OLS模型和空间SAR、SEM模型,对沿线各区域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计量分析发现,网络外部性对沿线数字经济产业聚集的影响并不显著,“本地市场效应”外部性仅对沿线信息通信产业聚集影响显著,而制约“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呈显著负效应的马歇尔外部性、雅各布斯外部性和自然禀赋外部性。“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国家应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构建高科技产业生态圈,提升国民“数字素养”。我国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应重视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对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大循环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把区域数字经济产业的不平衡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让“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方共同获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物流绩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物流合作对“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意义重大,如何加强物流合作,需要进行科学决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已成为评价各国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工具,利用该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跨区域物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目前最具区域板块价值的合作机制,即“17+1合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合作机制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国的LPI,通过多维分析,可探索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合作新路径。在验证LPI6个子要素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绩效水平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东欧17国LPI的平均值、增长率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东欧与中国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水平、物流质量和服务能力、货物追踪性、国际运输能力、海关效率、货物运输时效性。另外,对中东欧17国LPI的6个子要素进行聚类,并对不同群类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和丝绸之路基金的主导优势,提升跨境物流通道设施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中东欧物流枢纽网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为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动力。我国政府和对外投资企业应积极抓住"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良好契机,以适度均衡化和差异化为原则,优化"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格局,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打造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本文基于中国在沿线直接投资的格局概况及特征,对不同区域的直接投资格局进行区域差异性优化分析,并全面梳理其优化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对沿线直接投资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规避双边贸易壁垒、降低贸易通关成本和促进贸易合作与发展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从服务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创新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等五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证认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考察沿线各国比较优势,研判"一带一路"认证认可格局。结果显示:"一带一路"认证认可格局涵盖卓越型竞争力、潜力型竞争力、成长型竞争力和沉寂型竞争力四个阵营,我国位于卓越型竞争力阵营,在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基础竞争力方面占据比较优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与双边互认,与蒙古、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推进产品标准双边互认建设。中国认证认可的影响逐步深入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服务能力、服务效果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潮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主体和中坚力量。本文结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基建项目、制造业转移、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与经验,以及在营商环境、管理经验、高级人才和投资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作为"一带一路"的底色,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有益于增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实现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减少"一带一路"建设障碍。目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生态基础薄弱和绿色发展诉求不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与绿色发展存在矛盾、中国企业"一带一路"绿色开发能力不足、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区域的绿色竞争等问题。因此,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优化绿色投资区位选择,着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和实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推动适用性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培育和提升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新经贸合作带来更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新经贸合作受到双方外交关系、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投资环境和彼此文化认同等因素的影响。要抓住发展机遇,改善现状,就要在正确分析其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强化中新高层战略沟通、推进中新经贸纵深合作、优化中国西部投资环境和实现中新民心相通互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1995-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结构,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世界银行2004~2017年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1)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影响显著,基础设施越完善,企业从事出口经营可能性越大,出口比例也会越大。(2)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可通过降低企业出口障碍、减少企业出口所需时间成本来改善当地出口,提高企业的出口可能性及出口比例。(3)相对于陆路运输,港口建设改善了沿线国家的交通类基础设施,并推动了当地企业的出口。此外,对于外资企业或外国投资占比较大的企业而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企业出口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