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自1992年发行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针对可转债的会计处理却一直不够明晰。2006年实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对于金融工具以及衍生工具给出了更为准确、详细的规定。新准则规定企业可以将发行的可转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或其他金融负债。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结合的方式探析将可转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可转债是具有可转换性质的公司债券,即可在规定的期限内、按规定的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可转债企业的股票. "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 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对投资者来说,可转债就是"有保证本金的股票".如果发行公司业绩增长良好,股票价格上涨,投资者可以将可转债转换为基准股票,获得出售股票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超额回报;如果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可以持有可转债至到期日,获得稳定的本金与票面利息收益,或在到期日前执行回售权回售给发行公司,领取利息补偿金的保底收益.  相似文献   

3.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基于资产负债观,间接计量权益,声明财务报告的设计不反映企业价值,传承以期初资本余额界定资本保全和利润计算参照点的粗略不当概念。有鉴于此,本文发掘论证了《簿记论》的资本损益观,创新提出了资本管理会计的资本成本损益观;建议以企业期末资本的原值,即应回收历史成本,精准科学地界定资本保全概念和损益计算参照点;建议以管资本为主,系统、科学、全面地区别和运用历史成本会计与现时价值会计;建议健全现代企业会计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一体化协同机制,并以企业资本管理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建议基于企业期末资本的净值原值比,设计资本成本回报率,作为企业会计评价的主要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4.
从1992年发行第一只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至今,中国可转债市场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自诞生以来,中国监管机构对可转债的发行要求不断明确,配套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可转债市场迅速发展,发行规模不断提高。然而,在2017年以前,虽然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增长迅速,但其融资总额占资本市场股权产品总融资规模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可转债的发行主体仅限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可转债的定价条款过于复杂,市场接受程度较低。随着2017年证监会对可转债产品的审核标准进一步明确,可转债发行规模高速增长,目前已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品种。为确定可转债定价方式,本文以“广汽转债”历年来的市场价格为数据基础,以B-S模型为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寻求影响可转债定价的主要因素,对未来可转债定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炎兴 《上海会计》1996,(8):23-24,47
试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绍兴高专张炎兴对于企业本年度发生的有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财政部早于1994年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通过在损益类设置“56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但由于说明比较简要,尚有可供论述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对外币交易损益会计处理的思考吉林大学吕长江在现行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的波动所产上的外币交易损益是企业在涉外经济业务中经常发生而又难于处理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试图从外币交易损益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国际上外币交易损益个问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7.
俞建峰 《财会学习》2021,(2):139-140
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具有债权性、股权性和可转换性.近年来,证监会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由于可转债的特性,税法和会计对可转债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可转债的发行、使用、行权和赎回等全生命周期的...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是国际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转债的发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点.本论文以我国目前在沪市交易的34只可转债为样本,以宣告发行可转债当天的市场调整后的累积超额回报率来衡量发行可转债对其股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投资业务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投资产生的损益按税法纳税,投资产生损益是否为应纳税的损益,会计与税法对于投资损益有何差异,各种情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与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投资业务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投资产生的损益按税法纳税,投资产生损益是否为应纳税的损益,会计与税法对于投资损益有何差异,各种情况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与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可转债定价分析——以工商银行可转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26日发行公告表示,公司将于2010年8月31日起开始发现存续期6年,规模为25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初始转股价为4.2元.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本次发行可转债所筹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银行附属资本,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本文将利用二叉树模型对工商银行可转债进行定价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筹资新方式——分离交易可转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将分离交易可转债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新品种。随后,马钢股份于2006年11月13日发行55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上市公司。马钢股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标志着分离交易可转债这种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运用较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品种,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新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3.
薛建民 《上海会计》1995,(10):53-53,49
再谈外汇汇率并轨损益的转销上海胜狮国际货柜有限公司薛建民《上海会计》1994年第12期刊载了笔者《外汇汇率并轨损益转销之我见》一文。近读《上海会计》1995年第2期王祖绶《也谈“外商投资企业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一文,其实质也是探讨汇兑损益中1994...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通过会计造假操纵其损益,给企业经营和国家财政带来不良影响。应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加大会计执法力度,以彻底消除国有企业操纵损益现象。  相似文献   

15.
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者对盈余构成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化的过程。2008年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然而,对于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应该计入企业损益这个问题,理论研究中的当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各执己见。各国的准则制定基本采纳损益满计观,但具体发布的准则、公告存在着差异。本文基于对理论的分析和准则的比较,认为在我国目前非经常性损益监管采取"突击式"增减列举项目的方式下,财务报告使用者有必要结合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公司自身特点,对非经常性损益展开动态评价和嵌入性分析,合理评价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吕宇  陈明 《金融论坛》2011,(10):32-39
A股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行资本补充时,可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并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确定可转债发行方案一是要确定可转债价格,既要通过合理确定票面利率、贴现率和利率结构科学计算纯债价值,又要通过合理确定转股价格和隐含波动率科学计算转股期权价值,从而叠加确定可转债上市后可能的交易价格;...  相似文献   

17.
丁琼 《新会计》2023,(4):54-56
本文重点从补偿方的角度分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业绩补偿的会计处理问题,并且结合A公司的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了权益观和损益观下不同的业绩承诺补偿会计处理方法,认为损益观下的会计处理能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实务中业绩补偿会计处理和准则的改进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内部交易损益,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我国仅对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了会计规范且将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全部调整合并净利润.2007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对权益法的规范进一步完善,新准则有关理念及规定导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在投资企业与联、合营企业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上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的18只可转债及其标的股票为例,研究了可转债发行与标的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转债的发行与否对于标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影响并不显著,解释力度不足5%。当对股本(流通股本)以及平均交易量进行控制后,发现解释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可达到15%,说明股本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有一定影响。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都不足以说明可转债发行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风险评估理论对在2006年5月6日至2010年7月31日期间发行过可转债的公司,利用线性回归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的规模、盈利能力、经营风险以及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对上市公司是否选择发行可转债的影响较大,资本结构则影响较小,而企业的成长性、收益质量、财务风险以及现金流量状况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可转债发行的风险评估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