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苏北地区为典型,分析构建苏北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必要性,探讨构建苏北地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听觉美感理念的声景观生态研究是一个新兴学科,森林声景观生态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森林经营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山水环境,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水声景、风声景、雨声景、叶声景、鸟语声景、虫鸣声景等生态资源。结合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实际,将声音、自然和环境有机结合,强化听觉审美意识,创造多层次情景交融的森林旅游体验,迎合当下人们追求生态、环保、健康、艺术的新生活观念,尤为必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4.
经过实地考察并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本文从地质地貌、气象、人类活动三方面分析了沽源县沙化背景,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把本区划分为沿坝、沿边、中部农田草地三个景观生态系统,并分别提出了各生态系统的土地规划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林景观生态及其单元开发模式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根据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理论,以乡镇为区划单元,以林地(包括园地)、农田为基质,进行农林土地的景观生态分类与景观单元空间格局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景观优化格局的构建,单元景观的生态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选取反映景观特征的一些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郊市增城市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浪费土地、城镇景观格局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农村景观和城镇景观的生态规则,力图达到土地合理利用和各景观类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粱是我国重要的多用途旱地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广,生态条件复杂,栽培方式多样,因此,构建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品种选择、种植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生产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利用德尔菲法,利用橙子办公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借助专家微信群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问卷调查,使用SPSSAU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根据反复征询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判分原则和标准,按综合得分将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分为适应(≥90分)、较适应(76~89分)和不适应(≤75分)3类。根据所建评价方法对适应性评价试验中6个代表性品种,对其在6个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价。[结论]证明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扎龙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生态风险研究可以为保护区域景观生态系统健康,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手段提取研究区1995年和2010年的景观类型信息,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和动态演变规律.根据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特点构建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对研究区景现生态风险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5~2010年研究区景观总体格局和各景观类型格局均变化显著;景观生态风险随时间变化而升高,沼泽地、水域和耕地这三类主要景观的生态风险变化是研究区生态风险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分布大体符合由中心向四周、由高风险向低风险的环形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甜樱桃生态区划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根据甜樱桃生长发育与生态条件的关系,以影响甜樱桃生长发育的四个关键气象因子作为区划指标,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山东省30个代表县市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初步将山东省划分为6个甜樱桃生态栽培区,并划分出甜樱桃最适栽区、适栽区和次适栽区.  相似文献   

10.
北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及其农业景观生态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向阳 《中国农史》2000,19(2):86-92
  相似文献   

11.
"苏北旅游三角"的构建及其整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区域整合体已成为旅游业竞争的基本单位,而目的地营销理念的选择则成为区域旅游整合体能否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在分析连云港、徐州和淮安3市旅游业现状基础上,首先从地域临近、资源互补、客源范围的趋同方面论证了以"成长三角"作为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的可能性;指出"苏北旅游三角"整合体的市场营销须借助于整合营销作为指导理念,然后分别从客源市场细分定位、区域要素整合和整合营销3个层面提出"苏北旅游三角"整合营销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贾卫国  陈焕娣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21-524,529
按照SCP范式分析了苏北杨树加工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指出苏北杨树加工产业虽然资源配置的效率上相对比较高,但是企业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生产的相对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缓慢。但是,通过苏北杨树加工企业的市场协调行为市场的相对生产效率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苏北杨树加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意义的基础上,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以及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对苏北杨树加工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指出目前该市场集中度低、产品雷同,进入和退出壁垒小等现状,表明该产业有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重庆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以重庆市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分析重庆市景观生态现状和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内容,对重庆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详细描述和分析了苏北杨树加工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价格竞争、价格歧视和价格串谋的价格行为以及产品策略、广告和兼并等非价格行为,也分析了苏北杨树加工企业的价格和非价格协调行为,指出苏北杨树加工企业为以价格竞争行为为主,非价格竞争行为也被一些上规模的企业采用并将越来越多,同时一些企业苏北杨树企业采取了市场协调行为。这些行为将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该省5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赤字程度加剧;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大幅上升,耕地生态足迹缓慢下降;控制人口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基础,提出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途径与方法,以引导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在大尺度上从规划层面构建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布局;在中尺度上通过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加强景观多样性保护,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格局;在小尺度上注重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的同时,重视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提升景观生态功能性;同时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的途径、方式,注意汲取当地乡土知识、技巧和经验。研究结论:明确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内容,尊重乡土景观与提高公众参与性,促进土地整治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比较了2001~2009年生态足迹变化,并基于生态足迹时序分析了江苏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生态足迹测度方法的理论再思考,评价江苏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发展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问题,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针对江苏省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议江苏需要进行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沟域经济生态景观存在问题和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沟域经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伴随的生态景观问题,即存在生态景观文化规划欠缺、生态承载力研究不足、生态特色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和景观多样性差四方面问题,并对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在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同时,也会对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国内外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成果参考,但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类型的科学划分;(2)构建与土地整理生态过程相关联的指数集;(3)注重土地整理的多尺度景观格局与生态耦合研究;(4)强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