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PSR模型对南通市生态安全空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市区整体生态安全空间稳定向好,市区生态安全综合值在2014-2018年稳定上升,且上升幅度没有明显的走缓。作为一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发展中的城市之一,南通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经济,更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南通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经济》1997,(10):71-75
南通市农村私营经济的金融供需调查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分行课题组一、南通市农村私营经济的金融需求(一)发展状况近十多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农村私营经济迅速发展:一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统计,1987年至1996年的十年间,南通市私营企业从984个发展为4763...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南通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步入超老龄化社会。为满足养老需求,南通市开展“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本文针对南通“链式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不完善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通分行致力服务国家战略在南通转化落地,大力推进高水平履职服务,为"美丽南通"建设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江苏省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此交汇叠加。近年来,农发行江苏省南通市分行致力服务国家战略在南通转化落地,大力推进高水平履职服务,当好主力主办银行,为"美丽南通"建设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相似文献   

5.
在遥感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对南通市区2003年、2005年、2007年三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获得了南通市三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数据,之后通过对三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了南通市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计算了各种地类的变化率,并对未来南通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1.南通市土地变化总体呈现出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长,耕地显著减少的趋势;2.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诱因则是南通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迅速,建筑用地正在不断的取代耕地和其他用地;3.如果以当前的变化模式稳定延续下去,在2012年后很短时间内南通市区建设用地面积将占全区总面积的50%以上,同时耕地面积会进一步大幅下降,土地非农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当前,江苏省南通市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调整南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南通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通专业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南通市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服务规范、培植壮大"原则,已逐步建立起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海洋产业经济是南通市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海洋产业结构及增长绩效评价发现,伴随着海洋产业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南通市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优势产业突出、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且所占比重偏低、第三产业竞争力缺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关联度强且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提高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调优海洋产业结构使之尽快迈向海洋知识阶段。  相似文献   

8.
沐浴江风海韵的南通,正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热点地区;生机盎然的南通农业,更是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南通市农林局局长潘新谈起南通农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南通农业素以精耕细作著称,全市土地利用率达99%,耕地复种指数达23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0个百分点。然而,在此基础上,打开更大的生长空间,必须要有新的路数。近年来,南通市对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一体”“两翼”“三基础”,农业富民新思路“全面小康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000元。要在2008年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起,南通农民的人…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土地资产储备投资中心,是全国较早实践和探索土地储备制度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文明诚信窗口、南通市国土资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南通市文明单位、创一流服务窗口活动优胜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南通团市委"青年文明号".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农业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南通滨江临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几年来,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创造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近日,南通市农业局长潘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本刊记者:近年来,南通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在全省位居前列,亩产出超3000元的作物面积占比达到1/4,超5000元的作物面积占比超过10%,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作为南通市农业局的“一把手”,请您介绍一下南通农业目前有了哪些大的转变?潘新:近几年来,南通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划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科技为…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对比,总结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现状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突出服务职能,增强辐射能力,扩张增长极点,强化发展轴线,逐步形成网络化格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结构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中国林业产业与林业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偏离度指标对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结构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协调性对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结构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的好坏对中国林业经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股权结构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作用,利用市场手段控制经营者;优化股权结构,改变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高度集中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选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相关系数四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发展协调性较差。林业第一产业与其就业协调度的相关性弱,表明第一产业发展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解决的现象;林业第二产业中岗位与人才不匹配,技术人才缺乏,吸纳就业能力有待增强;林业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且其产值增长迅速,吸纳劳动力潜力巨大。基于此,提出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日渔业结构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渔业发展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是其主要内容,而渔业结构政策对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渔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渔业结构优化的两个重要内容。本文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对渔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进行说明;渔业结构的高级化主要从技术结构的高级化考察两国的渔业结构政策,并对我国渔业结构政策提出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统计法、实证分析法分析武汉城市圈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根据分析的结果,将武汉城市圈的城市根据其产业结构特点分为3类,最后总结出了处于3种发展阶段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点,从而为制定土地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内在关联机制,分析两者演化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9~2009年淮南市区的产业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产业-土地结构偏离度指数模型,应用二元相关分析法,进行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淮南市作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2000~2009年期间,其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整体上产业结构变化的速度大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两者经历了非同步变化后逐渐趋向同步变化,匹配状态逐渐增强;(2)资源禀赋变化、城市化水平提高和政策引导形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关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7233,小于1,这说明武汉城市圈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0.8499,小于1,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内各城市间联系紧密,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二元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2001年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与人均粮食和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反比;耕地比重与人均粮食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正比;牧草地比重与经济密度和人均粮食成反比,上述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研究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助于加强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从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两个方面揭示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控制山东省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山东省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水平为23.97%,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水平为46.81%,两种“非粮化”水平均呈现中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格局,前者主要受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水源距离、表层土壤质地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距水源距离的影响。研究结论:山东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深刻影响着耕地“非粮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需要根据自然条件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良种培育技术;在社会经济方面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多方位解决粮食销路问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