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三个理论假说。借鉴Yeats(2001)的方法,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BEC分类法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数据,计算得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8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度质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及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也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影响。据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应在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着力完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东欧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中,地理位置独特,向西可辐射欧洲,是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西进欧洲的重要桥梁。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同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对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扩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中东欧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基础与合作现状、产业合作潜力的分析,提出了深化我国与中东欧国家产业合作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向西开放"思想指引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运而生。为达到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以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参照系,互联互通需要在明晰"联"与"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纵深化扩展。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合作领域不断增多,区域通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联系有待加深,其互联互通尚处于粗放式的狭义发展层面。因此,中义层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定位的研究区域,应立足于东北亚、中亚、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现状,从产业、金融、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合作、标准规则等方面入手,宽视角、分阶段、分领域地构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战略,即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立体通达网络。在深化贸易互通的同时,以新型商务业态探索贸易互联渠道。立足经济带资源禀赋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深化能源互联互通并提高利用效率,强化产业合作,尝试启动产业一体化。为保障产业、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等的互联互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应加强交流,以各种方式实现标准规则互联互通,同时引导经济带加速金融互联网建设,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互联互通战略。  相似文献   

5.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五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选取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亚五国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研究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虽然发展迅速,联系日益紧密,但发展不平衡,波动性大,受到了贸易商品单一、铁路运输便利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法律法规差异较大、贸易壁垒明显、"中国威胁论"影响等因素制约,需要采取加强文化政治经济互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拓宽双方合作领域、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提升贸易合作的途径等措施提升合作。研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面临的新困境与新问题,对于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对加大我国向西开放具有促进作用,是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促进青海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本文在综合分析青海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现实选择。战略定位从综合交通的枢纽、经贸发展的极点和文化旅游的节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现实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轴心主导,由近及远"和"先易后难,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目前"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对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背景,基于2001—2017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森林资源人均禀赋差异、贸易开放程度、互为邻国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两国的空间距离及同为APEC成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中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合作空间巨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在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为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我国应在继续推进"五通"建设的前提下,稳定现有市场,并积极开拓南亚、东欧及西欧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以2005-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石油贸易网络结构进行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模型分析石油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并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2005-2014年石油贸易联系基本保持不变,贸易量呈增大趋势;石油贸易网络异质化程度较高,核心—边缘结构较稳定,但核心国家数逐步减少的趋势使得整个网络的脆弱性增强。替代能源比重差距、人口差距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石油贸易联系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与否影响不大;语言不同的国家更倾向于建立贸易联系;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国家间建立紧密的贸易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建立在古代"丝绸之路"地理环境上的带状经济区域,旨在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建设核心进行发展,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并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本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针对学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机制与建设思路方面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对比与总结,提出了一定的看法,为进一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区域内的64个沿线国家是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2013年对其外贸规模即超过万亿美元。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历年来(即200 1-2013年,下同),我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从902.4亿美元增至10489.7亿美元,12年间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22.7%;出口从406.6亿美元增至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对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疆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合作日益密切。本文首先介绍了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合作发展现状,从贸易规模、商品结构、贸易主体及贸易方式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贸易合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新疆对哈萨克斯坦贸易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4):281-282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以来,各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努力方向。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构想以来我国在实践中遇到产业一体化障碍、环境保护问题、政治协调等值得我们去深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中哈两国开展农业合作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光明之路"计划的有效对接。农业合作园区作为新兴的农业产能合作模式开始崭露头角。中哈农业合作园区发展迅速,具备可观的发展潜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量规模相对较少,建设布局过于集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因此,应扩大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规模,优化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园区的社会效益,深化农业产业园区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同西亚各国共同建立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的区域上。包括了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及中西部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四省相关县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是就在巴耶夫大学讲到:"这一路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但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的这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金融发展十分滞后,且沿线诸多地区是贫困的农村,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就更加的滞后。因此,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以此为契机,大力促进沿线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其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了大量的产业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对实现投融资绿色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绿色金融的核心内涵,并深入研究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想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陕西省是我国丝绸之路的旅游新高地。文章简要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下陕西小镇旅游业的现状,并对陕西省旅游小镇的定位展开研究,希望陕西省能够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不断开发小镇旅游产业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动贸易便利化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2008-2013年的贸易数据,在测算58个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可知,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市场开放程度、是否同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AREC)成员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显示: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阶段检验结果表明,并非参与产品内分工就能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其作用的发挥需要有经济增长、资本积累、FDI和制度质量等相关支持性条件的协同;产品内分工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物质资本积累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等三种传导途径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同时,产品内分工也通过人力资本"挤出效应"和制度质量"弱化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攀升形成了阻碍。由此,本文提出加快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完善产业基础和培育服务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对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界定尚无统一说法,需要以国际国内背景为基础加以静态剖析和动态拓展。以此为前提,做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规划,聚力"五通"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建立沿途国家间和我国沿途省区市间高效合作机制,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鉴于新疆地区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殊战略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其特殊战略作用,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