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玥 《汽车观察》2009,(6):34-34
对ADAC的采访,让《汽车观察》的记者对欧洲消费者产生发自内心的羡慕。如何让中国消费者在购车前就能够把握预知的风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答案很简单,中国消费者同样需要“ADAC”。那么什么才是衡量市场风险的标尺呢?从上一期开始,《汽车观察》杂志开始了对市场风险的调查。上一期,我们以华晨碰撞门事件、比亚迪销量之谜作为调查案例,本期,读者将看到奥迪“包办”和南京菲亚特的“玩笑”下所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华晨的“宿敌”显然不该是ADAC或是德国汽车工业,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来说,与其急于进入欧洲与重量级的对手进行全方位的比拼,倒不如守好中国市场,放眼海外?把“杯具”都收好再说吧。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车界每每提起E-NCAP,不少人都会对欧洲这一“严格的安全碰撞标准”望而生威,特别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说,似乎都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曾有不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勇敢接受Euro-NCAP严格测试,结果都遭遇惨败,根本无法达标,这一残酷的现实,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打入欧洲市场的一大软肋。  相似文献   

4.
刘洪 《汽车观察》2009,(6):12-12
2009年3月26日德国的《明镜》周刊以“华晨汽车BS4获零星级撞击性能”为标题在自己的网页发表文章,宣布了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的华晨汽车BS4的测试结果。从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BS4的撞击性能离德国及欧洲客户的要求相差甚远。继2001年的BS6后,华晨再次在德国市场遭遇了撞击门。  相似文献   

5.
《汽车观察》2010,(4):12-15
潍柴动力成功收购湘火炬,汽车巨头豪赌中国,阻断CKD/SKD,“碰撞门事件”作梗国车出口,汽车排放实行国Ⅲ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11):59-59
日前,两家业界名不见经传的汽车企业因涉嫌知识产权侵权,被欧洲汽车企业送上被告席。加上此前的“陆风欧洲撞碰门”、“法拉利中国仿造案”,中欧车界空气日渐紧张。有中国车企惊呼,我们已经进入欧洲车企的射程范围。集体诉讼10月20日德国知名客车制造商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MAN商用车辆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宣布:“由于中大集团制造销售的中大A9客车完全抄袭尼奥普兰一款名为‘星航线’客车的外观设计,因此本公司已经正式对其提起民事诉讼。”无独有偶,中国另一家企业也面临着诉讼威胁。德国《世界报》报道称,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近…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惊风暗雨,且行且征——读《尹家绪不必烦恼》有感当ADAC毫不留情地将陆风比喻为“一个徒有其表的铁皮罐头”,不少自主品牌的支持者无言以对时,一句“不必烦恼”着实托起了不少国人心头沉沉的重压。从对QQ的起诉,到宝马游街,《尹家绪不必烦恼》一文以高于“陆风欧洲第一碰”的视角综观了整个实践,指出了中国汽车在通向欧洲市场的这条路上该怎么走。首先是要充分意识到国产车的价格优势。同时,面对面的阻击战我们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  相似文献   

8.
法系车骨子里的那些“清高”、“曲高和寡”和“浪漫”,能否被D演绎成另一番味道?标致雪铁龙正试着这么做。 欧洲经济危机让欧洲汽车产业跌至最低谷。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月,欧洲汽车销量延续16个月来的颓势,创23年以来新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摩配》2007,(10):40-40
在2007年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上.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携旗下“勇士”“陆霸”“水陆两栖”“陆铃皮卡”“北京旗铃”五大系列产品亮相。 北京牌系列越野汽车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多次被中国政府指定为援外物资.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22、23日,天津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崭新的哈弗以每小时64公里的时速,冲向目标物。这先后进行的两次不同寻常的碰撞,撞出了中国自主品牌的一项世界水平:哈弗的安全性达到了EuroNCAP四星级,这意味着哈弗取得了进入欧盟、北美市场的通行证。但是,就在2005年9月14日法兰克福车展上,参展的江铃陆风遭遇“碰撞门”事件,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欧洲市场颜面扫地,处境相当被动。时隔半年之后,哈弗的“自主品牌最高标准第一撞”撞开了“碰撞门”,人们在高兴之余,也免不了有新的担心:中国汽车出口除了“碰撞门”,还有什么“门”在等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汽车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下,唯有我国的汽车市场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汽车消费的潜力还很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角逐的中心,通用汽车公司的中国总经理鲁道夫·施莱斯说过“欧洲的汽车公司多亏了它们在中国的实力,才获得了新生。”所以,国外汽车厂商都垂涎于辽阔的神州大地。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EIU所著《跨国公司在中国──赢家和输家》一书中所说的“从来没有哪一家汽车公司在人均收入如此之低的国家里,投入如此之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其汽车制造能力。”近十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对外…  相似文献   

12.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1,(35):32-37
11月28日,奇瑞汽车公司与以色列集团按照50:50股比成立的独立合资汽车企业在上海发布了其全新的汽车品牌——观致,英文名称为Qoros。与此同时,注册成立于2007年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亦更名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按照产品规划,观致汽车的首款产品为欧洲标准的中级车,计划于2013年在中国与西欧市场上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汽车排放法规和安全碰撞标准的正式实施,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对外盯住竞争对手、盯住用户,对内创新管理”的经营思路,坚持“站在用户的立场,创造有价值的产品”的质量方针,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生产“日清  相似文献   

14.
倾斜的车市     
有人曾给中国车市“算过命”,几乎每隔五年。车市就会上演一次“翻倍”神话。而事实上中国车市还真被“说着了”。2004年,中国车市产销量首次超过500万辆,到2009年,当年汽车产销就突破了1000万辆,达到1300万辆之多。2013年,距离2009年不过4年时间,中国汽车产销又突破了2000万辆,分别达到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社会》2011,(13):I0123-I0123
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为核心的艺术北京2011·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馆新馆开幕。在展会期间,大众汽车品牌以探索未来汽车无限创意的“大众自造”项目为主题,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一次全新的互动体验,让艺术与技术再度碰撞出绚烂的火花,激发公众对生活、对未来汽车的创意灵感。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之一,万向集团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在1987年即荣获国家银质奖。2003年,“钱潮”牌汽车万向节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又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2005年“钱潮(QC)”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万向”牌轴承又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06年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质量奖”,  相似文献   

17.
孟镝 《汽车与社会》2011,(25):I0062-I0063
“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工业自开放以来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口号。今天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年产量最大的国家之时,检点一下“市场换技术”的成效如何,自然必要,但这绝不意味彻底否定中国汽车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之路,更不意味在中国汽车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之时,非要弄一个“从零开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周南南 《董事会》2007,(5):88-91
没有国资背景的吉利汽车在李书福的带领下能否走过“政策寒冬”?被称为“民企造车第一人”的李书福,带着对于汽车的最简单诠释进入了汽车这个吃钱不眨眼的汽车行业,并发誓要生产出中国最便宜的汽车,公然挑战众多国内外汽车厂商的价格底线,从而也被称为汽车业的“价格杀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6月8日,中国首届汽车零部件企业家年会暨“汽车电子信息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黄菊、曾培炎副总理关于“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组织实施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增强我国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20.
走出山寨     
王丹 《汽车观察》2010,(10):110-110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从技术到造型,全部被人贴上“山寨”的标签。有人说,中国汽车没有创新,是拿外国的核心披上一个自己的壳子,更有人说,连壳子都是抄袭外国的。伴随着“爱我中国车”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走过的5年,我们见证了中国自主汽车设计成长的一点一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