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原生依赖型、创意开发型、转换价值型和整合功能型等四种类型 ,它们分别具有明显的可得性、巨大的创意空间、转换的条件性及整合再造的特点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层次问题是人自身的开发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在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着显著可见的价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过去说不,现在可说能了。 古都化保护与现代旅游发展能否双赢?搞得好可以双赢,关键看理念、运作和管理。只要从古都的实施出发,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人资源积极组织化旅游,既能有效保护古都化,又可为现代旅游发展提速。  相似文献   

3.
4.
甘肃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志强 《西部论丛》2004,(10):55-56
甘肃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地带,是一个狭长形省份,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东西连接陕西、新疆,南北襟带青海、内蒙古、宁夏,位于西北中枢。省会兰州是中国大陆版图的地理几何中心和西北地区的旅游、交通枢纽。全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2562万人。甘肃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古代文化遗迹、当代民俗风情,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让人产生不尽的遐想;黄土高坡、大漠戈壁、冰川雪山,以及裕固、回、藏等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5.
旅游文化资源及其特征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地处南宁市东北部,大明山东麓,县内山川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按历史文化内容、特征进行归纳整理,上林县旅游文化资源可分为以下类型。  相似文献   

6.
挖掘齐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山东省境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在淄博东南部山区构建新的齐鲁文化旅游平台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陆霖 《理论观察》2013,(2):35-3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然而,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在目前的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尤其是旅游行业。可持续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是巨大的,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将是今后解决环境和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湖北经济管理》2011,(10):42-4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的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提高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益,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宋城:民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成功典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众所周知的投资大、风险高、回收慢的行业,但宋城集团不仅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而且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扩张,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开发集团。宋城的快速发展,被一些人称之为“宋城速度”,但宋城集团投资的每一个项目几乎都是反对者多,赞同者少。当几年前宋城集团总裁黄巧灵投资宋城景区时,正是中国主题公园一片萧条之时,全国各地在主题公园上套住了5000亿元投资,许多人认为在杭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建设人造景观,是造假古董,前景堪忧。宋城投资杭州乐园时,当时公司内外的人普遍不看好,认为到毫无旅游资源的萧山的一片砖瓦厂,圈几千亩地,必死无疑。但最后,宋城与杭州乐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旅游业要保持持久发展的能力,必须有推动其发展的持久动力。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旅游文化的大众服务性;旅游文化的继承性和创造性;旅游文化的时空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浙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思考和规划解决.文章提出了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战略;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实施旅游企业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经营战略;构建96118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依法治旅、人才兴旅和信息化工程建设等浙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甘西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旅游开发条件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严重地制约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甘西地区应实施可持续开发战略,以便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业能更好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光农业是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过程中,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产业。但由于宏观调控欠缺、开发经营者认识存在误区等原因,我国观光农业无法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法充分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潜在优势。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观光农业的研究现状,比较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国外的差距与不足,总结相关研究方法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观光农业研究尚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质公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推动地学科普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制约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些困境,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发展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深挖内涵、重视科普、严格保护、整合资源和打造特色等五个方面路径,以期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娥 《改革与战略》2009,25(4):108-111
面对我国日益升温的乡村旅游热,文章从认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特点入手,针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了加强我国乡村旅游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是近年旅游业投资与开发的主力军。现实中旅游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十分突出,制约着行业的深层次发展。为了使民营企业在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资源整合十分关键。文章主要从关系整合、地域整合、文化整合、信息整合与营销整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结合温泉旅游发展特点,在探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5个子系统、10个特征指标和50个评价因子的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制定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为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章杰宽 《科学决策》2013,(12):27-39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涉及诸多关键性的要素和指标,同时这些要素与指标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因此,在学科交叉研究越发普及的趋势下,文章基于复杂系统观,以西藏自治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及其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复杂网络研究范式的实用性,并就复杂网络范式在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相关应用谈了些基本看法。最后,文章认为,抛开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研究也应成为未来可持续旅游研究的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