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转换价格机制过程中,既得利益者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也是完全必要的。现在问题是怎样补偿,补偿多少,在什么情况下补偿,需要认真的研究。 (一) 价格改革的内容,即理顺价格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新秩序。理顺价格体系,必定有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一部分商品价格下跌。由于我国价格体系长期混乱,价格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偏低,商品严重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价格改革,物价会随着改革进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甚至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涨价。这就要考虑价格改革中人们的利益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正以汹涌之势滚滚而来。对于如何深化改革,经济学界目前有三种明显不同的思路。 一种是“价格改革主线论”。认为,当前经济中的各种问题的症结,集中到一点,就是价格没有理顺。相应采取的对策为放开物价、管住货币,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3.
高小青 《北方经济》1994,(2):40-40,39
对1993年内蒙古物价形势的回顾高小青(内蒙古城调队)1993年,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第一年,我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向上的运行态势,价格改革也取得明显进展。年内,国家先后放开了大部分统配煤炭、铁矿石、钢材产品及部分水泥价格,粮食购销价格实行市...  相似文献   

4.
价格改革是构成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战后日本无论在改革价格体系,还是在改革价格管理办法上,都是很有特色的。当前,在我国实行价格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时刻,深入研究日本的价格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一、从统制价格向市场价格的过渡战后日本在1946~1948年全面实施了价格统制。从1946年3月起,日本政府实行了新的物价制度,即“三、三物价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积极稳步地推进价格改革。价格体系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理顺价格又是完善价格体系的前提。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商品废钢的价格一直定的较低,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这对合理使用废钢铁资源,搞活流通,促进物资再生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与“价格改革主线论”者将价格改革放在首位不同,我们北京大学的学者认为,在设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时应该把企业制度的改革放在首位。我们的理由是:商品价格以生产要素价格为基础,生产要素价格又以所有权为基础,所以价格说到底是市场当事人之间转让所有权的交易条件。没有有效的所有权结构,就不可能有对企业和消费者有效的财产权力关系的约束,也就不可能有真正合理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1995】6号文件确定基本养老金要建立正常的调整机制,它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养老金保险的正常调整是与物价指数挂钩还是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或者与物价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双挂钩及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低工资、低物价,工资与物价都很少调整,养老金待遇水平趋向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商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理顺价格体系,对价格与工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在进行工资改革或调整工资时,对离退休人员也相应增加退休金或生活补贴;二是在大幅度基本生活消费的调整时,给离退休  相似文献   

8.
当前,理顺我国资源价格体系、逐步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资源价格改革",2010年必将成为资源价格改革集中年.文章从剖析当前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存在问题的入手,在阐述推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如何推进我国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开始,财税、金融体制等改革方案相继出台。这对健全我国宏税经济调控体系,促进我国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将产生积极影响。财税、金融与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财税、金融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其运作对价格总水平影响甚大;而价格总水平和结构的变化也制约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的程度。因此,为保持社会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保证财税、金融等改革顺利推进,需要研究和把握财税、金融改革对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资料价格不合理状况,经过“六五”期间的调整,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价格偏低仍严重存在。“七五”期间主要任务是要搞好改革和理顺经济关系,这就给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提出了更为紧迫的任务。(一)生产资料价格改革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分步进行当前,生产资料价格不合理,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疏通瓶颈,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增长,模式转换都要求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必须不停顿地进行,尽快理顺价格体系。但不能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长期抑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累积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会通过食品价格的传导,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进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调整农产品价格与引发通货膨胀的矛盾非常突出。本文研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客观性与逐步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必要性,分析在此过程中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提出在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同时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必须正视价格进一步改革中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近几年来,学术界对于物价上涨方面的原因及其对策作了许多文章,本文不打算重复,而是想就价格或围绕价格改革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是价格体系原本的含义与发展着的市场体系中的价格体系内涵之间的矛盾。关于价格体系原本的定义认为,价格体系作  相似文献   

13.
价格机制转换是整个经济体制转换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由产品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进程中。破计划价格机制,立市场价格机制,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成为关键的一环。深圳特区的体制创新,可以说正是以价格改革为起点和突破口的,而今,深圳特区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其主要表现为: (1) 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已纳入市场调节的范围。经过“调放结合、以调为主、分步理顺价格”,“放调结合、以放为主,进一步理顺价格”等几个阶段的价格改革,至今深圳特区的商品价格除少数几个品种外,基本上全部放开,市场调节的比重点社会商品零售的99%。这说明,市场价格已成为特区价格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日前说,产能过剩当中的宏观调控问题,将是我们未来几年一个很重要的同时也是很艰难的任务。但是,唐旭同时又提到,要正确看待物价形势:城市的消费价格还是有上扬的冲动,存在一些放开物价的空间,比如公共产品、水、电、气,服务价格等等,还有上涨的空间,他认为,这对宏观经济调控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的价格,不仅对国民生活有重大影响,而且对稳定整个物价水平,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都有重大作用。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产品物价采用了较为灵活的管理战略,侥有特色的管理方法,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确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战略日本的价格体系是在改革统制价格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战后初期,日本因战争的破坏,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为了防止国  相似文献   

16.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是我国政府价格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科学地反映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和幅度,为国民经济核算、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理顺价格体系等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然而,随着统计事业的发展,以前传统的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统计发展形势需要,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改革现行的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方法制度显得急迫而重要. “企业一套表”是以统计调查对象为核心,通过整合现行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标准和业务流程,实现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报送电子报表到国家统计网络平台、各级统计部门在线审核验收并汇总统计数据的新型统计调查制度.对工业生产者价格实行全国数据联网直报,构建PPI在线价格指数,提升PPI服务水平,这是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改革的内在要求,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制“板结化”日益严重,改革已到攻关时 目前,商品价格已经基本放开,由市场供求决定,但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被压制现象依然严重存在。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既是导致短期内经济忽冷忽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威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决定今年放开部分统配指令性煤炭价格,用2~3年全部放开指令性煤价,抽回亏损补贴,让煤矿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这是把煤矿推向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近几年煤炭的几次价格调整,都是采取保守的小步调整方式,随意性较大。国家经济和物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发生今年年初的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传言引发的物价异常波动现象,从完善物价管理机制上进行分析。认为在处理物价异常波动时,现行物价管理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提出要完善危机管理中的价格监测网络,建立价格监测预警信息交流与发布制度,理顺价格信息发布渠道,使价格监测预警更好地为危机处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物价基本放开,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市地物价部门工作的切入点是什么?其职能、作用如何发挥?这是近一、两年来一直围绕在地市物价工作者头脑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