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山 《乡镇经济》2001,(5):9-10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代表了人类进步。然而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走一条农村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将有助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乡镇工业是农村工业化的载体,也是农村工业化的实现模式,因此,合理规范发展乡镇工业是农村工业化的核心。同时,农村工业化的结果必然会逐渐形成农村城市化格局,农村的城市化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社会基础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南芳  王玥 《辽宁经济》2014,(12):58-59
日本成功地走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保障。我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应在政策的引导下,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建设,加强涉及农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代物流不仅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且是“四化同步”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物流现代化;农村物流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和信息化。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提出并研究农村物流问题.是关系到“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经济建设“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战略中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战略,不仅应紧紧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必须把握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问题。人的素质和人格力量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基础,是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性力量。湖南省农村人口的现状和农村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普及性中面临的困难,使我们必须正视、利用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世纪初,“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成败的瓶颈问题。从世界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发展历史看,一开始都是从农村进行积累,为了发展工业,通过各种手段把大量的资金、粮食和农产品工业原料转移到城镇,办企业建工厂,进而实现工业化。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城镇,进了工厂成了工人,成为城镇居民,城市化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是同一个过程。工业化实现后,积累了大量财富,然后反哺农业,用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优良品种武装农业,改造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推动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宁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工业化的主体足农村,工业化趋势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新农村建设应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实现西部的工业化,而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必须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大通县近年来在城镇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无论建制规模、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城镇化水平还是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处于落后地位。全县43.8万人中农业人口34万人,城镇人口不到10万人,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6%。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促进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2006年,浙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5元,农业总产值1508.6亿元,累计完成环境整治村8236个,全面小康示范村852个,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根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整体推进的要求安排工作,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凌岩 《上海改革》1993,(2):24-26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一种象征,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0.
制度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创新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大突破口,处理好二者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如何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模式,如何建立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如何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如何理顺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最终达到使农民富裕起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多渠道转移农民,多形式减少农民,千方百计富裕农民,这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事关农村稳定,涉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将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双向演进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和实践.集中彰显了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昭示着上海农村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和趋势。该文试图通过经验总结,探讨上海郊区现代化和村域经济转型的现状、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而对上海郊区乡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村域城市化和社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区域特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农村城市化将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我国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客观结果和重要条件,农村城市化发展将成为跨世纪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实践表明,城市化进程远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既是我国农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高的结构原因,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不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形势。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吸取国际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我国选择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农业过剩人口,是加速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推进农村城镇化,一定要立足于长远,制定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科学规划;要深化相关体制的改革,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要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的基础上,增加城市供给的内容,使它们增添城市的各种功能,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到"城镇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使其逐步成长为新型的小城市.  相似文献   

18.
在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浪潮中,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显得格格不入。与此相反,金融则颇具现代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磨擦和碰撞,在农村与金融的结合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以致人们绝望地认为,农村与金融之间似乎天然地存在着某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不是因为农村牺牲金融,就是因为金融而牺牲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江博 《浙江经济》1999,(2):59-60
农村城市化是与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交织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农村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到1997年底,全省小城镇已由1978年的167个急增至993个。小城镇已成为浙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载体,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总收入、上交国家税收和财政收人均占全省80%以上。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浙江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3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