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7,(14):34-36
今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稳健偏紧”的政策取向,总量政策要从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成本等多方面调整要素价格水平,着力控制贸易顺差扩大和投资增速反弹;宏观调控更要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加快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形势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测算,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全年GDP增长达到10.9%,比2006年略高,表明我国经济仍运行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焕  徐炜 《特区经济》2005,(9):289-291
一、汇率政策传导机制概念的提出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汇率变动施加影响的制度性安排和具体措施。其内容包含以下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水平的决定与调整以及货币的可兑换性问题。汇率政策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杠杆,通过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投资保持稳定运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恢复好于预期。基于目前政策和环境的判断,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两位数。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改变,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也未减少。2010年,在避免经济增长再次出现下滑的同时,如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应该是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方建国 《浙江经济》2010,(14):36-37
虽然放任经济大幅下滑为国情所不允许,但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并不会令宏观经济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人们似乎更清晰地看到下半年宏观调控趋向更加强调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经验总结。它对于我国改革开放17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九五”时期的宏观调控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且从偏快走向过热的趋势在加强。 2007年宏观调控力度明显,有些调控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出台。如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和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三大调控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 2008年继续贯彻这样的宏观调控思路还可能产生后续效应,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和适宜调控是有利的。 那么,走过了激情而富有争议的2007,2008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将会怎样登台亮相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从整体上看虽然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预计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态势。党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以来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无形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从物价形势、投资和消费关系、进出口贸易和投资、收入分配等这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再结合新一届政府今年提出的宏观调控总基调和具体政策,分析我国应对经济形势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4,(3):36-37
国家发改委最新课题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宏观调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宏观调控的重点要转移到加快结构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应着重注意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去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在宏观经济改革上,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税制改革、汇率并轨、外贸和银行体制改革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经济增长率估计在11.5%左右,比1993年的13.4%有所降低,趋于正常,显示了中央宏观调控,爭取经济“软着陆”的成果,总的经济状况是稳妥的,经济速度仍旧是高的。特别在对外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自1992年经济高速增长以来,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七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及其作用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此目的,各主要国家往往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相应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调整以期本国经济朝着繁荣稳定的方向发展。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体现主要是国际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期的经济过热,中国正在进行入世后首次宏观调控,致使宏观经济外部均衡状态相应发生改变。现阶段,面对着一定程度的升息压力,宏观调控过程对于外部均衡状态的影响难以一概而论,其结果还有赖于改善效应与恶化效应在程度上对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现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合理搭配,有必要对蒙代尔关于汇率的稳定、自主的货币政策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之间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三角模型加以拓展,进一步提出政策工具箱的搭配思路。宏观调控的初步效果显示,政策工具箱对于宏观调控过程中保持外部均衡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3.
程英 《特区经济》2007,221(6):56-57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和效果,进而分析论证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失衡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外部经济的不平衡增长使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因此,有必要通过人民币的升值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同时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4.
1978-1996甘肃省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验证●宋秉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兰州,730070)把握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既是调整当前经济结构,展望世纪之交甘肃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也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转型。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汇率政策下,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也取得了巨大成效。表现在:首先扩大了投资,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建设国债,调整税收政策,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增加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6.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虽然利率对于一国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并不是所有的利率概念都可以被用作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把利率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我国目前基础货币扩张的主渠道是外汇占款,因此货币政策操作的常规工具应该是汇率,而不是利率,盲目提高利率只会进一步加大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套利空间,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考虑到目前僵化的汇率政策给整个经济带来的诸多危害,金融当局完全有必要逐步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但在调整汇率的同时,也应对利率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两者都逐渐趋近于市场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汇率不仅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而且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特别是我国入世以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直线上升,空前的贸易摩擦使中国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汇率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跨过的一道坎。近期,我国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各项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外汇管理逐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市场工具逐步推广:世界经济运行比较平稳,美元的连续加息和持续走强,无疑相对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芳芳 《魅力中国》2011,(15):13-13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与城镇就业相关的文献的研究,将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发展、汇率调整、资本投资和实际工资、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分析其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在这样一个新的改革与发展重要时期,以控制投资过热为主的宏观调控毕竟是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如何把握好调控的分寸和力度,及时化解诸多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就此方面问题,《投资北京》杂志社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