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记得在即将跨入21世纪时,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在读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流行书,而今,很多人又在谈论一本名字叫《世界是平的》的新畅销书,这本书是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托马斯·弗里得曼写的。如果说,《谁动了我的奶酪》发人深省,它告诫人们要认识到变化,进而适应变化,才能继续享用到“奶酪”,那么,《世界是平的》不仅发人深省,而且它以生动的事例讲述世界经济发生的种种变化,疾呼世界被“铲平”了,几乎所有组织在读过以后都不由得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论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是《世界是平的》,或者  相似文献   

2.
奶酪是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酷?》这本书曾风行一时,让许多人知道了奶酪,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压根就没有真正品尝过奶酪的人而言,奶酪更多的是西方人的餐桌食物,带有香、酸或特殊口味的东西,有人甚至说是中国的“腐乳”。那么奶酪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 老外们搞了个创意,《谁动了我的奶酪?》 "老内"们摹仿里面的寓意,就有了老板们于第二天早晨大量裁员,"动"了他的员工,还有员工们倒戈,"动"了他们的老板。这本小书还会给人们、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人们能否真正领会那里面的寓意和外面的创意?恐怕只有天知道。以老鼠来做文学作品的主人公,这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经写过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本书通过一个孩子寻找礼物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们总在寻找有形的“礼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拥有的礼物:无形的“此时此刻”.意即活在“现在”是最真实的。道理很浅显.作为一本励志的书,作者希望人们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正>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管理者炒掉员工的最后通牒,《致加西亚的信》则是老板寄予厚望的先兆!这本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管理书,最先发表在1899年,100多年后的今天,它几乎已被翻译为所有语言,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各种版本累计销售量近8亿册!本书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简单的故事,蕴涵着学习与创业的深远道理。  相似文献   

6.
尹成帅 《公司》2002,(7):24-24
时下热销的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奶酪”这个概念,可以引申为人类竭力追求的美好事物,如目标、事业、利润、成功、幸福、快乐等。这本书中有两个人物,一个  相似文献   

7.
自《谁动了我的奶酪》走红后,“奶酪”一词随着各种各样的演义版挂上越来越多企业人的嘴角,然而人们大都想的和讲的是索取、独占,很少思考如何奉献、分享。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始重视对自身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被引入企业。在推进知识管理过程中,企业人尤其需要对“奶酪”的奉献问题进行思考:为什么要奉献?谁来奉献?怎样奉献?  相似文献   

8.
王巍 《中国企业家》2009,(23):180-180
斯宾塞到北京参加推广新书仪式,他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据说全球发行了2600万册,在中国也风靡一时。当年,我从香港的朋友处听到这本书的介绍,正巧当时任职美林的刘二飞也对此书很有兴趣。  相似文献   

9.
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曾风靡全球。尽管人们对作者斯宾塞·约翰逊缺少印象,但对工作、健康、人际关系、爱情与金钱的“奶酪”持有观,却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耳熟能详。书中叙述四个虚拟角色,把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拟人化,用“奶酪”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目标进行借喻。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内心想要的“奶酪”,追寻它,想要得到它,认为拥有占有“奶酪”才是幸福的、欢乐的。一旦失去它,或被别人拿走,自身便感到受伤害极大。一位出色的田径运动节目主持人,突然被改做其它节目便内心失意,认为自己的特长没能发挥出来,可能有人故意找茬儿,让自己难…  相似文献   

10.
最近,市面上正热销一书,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书中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屋子里有许多奶酪,四个小精灵每天都要到房间里去尽情享用这些奶酪,对这种悠闲舒适的生活,他们早已习以为常。但是,有一天,他们发现:他们的奶酪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四个精灵的反应各不相同:“嗅嗅”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够迅速地开始行动;“哼哼”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唧唧”领会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书中所说的“奶酪”,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譬如事业、工作、金钱、爱情…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3月份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普遍下降。可以看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势在必行,力度将逐渐加大,房地产市场这块奶酪正面临着被重新瓜分的局面。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小老鼠”面对新发生的状况,适时而变,从自身找原因,不停地在思考、寻找丢失的奶酪,从而获得了更多地奶酪。在当前的情势下,房地产企业也面临相同的困境,是积极行动?还是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2.
徐婕  高智 《物流科技》2004,27(9):72-74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追求目标中的“变化”的故事。这个比喻恰能给我们的本土货代在激烈竞争和新兴物流革命寻求新的契机带来前进的动力和启示。本文正是为货代企业在我国“迷宫”般的物流新生市场中,在转型物流的“奶酪旅途”之前,客观地认清自身素质和条件,衡量法律风险作出评析,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上海似乎是一夜之间流行起“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一说法。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约翰逊所的一本书名,不知道书中有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作为一名职业指导员,我总在想:如果我们的求职朋友也能经常问问自己:我的职场“奶酪”在哪里,也许对我们获得求职成功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张浩 《中国新时代》2004,(12):24-25
“给我一个W!给我一个A!给我一个L!给我一个M!给我一个A!给我一个R!给我一个T!拼起来是什么?沃尔玛(Wal-Mart)!谁是第一?顾客!”沃尔玛的员工每天早上都会狂热地叫喊这句话,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必须叫喊。这是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想到的主意,据说,经常这么做能培养大家的忠诚和热情。这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沃尔玛式欢呼”已经让沃尔玛员工感到了教徒般的快乐,在《基业长青》这本书里,作者詹姆斯·柯林斯称其为沃尔玛教派文化。如果谁不相信沃尔玛对顾客的狂热奉献,他将被沃尔玛扫地出门。但不久前,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出版和图书销售业不时会有新节被炒得火爆。从前年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到如今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单本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的比比皆是。但在实际发行过程中,畅销书到中小城市往往要有一段“滞后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正风靡全球,据说在多家畅销书排行榜上长期盘踞第一。该书的无穷魅力在于告诉了人们如何适应和应对变化。它描绘了两只老鼠和两个小人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全过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的积极应变,获得成功;有的只会怨天尤人,消极等待。然而,只有敢于放弃旧的“奶酪”,才能寻找到新的“奶酪”。这是个人的应变之道,于企业亦然。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加强,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是瞬息万变,企业的“奶酪”随时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求大…  相似文献   

17.
胜者有招     
<正>笑傲江湖,无招胜有招! 这太深奥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要做到就更难了。也许你会有同感,现在的市场变性很大,消费者需求呈个性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其实,一招鲜未必能吃遍天下,但是,只要一招鲜定会有市场。定会使你收获不小。仔细体会胜者之招,相信对你做好企业经营将大有裨益。 “奶酪”为什么这样鲜 这件事也许你已经知道。《谁动了我的奶酪?》早在两年前就引起了欧美各大跨国公司老板们的浓厚兴趣,可口可乐、IBM、通用汽车等80多家“世界500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9,(9):117-117
王石,一个热爱广阔天地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勇于“向前看,向后看”的性情中人。《徘徊的灵魂》是王石和中信出版社继《道路与梦想》《让灵魂跟上脚步》之后的第三次合作。本书是王石“灵魂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让灵魂跟上脚步》获得了2008年度中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  相似文献   

19.
《谁动了我的奶酪》曾在经济界火爆一时,从而再度引起了创新话题延续不断的讨论。兴科伟业总经理方宏亮却这样认为:寻找新的奶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力争做奶酪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20.
一本100页的薄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在最近的环球商界特别红火。IBM、通用等跨国公司将它作为企业教材,经理专心地读着它:中国的央视请来了柳传志、段永基、王石等企业界的顶级高手进行对话,用心地研究它。这本简单得像童话的现代寓言向人们讲述着“如何看待变化和适应变化”的朴素真理,阐释出“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及时感觉、适应来自企业的变化”的“奶酪法则”。中国海信集团的3C之旅可以说是一个“奶酪法则”的实践翻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