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南省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这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来,首个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规划。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海南将突出种业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业对外开放、农民共同富裕,明确"一中心三区"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导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安排,增强农业农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和“压舱石”的稳定作用,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国政府网公布的该规划内容如下:“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3.
目的 苜蓿产业对于满足优质饲草供应、推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科技进步是推动苜蓿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为探究“十三五”时期我国苜蓿产业科技进步贡献变动情况,找准影响苜蓿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科技进步方向和路径提供经验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15—2020年苜蓿产业跟踪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苜蓿生产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 “十三五”时期,我国苜蓿产业狭义技术进步率为5.72%,狭义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2.50%,技术进步已成为苜蓿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8751,苜蓿生产者的受教育程度、机械化水平、气候灾害冲击等因素对苜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基于此,该文提出了提高苜蓿机械化水平,健全机械配套支撑体系;提升苜蓿生产者素质,加强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做好气候灾害预警工作,增强苜蓿产业抗风险能力等政策建议。展望“十四五”时期,苜蓿产业科技进步潜力巨大,应当重点推进苜蓿良种研发和规模化繁育水平、苜蓿生产与加工新技术、苜蓿机械国产化水平,聚焦苜蓿产业集群建设,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发力,助力我国苜蓿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探索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我国逐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粮情的粮食产业发展体系,促进了粮食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大产业、大市场的全方位发展,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中国农业展望2015-2024》,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展望和预警预测,内容之丰富备受各方关注。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是我国农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我国现代农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利好"三农",利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信息日益成为新型生产  相似文献   

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前的重点任务,强化后续扶持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关键。产业发展作为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安置区和搬迁户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9省4期搬迁户调研数据,对后续产业发展的特征、减贫成效、面临的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后续产业已覆盖72.05%的搬迁户,类别以种养殖业为主,组织方式从"农户自己发展"向"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转变。在带动模式及成效方面,后续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生产带动、就业带动、资产收益带动和混合带动四种模式帮助搬迁户增收致富,可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5.27%。但安置区后续产业仍面临着发展不足、产业选择同质化严重、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能力不够、搬迁户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未来要通过加大后续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选择、完善带贫主体激励机制、激发搬迁户内生动力来进行提升,以巩固搬迁脱贫成果,接续乡村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7.
农业地质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农业地质工作者必须与农业部门结合, 面向农业现代化才能使“科技兴农”落到实处。本文就农业面临的形势, 从五方面探述了农业地质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农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指出了中国农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正向效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一方面不断地满足整个社会对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另一方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经过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基本矛盾:一是资源约束。江苏人均耕地由解放初的2.36亩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究竟采用哪种起步方式,一般说,主要是由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决定的。人少地多的国家,首先从生产工具上进行改革,发展机械化,以节约劳动力;人多地少的国家,则从多投入劳动力,充分利用土地以提高单产入手。就目前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人才、对农民教育培训的一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0多次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2.
2022年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主持发布会。  相似文献   

13.
农药产业出路在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米袋子殷实的同时,让农民的钱袋子零鼓。为了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现,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产业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农业部发布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太仓市等14个县、市、区已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浦东新区是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的首批50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实践证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了探索、试验、引领和示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 2000年 8月 22日视察了黑龙江垦区,并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江总书记的题词将成为垦区“十五”规划乃至今后长期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高速、有效、持续利用开发这些资源,使之形成“核裂变”的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认为,这种有效整体形成的“核动力”,就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性质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管理理论,它适…  相似文献   

16.
加大对种子产业的金融扶持,需整合财政、科技、金融政策,形成政策支持合力;创建政府+银行对接机制,积极支持种业基地建设;扩大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范围,加大对种子企业支持。  相似文献   

17.
1986年起,我市就进行了农业机械化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48台,联合收割机1400,其中日本产"洋马"收割机78台,抛秧机、开沟机等配套农机具10万台(件),农机总动力68万千瓦,粮田亩均动力0.79千瓦,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70%,并把水稻的种植和收割机械化作为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形成了以育秧公司、抛秧公司为依托,以机动抛秧机和日本"洋马"收割机作业为主的具有武进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新格局。农业机械一次性投入大,作业时间短,消耗费用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但社会效益非常可观。1989年,我市制订了发展农业机械的扶持政策。第一,村集体或农户购买中拖、联合收割机,每台(套)由市财政补贴1.02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在国际合作中取得巨大成就,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将面临全新的挑战。本文从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与农业科技合作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十三五"期间农业国际合作的发展变化,并对"十四五"期间农业国际合作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讨论。结果显示,在战术层面对全球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空间仍然很大,在战略层面则需要有更多的时间韧性与更合理的构架设计。"十四五"期间农业国际合作除了需要解决具体现实问题,还需要面向全球建构更为系统、灵活、开放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相似文献   

20.
郑林 《中国农史》2004,23(3):37-45
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