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探讨农旅融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为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实证支撑。[方法]文章运用2010—2017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检验农旅融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且检验城镇化是否发挥门槛作用。[结果](1)农旅融合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且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东部地区和非农业大市的农旅融合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效果较好,显著为正。(3)农旅融合通过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作用路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农旅融合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城镇化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54,即当城镇化水平高于门槛值时,农旅融合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才会显现。[结论]建议继续推荐示范县评选,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重视区域差异性,推行差异化发展策略;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政策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政策;创新农旅融合与城镇化的耦合发展机制等等,以期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2020年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消除,我国贫困治理的重心也将由消除显性绝对贫困转向缓解隐性相对贫困。农旅融合是推动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文章基于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系统广义矩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对农旅融合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显著减缓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点不断上升,农旅融合对相对贫困的减缓作用也愈发明显,即农旅融合具有亲贫性,贫困越深,减贫边际效应越大。为更好地发挥农旅融合的益贫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农旅融合产业开发,巩固拓展产业减贫效应;注重农旅融合减贫异质性,完善旅游开发利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特色小镇是全域旅游实施的重要载体。民族旅游小镇存在着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体验性不够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通过构建以特色小镇为"元点"的空间圈形发展布局、打造以文化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实施"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路径等策略,从而将特色小镇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江永县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利条件,以全域旅游理念为理论支撑,探究了江永县发展康养旅游、文旅产业融合民俗节庆、点-轴式与圈-层式融合开发资源整合,以及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新型合作路径等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恩施贡水白柚产业为例,通过对该产业进行农旅融合度分析,了解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其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基于APH-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构建出恩施贡水白柚产业的农旅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挖掘出影响该产业农旅发展成效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探析每个因素的发展水平。[结果](1)在系统层中,融合效益(0.527 9)的权重值最大,说明融合效益是评判恩施贡水白柚产业农旅融合度的重要因素;就要素层而言,基础设施力(0.527 9)是完善融合条件的第一要素,市场营销(0.620 8)是提升融合水平的第一推力,实现经济效益(0.4)、生态效益(0.4)的协调统一是提高融合效益的必由之路;就指标层而言,权重值最大的前13个指标排序为:居民生态意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政策扶持力度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就业机会增长率区位和交通条件游客满意度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城乡发展平衡力信息化建设程度旅游收入增长率科技创新力度,这些指标是影响恩施贡水白柚产业农旅发展成效的主要因素。(2)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评价值排名第一的要素为生态效益(4.024 8),评价值排名后四位的要素为经济效益(3.678 5)空间规模(3.739 1)社会效益(3.785 5)新技术渗透力(3.790 4)。[结论]恩施贡水白柚产业的农旅融合度处于良好水平,发展贡水白柚产业农旅融合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助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但当前该产业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具体可从居民生态意识、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科技创新力度、产业总产值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旅游收入增长率、就业机会增长率、城乡发展平衡力等方面进行政策建议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黑龙江省旅游收入在不断增长、知名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渐进完善,全域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文章对全域旅游的含义、特点作了介绍,对其全景观覆盖、产业融合、全要素规划、管理全过程等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全域旅游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意义,提出全域旅游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方法,坚持全面统筹、资源整合等,精准规划完善全域旅游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的限制、文化提取和宣传力度不足、文旅融合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有效促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旅游发展基础条件,深入挖掘彝族文化内涵,积极推广宣传,培育文化接班人,实现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旅游产业振兴计划要求农业旅游产业专注于开发休闲导向、创意特色型旅游项目,促进一三产业有机融合。研究剖析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内涵与意义;分析其发展现状并从缺乏规划、缺少特色和经营不善等角度剖析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不足;给出确立农业旅游产业的休闲特色设计,突出其文化创意设计和建设融合农业产业的全域旅游体系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域旅游是基于传统旅游提出的新型旅游概念,全域旅游发展强调通过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融合,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均衡发展.文章选取12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不均衡;各地市2011~2017年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式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受经...  相似文献   

10.
深度挖掘吴文化人文底蕴与当代价值,推动吴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发展,是展现新吴文化旅游特色魅力的关键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让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新吴具备一定的文化旅游发展优势.但是新吴文化旅游发展面临吴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吴文化创意有待挖掘等挑战,在全域旅游理念下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新吴全力打造华东...  相似文献   

11.
“山耕”联“山居” 农旅结合振兴乡村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丽水市以"两山"理念为指导,按照"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的新使命,依托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秀美和农耕文化深厚等资源优势,乡村产业振兴以农旅深度融合为龙头,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农业增效、旅游发展、农民增收。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做法以"丽水山耕"为农业建设新龙头。农业以"丽水山耕"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坚持生态化规划、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  相似文献   

12.
凡金玲 《山西农经》2023,(1):126-129
推动农旅融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中茶旅融合对推动茶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信阳茶产业规模大,地域分布广,涉茶人口多,带动能力强,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信阳茶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与浓厚的田园生态氛围。因此,推动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于促进信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农旅融合和茶旅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了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茶旅产业融合下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章以秦皇岛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视角,构建了全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游客满意度评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IPA分析模型对秦皇岛市全域旅游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交通和生态环境是影响秦皇岛市全域旅游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其中,秦皇岛市旅游完善的内外部交通配套体系、生态环境、旅游安全与供给要素等为主要优势要素;智慧旅游体验、休憩场所、公共休闲配套设施、旅游咨询服务、免费Wi Fi、景区免费直饮水、投诉办公点搜寻和旅游厕所等项目则为重点改进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餐饮、住宿、景区、旅行社等企业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共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三区共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三区共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机理,进而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型社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及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剖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从旅游用地、资源产权、服务水平、市场主体、人才队伍以及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归纳总结等方法,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的系列成就,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理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结果]我国乡村旅游目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较简单、市场主体较散弱、服务体系不完善、政策协同度不高等五大问题;资源与市场合理化配置、满足多样需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生态可持续、多维创新、发展成果共享等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解决用地、消防和产权等长期困扰乡村旅游发展的难题是乡村旅游持续性发展的基石,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城乡主客协调的途径,培育市场主体是实现乡村旅游有效供给的手段,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旅游实现分享性的路径,优化政策与机制是乡村旅游管理协同创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民族地区的农旅融合产生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村寨旅游等新兴形态,其本质是产业融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从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以及动因、过程和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内在机理。针对目前农旅融合面临的障碍因素和现存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村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村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整合农业、生态、村寨和文化等各种资源,开发以农文旅为主的综合性产业融合,提升融合水平和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农业经济》2023,(7):135-13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统筹协同推进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分析农旅融合发展内涵和动力因素构成的基础上,构建农旅融合发展共创共建共享动力系统,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农旅“融”与“合”的发展关系,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8.
李甜 《农业经济》2018,(12):49-50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正面临着消费旺盛、需求多元化以及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旅游核心竞争力已由景点竞争逐渐转向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发展全域旅游能够实现从封闭的自身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方式转变,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加大与交通、餐饮、住宿、娱乐、商贸、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力度,打通上、下游产业,完善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使其形成规模效应,能有效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文化强国背景下,茶文化旅游的休闲与体验要素更加突出,成为全域旅游目的地打造的重要名片之一。文章通过分析上饶与婺源全域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婺源全域茶旅融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婺源茶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青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有利于农村生产结构的转变,让乡村旅游功能更趋多样化。但是,尽管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产业支撑,但是,仍然存在品牌定位不清、邻近地区同质化严重与恶性竞争等情况,有些地方旅游发展更是超出了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利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此,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以乡村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为农村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