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中国农地规模化流转的背景下,农业雇佣生产成为客观事实。本文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思想,通过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从合约激励角度推演出三种典型的合约形式,即固定工资+过程监督、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固定工资+收益分成+事后主(客)观评估。进一步地,本文借助经验素材证实了上述合约形式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雇佣采茶情景下,采用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会导致采茶工、茶农和社会三方出现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计件工资+事后客观评估合约优于固定工资+过程监督合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一个种植型家庭农场案例,探讨在农场与农户签订的农业经营合约不稳定时,农场如何通过"以合约治理合约"的方式来实现初始合约的稳定。本文研究发现,合约的不完全及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导致农场与农户初始合约不稳定的关键原因;针对合约不完全问题,农场通过与农户在初始合约的基础上缔结后续合约来补充,进而实现初始合约的稳定;针对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农场通过自身纵向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与农户缔结后续合约,让渡其中部分利益给农户,形成对农户利益的补偿,进而实现初始合约的稳定。上述两种策略蕴含着"以合约治理合约"的两种不同机制——补充机制和补偿机制。在补充机制中,后续合约与初始合约具有强关联性,它主要治理初始合约中的不完全部分。补充机制有助于弥补合约缔结双方的有限理性对初始合约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机制在维持合约稳定的同时也可能挑战签约前合约双方的关系。在补偿机制中,后续合约与初始合约具有弱关联性,它主要治理初始合约中受机会主义行为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的完全部分。补偿机制通过强化对初始合约中双方无分歧内容的认定,不仅有助于维持初始合约的稳定,而且有利于维护签约前合约双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政府委托旅游规划合约分为三类:工资合约、分成合约与租佃合约。这三种合约安排由于对合约双方具有不同的约束力,因而在实际运用产生的规划效率各不相同。本文从合约安排四要素角度比较现行三种旅游规划合约的效率,旨在借助于规划合约安排的改进更好的约束合约双方行为,进而提升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治理:交易成本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成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两者间的交易具有主体地位不对等、合约执行不确定、投资形成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等特征,交易双方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导致订单履约率低.正式合约对保证交易的正式性、降低交易风险和促进交易的长期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合约的不完全使得合约执行成本高昂,基于正式合约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能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信任、互惠、有效沟通、声誉机制和赋予合同执行的灵活性等关系治理方式能够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促进长期合作,提高履约率.  相似文献   

5.
服务约束行为是农户在农业生产性服务“委托—代理”问题下的理性反应。本文基于服务风险和交易成本视角,探讨了农户服务约束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为降低农业生产性服务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所引致的生产风险,农户作为风险规避者,会通过一系列服务约束手段规范服务供给主体的作业行为,尤其是在生产风险较高的插秧、施肥和打药环节表现更为突出。(2)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农户不同服务约束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服务合约缔造的交易成本越高,越不利于农户服务合约签订;农业劳动力质量越高,服务监督的机会成本就越高,会抑制农户服务监督行为的发生。(3)服务供给者来源与组织化程度对农户服务约束行为具有调节作用,服务供给者来源越熟悉且组织化程度越高,越能降低农户对生产风险的担忧,从而减少服务约束。由此,为抑制服务供给方“委托—代理”行为发生,建议在培养组织化、本土化的服务供给主体同时要探索构建服务供需双方的激励相容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文基于CGSS数据,以村干部的薪酬及其决定为自变量,置村干部于国家、村庄和家庭的三维互动关系中,以标准的经济人为假设,把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作为因变量,分析了村干部作为共同代理人在多任务执行中的代理行为问题。研究发现,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与其的薪酬高低显著相关,村干部工资越高越倾向于代理国家从事政府交予的各项管理任务;村干部的补助越高,就越可能代理村民从事村庄治理事务。村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与其的薪酬决定主体显著相关,无论是村干部的工资还是补助,如果是由乡镇政府决定,那么村干部成为国家的代理人可能性较大,如果由村两委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那么村干部成为村庄代理人的倾向较明显。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改变村干部的工资和补助及其决定来激励村干部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现代公司经营由于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之合约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合约各方存在着利益不均衡性、信息不对称性和风险不平等性等,进而决定了合约的监督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系列沟通、激励、协调代理关系的管理机制,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于是,委托人就要想出一个“招”,来监督约束和鼓动激励代理人,维护公司的合约关系,这就是“公司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  相似文献   

8.
品种权保护制度下育种企业与农民短期合约收益均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个二阶段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用于探讨与农民侵权问题(如留种行为)存在冲突的育种企业与农民之间实现均衡的条件。该理论模型在不确定和不对称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了在短期合约条件下育种企业对农民留种行为的控制导致对育种企业与农民收益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在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即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政府与中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政府监督动力不足,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处于无效率状态,导致经济适用房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改善这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利益相制衡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将委托人的风险不同程度地转为代理人的风险,从而规范代理人行为。  相似文献   

10.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抵押品和运营资本两个角度对保证金进行理论分析和案例考察。理论分析表明,抵押品的产生源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促进信任建立、交易达成作用的发挥需满足一系列临界条件:对受托人而言,抵押品的价值要落入一个有界闭区间;对信托人而言,抵押品价值需要高于临界值。对实际案例的考察表明,保证金发挥抵押品和运营资本的双重作用,既约束了养殖户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使得公司获得了足够的流动资金。以保证金为核心的准纵向一体化治理模式实现了交易双方的激励兼容,进而提高了"公司+农户"合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中,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责权利融为一体,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自身精力、专业知识、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当所有者在企业管理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便会委托经理人去执行企业管理的职能,于是就出现了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其实质是企业所有者放弃了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权,委托给自己挑选的经理人员进行经营。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去行为,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报酬。由于企业运营是资产的运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变动越来越强,对企业家的依赖越来越强,而相应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两权分离,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不对称的存在使代理人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甚至不惜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即发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基本的代理问题.于是,委托人需要通过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来奖惩代理人,以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最佳利益而工作.而这种约束或激励机制就是以业绩评价为依据的,可以说业绩评价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委派制在村级财务中的应用 会计集中核算制在广义上属于会计委派制,因此以下对于会计委派制的讨论同样适用于会计集中核算制.会计委派制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它是在权力的分离基础上产生的.委托--代理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由于理性和偏好的差异导致并由信息不对称加剧的利益不一致矛盾,运用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而村级治理的代议制框架结构实际上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它是以村集体资产产权的管理为基础的.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  相似文献   

15.
1 委托 -代理理论简介委托 -代理关系的实质是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 ,而这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因此 ,委托 -代理理论又被称为信息经济学。它的第一个研究领域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经济分析 ,研究信息成本及最优信息搜寻问题。第二个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进行经济分析。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和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 ,可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前者被称为逆向选择 ,后者被称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是投入资源直接开展消除信息不对称活动。二是建立信誉。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两权分离,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不对称的存在使代理人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甚至不惜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即发生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基本的代理问题。于是,委托人需要通过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来奖惩代理人,以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最佳利益而工作。而这种约束或激励机制就是以业绩评价为依据的,可以说业绩评价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突破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就必须引入非财务指标,以应对现代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稀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备受关注,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市场组织形式不断兴起。文章通过对湖南省A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具有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合作社经营管理者肩负多重委托,主导作用明显;具有多重互惠性,弱势方利益容易受损等特点。文章构建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并依据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构建委托代理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原因,我们就要找出它形成的内在制.本文通过分析各个会计信息相关主体的行为特征,以及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来试图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飞星 《南方农村》2012,28(8):54-59
海水珍珠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运作基础是基于意识形态不完全契约的信任,通过血缘、地缘关系联结的契约信任,合作社成员能够协调与沟通,社员将大部分决策权委托给社长,减少了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建立起来,并成为介于企业与个体分散经营中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起到了农民与政府、其他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提高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具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20.
不完全合约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为增进自身利益而结成的组织,存在着组织和农户之间对剩余的分配。在剩余的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户的“搭便车”行为和道德风险以及组织和农户之间的“敲竹杠”行为。为了规避这些行为,就需要对组织和农户进行相机性治理,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合约规定的赔偿金额和赔偿的概率,组织或农户违约所造成的未来收益损失贴现值以及设计合理的保护价格条款等措施来规避这些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