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对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当前桂林地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结合不紧密,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不力,为此,从全域旅游视野出发,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注重从全局进行规划,协调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优化公共服务的各环节。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旅行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新的诉求,本文在分析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旅游产业链以市场化供给模式和政府激励性规制手段,来完善乡村社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技术生态位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技术生态位测度指标及评价模型,继而以粤北民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而言,从"态"到"势"的传导过程,实质上是乡村旅游资源"活化"能力体系的构建过程。为此,必须评价现有技术生态位,调整未来技术生态位,对技术生态位进行过程改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章以秦皇岛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视角,构建了全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游客满意度评价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IPA分析模型对秦皇岛市全域旅游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共服务、供给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交通和生态环境是影响秦皇岛市全域旅游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其中,秦皇岛市旅游完善的内外部交通配套体系、生态环境、旅游安全与供给要素等为主要优势要素;智慧旅游体验、休憩场所、公共休闲配套设施、旅游咨询服务、免费Wi Fi、景区免费直饮水、投诉办公点搜寻和旅游厕所等项目则为重点改进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餐饮、住宿、景区、旅行社等企业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肥城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支撑肥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对促进肥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及特征解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肥城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存在着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和季节性明显等问题,并提出了应深化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理念;加强乡村旅游的品牌意识,创新旅游产品;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健全基础配套设施;落实旅游人才扶持政策,旅游发展人才保障;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并行;依托"旅游+"、"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期能促进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逐渐与乡村旅游融合,指引了乡村旅游的新风向。全域旅游强调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围绕"行、游、住、食、购、游",寻找乡村旅游的特色定位,对其现有的人居环境进行整体开发,实现乡村旅游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深入贯彻"万村景区化"工作部署,将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旅游全域化的工作重点,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金华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48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2.9%。一、金华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一)从发展业态来看,乡村旅游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乡村旅游从过去停留在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的初级阶段,进入全域旅游“村”时代,乡村旅游向关联产业渗透,多产业要素叠加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立体化的旅游业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重庆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重庆市乡村旅游收入与旅游区固体废物产生量、环保资金投入占生产值比重呈正相关,重庆市乡村旅游收入与空气质量优良率和人均森林拥有面积呈负相关。由此提出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调控旅游地生命周期,提高整体旅游发展水平;深化低碳环保理念,着力提倡绿色旅游;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搭建智慧环保平台,适时解决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全域旅游的领域极为开阔,其发展方式之多,概念之广,给农业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结合陕西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全域旅游背景下陕西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全域旅游背景下陕西农业旅游发展的新困境,并从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以及"旅游+"等方面探究了全域旅游背景下实现陕西省农业旅游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文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从全域视角统筹乡村发展,把乡村作为旅游全域化的重要平台与载体,通过对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休闲旅游的关注和需求逐渐增大。智慧旅游发展环境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为分析智慧旅游环境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婺源乡村旅游为例,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进而总结婺源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在智慧旅游环境下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创建先进营销体系,为推动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乡村旅游产业、旅游资源及村民参与等3个层面全面探讨全产业链模式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查阅资料法,分析研究2012~2016年间我国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全产业链模式及其在旅游上的优势以及全产业链模式对我国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2012~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营业收入及受益农民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增幅分别为425%、375%及213%,增幅巨大。全产业链模式使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融合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使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实现全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推进该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升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村民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改造自家住房结合当地特色兴建民宿,参与本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推动全民参与旅游业的一种形式。[结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接待游客量、营业额和受益农民都在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在乡村全域旅游中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对于旅游产业增值和产业融合、各环节无缝对接和旅游资源整合以及调整农村产业构造和优化产业升级、推动全民参与经营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全域旅游是要打破主要依靠景点、景区、饭店、宾馆这种"景点旅游"模式,把整个行政区作为整体,全区域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整体优化旅游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构筑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举、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主客共享文明成果的一种全新的、大旅游格局的新业态。以绥棱林业局旅游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分析绥棱林业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对其推进全域旅游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进入深度调整变革期,旅游空间行为全域化趋势明显,而特色小镇作为旅游业态的聚集体,形态各异、独具韵味,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旅游+"与"+旅游"的泛旅游形式,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要素资源。因此,深入研究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的融合关系,进而探索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起步晚但发展快的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更规范化的要求。面对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当前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索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部署,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抓手。乡村全域旅游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新时代乡村全域旅游开发要加强乡村产业规划,重视乡村整体环境改造,统筹乡村产业发展和部门利益,实施全域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拓宽融资渠道,全域美化旅游环境,全链打造特色亮点,全力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健康均衡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全域化视角,从美丽乡村战略与乡村旅游建设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做出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机制,对二者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文章从全域旅游视角研究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以期为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查阅法,了解南矶旅游开发及社区参与的现状,结合实证分析法,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南矶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结果](1)目前南矶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地居民对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参与的水平与能力都较低,湿地资源作为当地社区福祉的根本同时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当地旅游开发应将社区作为核心利益群体;(2)提出政府、保护区、旅游发展协会、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五位一体”的社区参与式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并从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开发经营、产品开发、收益分配和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实施途径,以形成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社区居民自发旅游和乡村旅游创客等多种旅游开发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出融湿地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结论]该文所构建的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实质性要素,强调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建共享,并兼顾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盘活社区资源和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实现旅游业与社区共生发展,因此这种开发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旅游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且位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全域旅游在推动精准脱贫方面有着特定的内在逻辑,但也面临有机融合不足、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内生矛盾有待切实解决的现实困境,有必要注重加强总体建设思路的统筹优化、积极打造"互联网+"乡村全域旅游全产业链路径、不断拓展多管齐下、多维发力的精准帮扶路径三个方面创新推动精贫的乡村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美丽乡村建设被提出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全新的分支,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多重优势。本文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探究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意义作出了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并从文化、组织与科技等方面给出了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