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非洲猪瘟疫情致使生猪生产严重下滑和市场剧烈波动,国家应对疫情出台系列防控政策,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目前鲜有研究介绍非洲猪瘟控制的政策措施,文章研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及分析优化策略,对于确保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更好防控动物疫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系统梳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政策及演变历程,发掘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研提政策调整优化思路。[结果]非洲猪瘟疫情历经初发期、蔓延期、高发期和稳定期,不同时期政策目标分别为加强生猪移动监管、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完善疫情防控政策和加快生猪产能恢复。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面临申报检疫环节养殖主体配合度不高阻碍防疫政策有效开展,调运环节多部门参与、跨区域调运使检疫监督存在漏洞,防疫环节基层防疫队伍不健全,复产增养环节基层落实困难等突出问题。[结论]建议进一步合理优化政策内容,有效落实国家防控计划;强化全产业链疫情监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机制;完善基层防疫队伍,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夯实生猪供给安全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2.
2020年,四川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恢复生猪生产决策部署,克服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双取挑战.采取了6项超常举措,奋力推迸生猪恢复生产。一是四川省委明确提出“农业多贡献,生猪是关键”,竹政府将任务分解下达市(州),生猪考核分值占“菜篮子”考核的70%,县级由县委书记担任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产指挥部指挥长。  相似文献   

3.
2021年,我国生猪产能在上半年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这离不开全行业上下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完善.那么,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如何?养殖户从何处着手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及产量增长动因分解,回顾梳理了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历程,并在剖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研判产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产业监测预警应急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控能力明显不足,扶持政策的预见性精准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压力长期存在,是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未来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性特征表现为,猪肉供需进入新格局,生猪养殖企业化成为趋势,产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双碳目标约束、高质量发展势所必然,高科技创新及应用加快步伐。本文提出,将非洲猪瘟防控作为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对症下药实行科学稳健的逆周期调控;大力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推进生猪养殖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猪产业发展质量;优化饲料粮供给路径,保障饲料粮供给安全和价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等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及猪肉市场带来巨大负面冲击,探究未来疫情形势变化对猪肉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猪肉市场供需基础数据,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预测猪肉市场未来走势,并模拟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变化对猪肉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情况下,中国猪肉市场供需呈增长态势。2021年,生猪产能将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2025年,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达到4649.38万头和44127.85万头,生猪出栏量增长至70143.42万头,猪肉产量基本维持在5500万吨水平,生猪出栏率和胴体重达到158.96%和78.38公斤/头;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总量分别达到3159.41万吨和1188.68万吨,生猪和猪肉价格维持在22.96元/公斤和31.56元/公斤水平。(2)疫情减弱利于猪肉生产和消费,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出栏及猪肉产量增长,城乡居民家庭及户外消费增加,猪肉净进口提高,助力供需趋紧态势放缓及猪价下滑;相反,疫情增强不利于猪肉生产和消费,猪肉净进口减少,猪价上涨。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及猪肉市场政策与制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保障生猪产业有序发展及猪肉市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类突发动物疫情频频发生,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中国,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公众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政府处理非洲猪瘟疫情危机存在的不足以及原因,提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疫情危机治理的必要性,提高此类疫情的防控能力,减少疫情危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自去年8月份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内养猪业深受其苦,大量生猪被扑杀,生猪存栏量大幅下跌,猪肉价格也出现上涨,个别地方涨幅明显。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时间响应,将非洲猪瘟防控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研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猪产业受到2018年开始暴发的非洲猪瘟冲击后,目前基础产能正在持续恢复。由于地方政府在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保障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效措施不多,饲料和屠宰企业开工不足,省市际间和乡村道路不畅,各类生产资料运输遇到困难。生猪养殖模式、规模和组织水平均影响养殖主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生猪生产和流通在短期受到严重冲击,致使产能恢复速度放缓,猪价波动风险加大。下一步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扎实有效的措施,疏通交通物流,同时要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复产支持力度,提升组织化水平,建立应急防御机制,确保生猪保供稳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生猪业的"头号杀手".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各个省份不同程度的传播蔓延,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从总体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来看,该病可防可控,但是在各个地区防控压力依然较大.基层各级畜牧兽医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危害性,要为养殖户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生猪养殖场传染非洲猪瘟病毒,威胁生猪养殖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分析了具体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本文介绍,让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及养殖业者掌握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及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对更好地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蔓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打击。非洲猪瘟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养殖户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主体,其防控行为在整个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扑杀补助政策下养殖户对非洲猪瘟防控行为的决策机理分析,利用黑龙江、贵州和陕西三个省513份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扑杀补助对养殖户非洲猪瘟疫情上报意愿和预防投入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补助形式的政策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找出激励相容的扑杀补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扑杀补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励养殖户上报疫情,但同时也降低养殖户的预防投入;相比于“按大小”补助形式,激励不相容现象在“一刀切”补助形式下更为明显。政府的监管和养殖户自身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认知能改善养殖户的防控行为。在一个确定的非洲猪瘟防控环境(一定的政府监查力度、风险偏好等)下,略高于偷售收益的补助水平能够增强养殖户的疫情上报意愿的同时又不会降低他们的预防投入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改进和优化非洲猪瘟扑杀补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致使生猪市场剧烈波动并造成较大经济社会影响,本轮政策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加深生猪市场波动、压缩“猪周期”。系统把握中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历程,深入探究政策演变内在逻辑,研究提出生猪市场调控政策优化路径,对于更好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保供应稳价格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历经推动生产增长与探索市场化改革、保障供给能力与完善调控机制、促进转型升级与加快现代化发展等三个时期。生猪市场调控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供应、稳价格,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等是推动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本文建议高度重视生猪供给安全保障的重要战略意义,着力提升生猪市场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夯实生猪市场调控及平稳有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环保"一刀切"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夹击下,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目前尚未得到根本恢复,一直牵动着各级政府和消费大众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全国8个省份16个县市240个生猪养殖场(户)的微观调研,分析当前生猪养殖业现状,剖析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先后受到环保等政策、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但恢复生产的主观意愿、客观条件持续向好,疫病防控趋于专业化,环境保护受到空前重视;但生猪养殖业恢复面临疫病风险高、资金匮乏、环保要求过严、政策稳定性受质疑、养殖用地不足等一系列困难。最后,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增加资金支持政策覆盖面、合理制定环保标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完善生猪养殖业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冲击,推动破解用地难、贷款难等突出难题,压实各方责任,落细政策措施,提前完成2020年生猪存栏目标任务。数据显示,至2020年11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以来辽宁猪价快速上涨2019年以来,辽宁生猪价格整体持续快速上涨。一季度,辽宁省没有新增非洲猪瘟疫情,不过受2018年疫情影响,春节后生猪产能下滑、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形势明显,生猪出栏量减少,价格持续上涨。4-5月,辽宁省生猪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14.6元/公斤上下小幅波动。一方面,随着能繁母猪存栏持续  相似文献   

15.
1921年,乌干达政府兽医顾问尤斯塔斯·蒙哥马利发表文章,称肯尼亚发现一种猪的传染病,并将其命名为非洲猪瘟.此后100年中,该传染病横扫大半个地球,全球75%的生猪面临威胁,产业蒙受巨大损失.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系统谋划部署加强非洲猪瘟防范,做足全方位应急准备.2018年8月,我国确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两年多来,农业农...  相似文献   

16.
构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科学识别产业发展短板,对于指导地方政府调整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多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解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着手,对标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总目标,本文构建了包含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产调控6个维度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2015—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方法对中国各省份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变特征、制约因素与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2015—2017年产业可持续发展速度较缓慢,2018—2019年发展速度明显提升;(2)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维度的提升对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来自资源节约、生产调控维度的贡献较小,猪肉供给能力下降、养殖成本波动上升、防疫人员缩减等方面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3)省际间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之一.2020年,非洲猪瘟余威未尽,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年初上海市地产生猪存栏、出栏和能繁殖母猪存栏处于低位,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猪价大幅波动,生猪养殖产业的短板和问题进一步凸显.虽然年内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价涨幅逐步回落,但在近年本市生猪出栏和猪肉自给率连续下降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下半年以来,在非洲猪瘟疫情及部分地区禁养过度影响下,生猪养殖产业遭受严重冲击。对此,国家高度重视。响应中央号召,各部委主动出击,各地方积极配合。综合施策下,正面效果开始逐步显现。目前生猪生产的重要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生猪生产的恢复性势头比  相似文献   

19.
<正>猪年的"猪市"变化不断,非洲猪瘟影响持续发酵,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出现双下降,下半年猪价看涨。"猪市"的起起伏伏,让人们为生猪产业也捏了一把汗。对生猪产业来说,猪年是个转型年。猪年的"猪市"里,既有挑战,更有机遇。非洲猪瘟是全球公认的养猪业"头号杀手",我国生猪出栏量世界第一,猪肉产量约占全球的一半。面对非洲猪瘟,有关部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国内生猪出栏价格较前期已明显回落,短期内非洲猪瘟或对市场供需形成消极影响。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疫病后,猪周期低谷或提前结束,明年市场或呈现回暖行情。猪价走跌市场现抛售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扩大,使得部分市场出现生猪恐慌出栏抛售现象。卓创生猪行业分析师张莉莉表示,在今年4、5月份大跌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